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健康教育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健康教育

解放军医药杂志(原《华北国防医药》)2011年8月第23卷第4期 ・149・ 注射治疗方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6例,女26例; 年龄38~7l岁;病程5—22年。难治性空腹高血糖界定标 准:三餐前应用短效胰岛素,睡前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12~ 20 u,且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及盐酸赛庚啶口服治疗,空 腹血糖(FBG)仍大于10 mmol/L,多数患者加大中效胰岛素用 量后,不同程度出现夜间低血糖,FBG仍控制不佳。 1.2方法将原治疗方案中的低精蛋白胰岛素改为甘精胰 岛素注射液(赛诺非一安万特),注射时间为睡前21:O0,从 14 U起,治疗期间采用美国强生稳豪血糖仪每天监测空腹及 三餐后2 h血糖(PBG),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 治疗10 d后FBG和PBG变化。并将数据进行分析,PBG取 三餐后2 h血糖的平均值。 1.3结果改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后,FBG和PBG均明显 下降(P<0.O1);治疗后原三餐前胰岛素用量有所减少;甘精 胰岛素每日用量(26±5)U,最大剂量为45 u,见表1。仅个别 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 表1难治性空腹高血糖62例 治疗lO天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mrnol/L) 

注: P<0.01 2讨论 临床常会遇到一些血糖难以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因空腹 血糖为一天血糖控制的基础,要使患者全天血糖控制达标,首 先需将空腹血糖控制达标。本组均为难以控制的难治性空腹 高血糖患者,且病程相对较长,以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为主要特征,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持续作用时间13—18 h,不 能达24 h,且存在明显的作用高峰,易导致夜间低血糖与黎明 现象。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是一种精蛋白锌胰岛素…,是在胰 岛素A链上21位用甘氨酸取代天冬氨酸,B链上30 a和30 b 位各增加1个精氨酸,改变了胰岛素的等电位,使其在pH值 为4.0的环境下呈澄清溶液状态,注射到皮下pH值为7.4的 环境时则形成细小胰岛素沉淀,这些微沉淀在较长时间里持 续、稳定的释放胰岛索单体,作用平稳,无明显峰值的曲线,能 有效、平稳的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作用持续时间几乎 达24 h,可减少黎明现象及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更接近人体生 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将低精蛋白胰岛素改为甘精胰岛素后, 不论空腹血糖,还是三餐后2 h血糖,均得到很好改善,作用 明显优于低精蛋白胰岛素,表明甘精胰岛素具有很好的疗效 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作荣,肖宇菲,于棉荣.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法的 临床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9):3015. 3016,3019. (收稿时间:201l—D4—29)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健康教育 付士局士葡,李士商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肺部感染;病人教育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140X(2011)04-O149-02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发病率为32.7%一90.5%,合并肺部 感染约占45%,病死率高达41%…。健康教育在预防、治疗 糖尿病合并肺感染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进入肌 肉细胞,增加肌肉和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使血糖下降,消 除血脂,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使循环和呼吸功能加强,血 流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张力降低,从而提高氧的供应量。 1.1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坚持参加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 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等,至少每周3次。告知患者运动时 间最好在饭后1 h,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是一 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而上午11:00及下午16:3O不宜进行 运动疗法,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因此患者应选择固定 时间运动,以便掌握运动量、调整饮食热量及胰岛素用量之间 的关系 。 1.2运动量及时间 患者运动时以感觉周身发热、出汗,运 作者单位:300142天津,解放军254医院呼吸内科 动后感觉不劳累为宜。因过度疲劳会使血糖升高、病情恶化。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若体弱卧床患者应进行床上肢体活动,按 摩患肢,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1.3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根据胰岛素注射部位的不同,也可 产生不良反应,如皮下注射胰岛素,可通过运动使吸收加快。 当进行跑步运动时,就不要在下肢部位注射而应改为腹壁注 射。应选择与运动种类相适合的注射部位。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由于强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可引起低血 糖,故要适当补充食物。另外未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不需要补充食物。 1.4运动中及运动后注意事项 在运动过程中如患者出现 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无力及饥饿感等,表明可能出现低血 糖,应停止活动并进食,一般休息10 min左右即可缓解,如不 能缓解应即刻到医院就诊。运动后应立即擦干汗液,更换衣 服,避免发生感冒从而诱发肺部感染。 2饮食疗法 饮食控制的目的是维持健康及正常体重,减轻胰岛负担, 使血糖、尿糖、

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以防或延缓各种并 ・150・ Med&Pharm J Chin PLA(Original Title:Med J Nat Defending Forces in North China),Vo1.23,No.4,Aug.20t1 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降低血糖。控制 饮食对I型糖尿病患者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类代谢紊 乱和高血压以及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因此饮食治疗是一项 基础治疗,应长期执行。 2.1体重及热量应根据患者的工作性质及体重,计算每天 的所需的总热量。成人休息时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予105~ 125.5 kJ热量,三餐的热量分布。大概为1/5、2/5、2/5或1/ 3、1/3、1/3或分成四餐为1/7、2/7、2/7、2/7。胰岛素治疗者应 在上午9—10时、下午3~4时或睡前加餐,以防低血糖的发 生。患者应定期测量体重,尽量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5 mmol/ L、饭后2 h血糖控制11.1 mmol/L左右。若患者口服降糖药 或注射胰岛素,应定时进餐,每餐应按计划饮食食完,若不能 吃完全餐,需当天补足未吃完食物的热量与营养素。 2.2主副食应定量患者的主副食数量应基本固定,避免随 意增减。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 变成葡萄糖,副食过高可使体重上升,加重病情。若患者偶然 发生低血糖,应立即饮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 缓解;如经常发生,应及时就诊,调整饮食或药物。 2.3进食食物的种类嘱患者食用低盐、低脂、富含高纤维 素的食物,多食豆类、蔬菜、粗谷物。每日食用纤维含量不低 于40 g为宜,如吃一些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冬瓜、南瓜、青 菜等。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以吃一些含糖低的水果,如苹 果、橘子、梨等;而西红柿含糖最低,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 香蕉中淀粉的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但这些水果不宜多吃, 如果进食时间应在两餐之间。患者应多食植物油,忌吃动物 油及油炸、辛辣食品,可食胡萝卜、黄瓜、芹菜等,保持大便通 畅。少食盐,每日以不超过6 g为宜。少吃含胆固醇多的食 物,每日量低于300 mg;可多食一些含钙的食物,如海带、虾 皮、排骨等。因缺钙能加重病情。 2.4戒烟、酒,多饮水每周的饮酒量应少于3个酒精单位。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应鼓励患者多饮 水,每次饮水量在250~300 ml,分2~3次饮人;每天饮水总 量1000—1500 ml,出汗多或活动量增加时应额外补充水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田 芳,刘 静,韩咏梅 量。足够的水分可使呼吸道黏膜病变修复和黏膜湿润,增强 纤毛的活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结,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3合理用药 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并 向患者说明降糖药的时间及各种降糖药的药量作用,以保证 患者按时服药。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服用,而双胍类药物应 在餐前或餐中服。并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在饮食治疗的基 础上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以防发生低血 糖反应。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防发生感染。同 时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 4保健指导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咳痰的方法,以促进痰液的排 出。嘱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先深吸气于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用 力咳嗽,将痰液排出。若为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每2 h翻身 1次;并予叩背,从背部两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每侧反 复叩击1—3 min,时间以15—20 min为宜,安排在餐前,并在 餐前30 rain完成。避免患者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性气体, 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在公共场所出入的时间。降温 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指导患者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做 到早晚、饭后漱口;避免皮肤的感染及损伤。糖尿病患者还应 保持足部的清洁卫生,每天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洗脚,水温接近 体温;选择合适、舒服、柔软的鞋袜,避免足部的受压。 5心理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并伴随患者一生,治疗费用昂贵, 因此患者可能会有悲观、焦虑、抑郁的症状。我们应针对不同 的心理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 的过程,帮助其恢复自信,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提高生 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荣月.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85—887. [2] 陈萍,兀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J].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2004,z4(6):324—325. (收稿时间:2011—04—12)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140X(2011)O4一O15O—O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 全、可靠的肾脏代替疗法之一。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多, 合并小血管病变及脂质代谢紊乱,均对透析效果产生负面影 响,透析过程中还易发生低血糖、高血压、低血压等,影响患者 的生存质量。同时对于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护理都带来一定 的难度。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 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尤为重要。现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单位:066000河北秦皇岛,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1透析指征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糖、蛋白质、脂 肪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疾 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尿液中蛋白质的丢失及因糖尿病导 致的蛋白质合成障碍,多存在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血肌酐水平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往往不符,此类患者由于蛋白质的缺乏及 因肾功能衰退,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其贫血、水钠潴留及 全身中毒等症状均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明显,而且当血肌酐 >325 I ̄mol/L时,

其进展异常迅速。临床一般在血肌酐4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