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以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率。

方法对25例不同时期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例痛风性关节炎早期患者x线表现为关节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破坏,11例中期患者关节旁软组织肿胀加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伴有轻度的关节退行性病变,6例晚期患者关节旁软组高度肿胀,骨质破坏严重,呈蜂窝状,伴有病理性骨折、关节脱位或强直。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盐沉积所致,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很大,x线检查可以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确切依据,患者可以尽早的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65-01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造成血尿酸水平增高,尿酸盐结晶沉淀于骨、关节囊、肌腱和滑膜等组织中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临床上分为无症状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率逐年增高,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血中尿酸增高,白细胞增多等,本病起病急,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为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
影像学诊断率,本文就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5
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一般资料和x线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例。

发病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68岁。

1.2 病程本病起病急,呈慢性病程,本组患者中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32年,平均病程7.5年。

1.3 临床表现 25例患者均有急性关节炎典型症状发作史,最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暂时性的关节功能障碍,一般在1-2天内症状达高峰,持续1-2周后症状自行消失,进入无症状缓解期。

病变在反复发作后渐趋加重,由单一关节向多个关节累及。

晚期以骨关节强直、畸形或破坏、软组织明显肿胀为主要表现。

1.4 实验室检查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血中白细胞增多,血尿酸值均在400umol/l以上,最高者达到了830umol/l,关节风湿因子均为阳性。

1.5 x线检查方法本组病例均摄取病变关节正、侧(或斜)位平片。

2 结果
2.1 病情分布第一跖趾关节是最好发关节,21例,占84%,其它趾间关节及跖趾关节2例,指间及掌指关节6例,膝关节1例,踝
关节5例,肘关节3例。

2.2 x线表现无症状期8例(占32%)表现为病变关节软组织肿胀,偏于关节一侧,可见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的软组织高密度影,其中有5例可见点状或细条状钙化影,骨质无明显破坏。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11例(占44%),关节旁软组织肿胀更为明显,骨皮质出现硬化或多处波浪状凹陷或小花边状骨膜反应,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结节状钙化影,骨内及关节面有小囊样密度减低区或穿凿样缺损,多呈偏心性,成圆形、半圆形或弧形,边缘锐利、硬化。

关节间隙轻度变窄,关节面增生硬化,边缘欠规整。

其中4例伴有刺状骨质增生。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6例(占24%),受累关节的软组织高度肿胀,密度显著增高,软组织或关节内可出现不规则钙化影。

5例患者存在较广泛的骨皮质及皮质下骨质穿凿样缺损,1例破坏严重,形成波浪状、弧形及蜂窝状缺损。

3例关节间隙变窄,1例关节腔消失,1例伴有病理骨折,1例关节脱位。

3 讨论
痛风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为尿酸代谢障碍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与嘌呤代谢过程中的酶缺陷有关,内源性的尿酸生成过多,外源性尿酸摄入过多,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减少,从而使血的尿酸过高,形成尿酸盐结石,沉积于关节、肌腱、滑膜囊、血管、肾脏而导致一系列的炎性反应,在关节软骨和滑膜囊这些血运差的组织中尿酸盐更易沉积,引起关节反复发作的炎性反
应,最终出现骨关节损害,称为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男性,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这可能与饮酒、膳食结构改变,高嘌呤类食物摄入过多,女性在更年期时可发生本病,但发病率很低,男女之比约在10:1。

本病最常侵犯的是第一跖趾关节,因此处易损伤、压力大且局部温度低引起,多在夜间急性起病,关节疼痛剧烈,可自行缓解,症状可反复发作,晚期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

痛风性关节炎各期有不同的x线表现:①病变早期: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偏侧性轻度肿胀,密度稍高,无明显的骨质破坏。

②病变中期:关节旁软组织肿胀进一步明显,骨质结节状非对称性隆起以进一步增大为表现,有微弱钙化,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凹缺,并边缘翘起,累及骨松质,伴有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此为本病x特殊表现。

③晚期表现:软组织肿胀严重,有较高密度,成堆的条片状钙化分布其中。

骨质严重破坏,形成波浪状、半圆形、圆形骨肌缺损,且最终融合成蜂窝状,可见斑点状钙化影分布其间。

关节腔消失,伴有病理怀骨折。

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x线无特异性,需与以下疾病作好鉴别诊断:①急性蜂窝组织炎,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全身中毒症状重,没有明显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夜间突然发作的特点。

②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中、老年女性多见,无急性发病史,多累及双手,骨质缺损较小,可见广泛的骨质疏松,软组织呈对称性肿胀而无局限性结节,血中类风湿性因子阳性,生化检查血尿酸正常。

③假痛风性关节炎,也
称关节软骨钙化病,主要侵犯大关节,如膝、髋、肩、肘、腕、踝等关节,与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很相似,但生化检查血尿酸正常,关节液含焦磷酸,无痛风结节,x线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软骨弧状钙化或关节旁钙化,常合并关节退行性病变。

④牛皮癣性关节炎,病变好发于手足的远端指间关节,常伴有皮肤或指(趾)甲牛皮癣,末指(趾)骨基部有骨质增生,呈喇叭口状,关节间隙不规则变窄,无痛风结节,血尿酸不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x线检查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合生化检查的结果可明确诊断,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x线检查无异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痛风性关节炎,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血尿酸测定,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彭剑虹.痛风性关节炎8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04).
[2]徐宁.46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及鉴别[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12).
[3]顾浩,汪建华.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影像学表现[j].现代实用医学,201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