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2458字白洋淀污染成因及对策(李上达寇建林)
1.概述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以东45km,安新县城附近,总面积366km2。
四周主要以堤为界,南至千里堤,北至新安北堤,东至清河口,西至四门堤,淀底高程一般在5.5—6.5m(大沽高程.下同)之间,纵横沟壕将全淀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淀泊143个,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淀99个。
白洋淀内有纯水村39个、约10万人,有半水村89个、约12万人。
白洋淀曾是水丰苇绿、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有“华北明珠”之美誉。
近年由于华北地区连年干旱,白洋淀已多次干淀,还创下了1983-1988连续5年干淀的罕见记录。
由于污染加剧,白洋淀水质逐步恶化,水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2.水质现状
根据白洋淀2019年10月的监测结果可知,在淀区14个监测断面中,评价为Ⅳ类水质的2处,Ⅴ类水质的5处,其余7处为劣Ⅴ类水质,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如图1。
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属于有机污染类型,处于富营养状态。
按区域分布评价,白洋淀上游区域污染最为严重,安新桥、大张庄、王家寨一带水质常年劣于Ⅴ类;而下游圈头、采蒲台一带水质稍好,能达到Ⅳ类水标准。
3.污染成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