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月(上)
行政事业资产财务
与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思考
张蓉
(山东省荣成市财政局山东荣成)
摘要:本文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出发,结合相关工作要点,
探讨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路径,旨在推动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促进社会经济建设。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格局;全过程建设;全覆盖体系
一、概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实施预
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然要求。预算绩效
管理的全面性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重大,其基
本内涵和现实意义如下所述。
1.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
预算管理逐步由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权责清晰、
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需要用更先进的财
务管理理念做支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应运
而生,这一理念的提出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
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建立全面、规范、
标准的预算制度,用制度约束工作行为,充分发挥财
政职能。
2.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现代财政的重要内容,
对我国现代财政管理的意义不容小觑。这一理念的提
出,把资源分配的增加与绩效的提高紧密结合,意义深
远,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落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具体说来,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全面实施预算绩
效管理,有利于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
量,防范化解重大财务风险,从而起到优化财政资源配
置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目前,正在进行
中的央地关系、预算制度、绩效管理和税制改革,也需
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属于改革的一部分,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起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
效管理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财政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推进现代财
政制度的建立。
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困难
现行预算绩效管理有着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导致财政预算资金使用上的僵化和草率,究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其具体内容如
下。
1.
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尚未建立
目前,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尚未形成。究其
原因,主要是因为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没有形成绩
效意识,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很多地方和部
门,没有吃透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认识较为
模糊,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深层次挖掘全方
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构成,尤其是对效的理解不够。
现阶段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效能认识模糊,
不能在预算绩效管理中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难以
将工作重点放在效益和效果方面。要想全面实施预算
绩效管理,迫切要求转变重投入、轻结果的惯性思维。
2.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建设滞后
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融合不够,缺乏专业的
全面预算管理方法,致使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不足,
在实施环节中各部门配合不到位,预算管理工作和实
际脱节,各部门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不强,造成绩效管理
建设滞后的局面。
具体说来,一是问责机制不到位。在全面实施预
算绩效管理中,忽视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目
前,因绩效方面无效和低效问题而问责的现象较少,在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责任意识不到位,现有的问责
机制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
作用。
二是预算源头未把控,标准依据未统一。全过程
预算绩效管理是遵循一定的预算标准展开的,预算标
准不一样,预算绩效也就不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
在预算编制环节没有从预算源头把控好绩效目标,又
或者是在既定的预算额度内随意编制目标,都会对财
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成本分析造成困扰。
3.
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亟待优化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现有
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如在预算绩效管理中,
实际工作的开展不够全面,仅覆盖了部分财政资金,对
有些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财
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对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缺
乏监督。
绩效管理
目前,部分预算部门(单位)未考虑部门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问题,事权和支出责任应匹配的意识尚未建立,安排的预算资金明显超出了单位的自身职责,同时存在资金转拨或分配的情况,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财政职能。部分资金下拨基层或其他单位后,也未进一步监督和跟踪,在实际使用时也未按规定用途使用。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办法总是比问题多,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针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对预算绩效管理做好顶层设计,力求全方位做好预算绩效管理,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性,理清思路,深化认识,用思想指导行动,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讲求质量地做好财务工作,确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二是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大力支持,将理论用于实践,推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三是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确保绩效管理落到实处。2.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把绩效理念、绩效要求贯穿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就要在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贯彻绩效意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要加强黏度,使绩效管理处于闭环系统之中,确保预算绩效管理价值的发挥。一是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预算绩效的评估,为预算目标提供依据,不失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进行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立足绩效评估结果制定预算目标。二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起点工作,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三是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在整个绩效周期内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可以及时调整财政战略或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预算绩效管理。此外,还应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以预算绩效结果为导向,优化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3.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系统性思维,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
手。
一方面,建立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一般
公共预算是相对于其他公共财政预算而言的,概况地
说,就是从收支方面做好公共预算绩效管理,在支出方
面,以项目支出为主,重点关注预算资金配置效率、使
用效益,预算资金合理、科学配置,才能提高预算的使
用效益,特别是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重大政策和
项目往往涉及的资金较多,预算资金配置一定要严谨
且精细化,重点关注地区间财力协调和区域均衡发展。
在收入方面,则要重点关注收入结构、征收效率和优惠
政策实施效果。
另一方面,建立其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所
谓其他,是指除一般公共预算外的财政预算。预算
绩效管理向四本预算拓展,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
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衔
接好不同预算之间的关系是工作的重点。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预算
管理逐步由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政府治理方式
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
程中,应意识到该工作的紧迫感和长期性,强化意识
引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理解并吃透三大
看点,使之入脑入心,努力从全方位、全过程、
全覆盖三个维度,真抓实干、常抓不懈,确保全面实
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助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绘.
地方政府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困境与
出路.中国财政,
2018(16).
2.亓坤.全面绩效管理提速.
新理财
(政府理财)
,
2018
(05)
.
3.许航敏,马忠华.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地方实践
及理论思考.地方财政研究,
2019(02).
4.代绅.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经贸实践,
2018(18).
5.胥雅楠.企业绩效管理及其绩效辅导的实践路径.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4).
6.本刊编辑部.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
效管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会
研究,
2018(09).
7.
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
理体系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答记者问.财
务与会计,
2018(20).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