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3月3日公布指引欧盟发展的“欧洲2020战略”,提出欧盟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和具体目标。在得到成员国领导人批准后,这将是欧盟历史上第二份十年经济发展规划。“欧洲2020战略”虽仍然保留了2000年制定的第一份经济发展规划“里斯本战略”的部分内容,但相比之下,“欧洲2020战略”较为现实低调。譬如,“里斯本战略”所定的目标之一是欧盟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欧洲2020战略”却将此调低至2%。
“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欧盟未来10年的发展重点和具体目标,即三大发展重点,五大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七大框架计划。三大重点是:实现以发展知识经济为主的智能增长、实现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以提高就业和消除贫困为主的全面增长。五大目标是:使20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就业率达到75%;增加研发投入,把研发经费在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目前的1.9%提高到3%;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20%,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总能源消耗中的比例,使之占到20%;把未能完成基本教育的人数控制在10%以下,将30岁至34岁年轻人获得高等教育文凭的比例从31%提高至40%;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从8000万降到2000万。七项发展计划是:实施智能增长的计划有三个,分别是面向创新的“创新型联盟”计划、面向教育的“流动的青年”计划和面向数字社会的“欧洲数字化议程”;实施可持续增长的计划有两个,分别是面向气候、能源和交通的“能效欧洲”计划和面向提高竞争力的“全球化时代的工作政策”计划;实施全面增长的计划有两个,分别是面向提高就业和技能的“新技能和就业议程”、面向消除贫困的“欧洲消除贫困平台”计划。
2010年3月25日,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在欧盟峰会上讨论了“欧洲2020战略”,并承诺今后增进经济政策协调,加强经济治理,维护欧元区财政稳定。按计划2010年6月中旬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将在此基础上提出“欧洲2020战略”的实施细则和各成员国的具体目标。会后,各成员国要向欧盟秋季首脑会议递交其落实方案
今年6月17日举行的欧盟夏季首脑会议正式通过了欧盟未来10年经济发展战略:“欧洲2020战略:实现聪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增长(Europe 2020:A strategy for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简称“欧洲2020战略”)。该战略提出了欧洲未来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五大指标和七大创议,旨在推进欧盟结构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这是继欧盟里斯本战略后,欧盟委员会为欧洲未来10年(2010—2020)描绘的又一幅宏伟蓝图。
“欧洲2020战略”的目标 作为一项指导未来1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欧洲2020战略”与前10年战略——“里斯本战略”有显著不同。里斯本战略有多达数百个量化性目标,而“欧洲2020战略”言简意赅,突出主题和重点,提出了三大核心目标、五大量化指标和七大创议,这些核心目标涵盖了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创新、绿色能效、可持续性等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欧洲2020战略”的三大核心任务是:第一,聪慧增长——基于知识和创新的经济增长。聪慧增长在国内还有其他的两种翻译版本,即智慧增长和智能增长。聪慧增长以知识和创新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此欧盟将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调整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及其支出规模,并为私人研发投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强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过程,确保创新理念成功地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目标。 第二,可持续性增长——实现资源效率型、更加绿色和更具竞争力的经济。欧盟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是建立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绿色技术的优势基础上的,欧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倡导者和领先者,然而,这些优势正在或很可能被中国和北美等主要竞争者赶超,因此欧盟应该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保障在绿色技术市场的领先地位。这将有助于欧盟向低碳经济转型、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遏制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消失、资源不可持续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和地区聚合。 第三,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和地区聚合的高就业增长。包容性增长旨在提高就业水平,加大技能培训投入,开展反贫困斗争,实现劳动力市场、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帮助人们预测和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变化,创建一个更具凝聚力的社会。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增长应该惠及欧盟所有成员国和地区,人人应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 上述三大目标体现了欧盟一贯遵循的欧洲社会经济模式:实现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建立节能型、环保型、绿色型、创新型的更具竞争性的经济。三大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综合展现了21世纪欧洲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远景。 为实现这些核心目标,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五大量化目标:争取将年龄在20—64周岁者的就业率从现在的69%提高到75%,提高妇女、年长者的就业率,更好地吸纳移民加入欧盟的劳动力市场;将欧盟的研发投入增加到GDP的3%,尤其要提高私营部门的研发投入,创建一项能够反映创新和研发集中度的新指标;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20%,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20%,将能效提高20%;将未能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人数比例从现在的15%降至10%以下,使年龄在30—34周岁者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从现在的31.5%至少提高到40%;根据各国的贫困标准将欧盟贫困总人口削减25%,到2020年共减少贫困人口2000万。 从表面上看,这些定量目标是针对不同领域的,但彼此之间并非是割裂的、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譬如,提高欧洲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提高就业率,进而能够为减贫作出贡献;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则有助于增强欧盟经济竞争力和扩大就业岗位;加大在清洁、低碳技术上的资金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进而创造新的商业和就业机会。 与量化目标相配套的七大创议是:三项促进智慧增长的创议即“创新联盟”、“青年人流动”和“欧洲数字化议程”;两项促进可持续性增长创议即资源效率型欧洲和“全球化时代的工业政策”计划;两项促进包容性增长创议即新技能和就业议程及欧洲反贫困平台。 实现上述创议均需要依托欧盟、成员国和地区等多个层面的共同行动。因此,欧盟层面上的共同目标与成员国或地区层面上的特定目标之间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就目前而言,欧盟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欧洲国家经济竞争力、保持和发展欧洲社会经济模式。在这些创议中,欧盟委员会针对欧盟各国的共性问题,提出加大研发、创新、教育和资源效率技术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提升传统工业部门、农业、高技能和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强经济、社会和地区聚合。由于欧盟成员国与成员国之间有差异,欧盟27国比欧盟15国的差异则更大,因此这些共性目标不应是固定的,为确保“欧洲2020战略”能够与成员国的目标相匹配,欧盟委员会建议各成员国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将欧盟目标转化成成员国特定目标和发展路径
欧洲金融危机催生了“欧洲2020战略” “欧洲2020战略”是在欧洲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及希腊债务危机蔓延之际正式出台的,欧盟委员会将“欧洲2020战略”视作能够制止希腊主权债务继续蔓延、保持欧盟在当前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全面提升欧盟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大契机。 为此,“欧洲2020战略”试图为欧盟未来10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面临的各种挑战指明发展方向。这些挑战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是欧盟的国际经济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国际金融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遭到重创,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更为严重的是,欧洲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均有所削弱。这场危机严重侵蚀了欧洲自2000年以来在里斯本战略下取得的经济成就,欧盟各国普遍面临着高失业率、严重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和公共债务危机,据统计,2009年欧洲GDP下滑了4%,工业生产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失业人数上升高达2300万。危机明显暴露出了欧盟严重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当前欧洲发展面临着各种瓶颈制约: 近10年来美欧生产率差距不断拉大,欧洲国家的年均增长率低于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欧洲商业结构与美国不同外,存在着欧洲各国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相对较低、信息通讯技术应用不足、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运作较为缓慢等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从2013年起,欧洲的劳动人口开始锐减,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将翻番,每年新增老年人口200万,这对现行的福利制度构成更为严峻的挑战。 此外,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并逐渐升级为欧洲债务危机。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加剧并开始蔓延,欧盟成员国或多或少受到了这场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债务危机继而引发市场惶恐,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临着自创建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为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2010年5月10日凌晨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制止危机进一步蔓延,欧元区内一场“努力保卫欧元的战争”已经全面打响。 欧洲还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全球性挑战: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国际经济秩序,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加紧在研究和技术上的资金投入,推动了其产业链升级,逐渐提升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欧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部门也开始面临压力和挑战。全球金融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上的过度信贷和高风险运作造成了金融投机行为,欧洲国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失衡。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持续性的金融体系是欧洲国家不能回避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能源短缺严重影响了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需要各国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计划。
“欧洲2020战略”成功的关键之举 舆论界普遍认为,与里斯本战略相比,“欧洲2020战略”客观地审视了当今欧洲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战略目标定位和具体行动方案上显得比较务实,主要围绕着保持优势和克服缺陷展开。就目前而言,推动“欧洲2020战略”成功的关键之举: 一是欧洲需要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变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欧洲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现有优势和强项。欧洲具有极富创新、创造意识的人力资源优势,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充满活力的现代服务业,单一市场和统一货币,欧洲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一些成员国还跻身世界最具创新性和最为发达国家的行列。 二是欧洲迫切需要提升经济竞争力。近年来的国家竞争力排名表明欧洲经济竞争力相对下降。从2009年度欧洲创新报告看,欧盟27国创新指数与美国的差距为22,与日本的差距在30左右。2010年5月19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称,美国和欧洲经济相对衰落,亚洲经济则在强势崛起。欧盟国家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各国排名均偏后。在传统经济强国中,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排在第16位、22位、24位和40位,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削弱了高负债的南欧国家竞争力。为此,“欧洲2020战略”的核心关键词是提升竞争力,提升竞争力将主要依靠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 三是加强欧盟经济多层治理。多层治理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在多层治理模式中,超国家、国家和次国家、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共同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其目的在于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欧洲2020战略”特别强调指出:只有加强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