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
分子式:CO(NH2)2,分子量60.06,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碳酸氢铵
白色单斜、斜方晶体或不规则晶体,大多数结晶粒度为20~60目,有氨味。熔点105°C;闪点169.8°C。密度1.58g/cm3。容重0.75N/cm3;溶解度(水):11.9g/100mL(0°C),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溶于醇和丙酮。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易分解。分解速率受环境温度、本身的含水量和结晶粒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化学性质稳定,基本不分解;10~20℃时,分解不显著;30℃以上时,大量分解。碳酸氢铵含水量小于0.5%时,在常温下不易挥发;水分含量在2.5%以下时,分解较慢;如大于3.5%,分解就明显加快。结晶粒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小,结晶粒径0.85mm的碳酸氢铵的分解挥发损失仅为结晶粒径0.25mm的一半左右。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铵吸湿性强。含水量较高的碳酸氢铵容易结块。农用碳酸氢铵的含氮量为17.1%。
硫酸钾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味觉:具有苦咸味。熔点(℃):1069;相对密度(水=1):2.660;闪点:1689°C。溶解性:110g/L(20℃),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二硫化碳。氯化钾、硫酸铵可以增加其水中的溶解度,但几乎不溶于硫酸铵的饱和溶液。焰色反应: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氯化铵
无色晶体或白色颗粒性粉末,是一种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氨气和氯化氢化合生成氯化铵时会有白烟。无气味。味咸凉而微苦。吸湿性小,但在潮湿的阴雨天气也能吸潮结块。粉状氯化铵极易潮解,湿铵尤甚,吸湿点一般在76%左右,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吸湿点时,氯化铵即产生吸潮现象,容易结块。能升华(实际上是氯化铵的分解和重新生成的过程)而无熔点。相对密度1.5274。折光率1.642。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650mg/kg。有刺激性。加热至350℃升华,沸点520℃。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液氨,不溶于丙酮和乙醚。盐酸和氯化钠能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其水中溶解度在0℃时为29.4g,10℃为33.2g,20℃为37.2g,30℃为41.4g,40℃为45.8g,50℃为50.4g,60℃为55.3g,70℃为60.2g,80℃为65.6g,90℃为71.2g,100℃为77.3g)。加热至100℃时开始分解,337.8℃时可以完全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遇冷后又重新化合生成颗粒极小的氯化铵而呈现为白色浓烟,不易下沉,也极不易再溶解于水。
水溶液的pH:因为在水中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常温下饱和氯化铵溶液PH值一般在5.6左右。25℃时,1%为5.5,3%为5.1,10%为5.0。氯化铵本身可以作为铋、锑的稳定试剂(提供氯离子进行配位,使用时将其化合物与氯化铵共溶于稀盐酸中)。
硫酸铵
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280℃以上分解。当温度升至512.2℃,则完全分解成氨和硫酸。水中溶解度:0℃时70.6g,100℃时103.8g。不溶于乙醇和丙酮。0.1mol/L水溶液的pH为5.5。相对密度1.77。折光率1.521。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000mG/kG。有刺激性。硫酸铵主要用作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还可用于纺织、皮革、医药等方面。
氯化钾
味极咸,无臭无毒性。密度1.984g/cm。熔点770℃。加热到1500℃时即能升华。易溶于水、醚、甘油及碱类,微溶于乙醇,但不溶于无水乙醇。有吸湿性,易结块。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地增加,与钠盐常起复分解作用而生成新的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