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骨科杂志第16卷,第4期,2010年4月 断指再植术后的早期护理体会 李娅,王欣乐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河北辛集052360) 通过对25例断指再植术后早期的护理,围绕维持再植 指的血液供应护理重点进行分析,制定了术后1周内的护理 计划,提高了该类患者手术再植的成功率。断指再植术的成 功除与损伤的类型、手术的技巧、术后的用药等因素密切相 关外,术后的早期护理也十分重要。我们对2006年3月至 2008年1O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25例3O指断指再植术后患 者都制定了严格的早期护理计划,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3O指,男性18例22指,女性7例8指;年龄 5~48岁,平均27岁。单指15例,双指9例,三指1例。完全 离断l3指,不完全离断l7指。受伤指分别为:拇指5例,食 指8例,中指1】例,环指6例。受伤平面:末节5指,中节18 指,近节7指。 2护理方法 2.1 环境及物品准备 保持患者的房间安静舒适,减少噪 音干扰。病房内严禁吸烟,室内温度为25C,备好床旁监护 仪、吸氧装置、床头烤灯。 2.2体位及患肢保护 术后绝对卧床1周,术后患肢应放 在高于心脏位置,以利静脉及淋巴回流。术后1周内用6O瓦 烤灯照射患手,照射时间一般为7~10 d。严禁侧卧位,以防 肢体受压,影响血供和血液回流。儿童可用石膏托或治疗巾 固定保护。 2.3术后生命体征及伤指血供观测 术后每30 min测血 压一次,保持收缩压在120 mmHg以上,及时补血补液。密切 观察有无毒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一般以皮肤的色泽 (毛细血管返流)及患指的肿胀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伤指的血 运情况,每小时观察记录一次。 2.4饮食及疼痛治疗 全麻后6 h进流质,然后过渡到半 流或普食,进食营养丰富的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为预 防血管痉挛的发生,对儿童或精神焦虑患者给予镇静、止痛 药治疗,必要时应用冬眠疗法。 2.5严格全身及局部用药 针对术后常规的抗炎症、抗痉 引起的纤维组织过渡增生所致,发生于掌部称掌纤维瘤病, 文献多称杜氏病或杜氏挛缩。发生于跖部称跖纤维瘤病,也 称利氏病,二者病变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发病率较低,掌部约 占全部纤维瘤病的1 ~2 ,跖部更少。病变可以单结节,也 可弥漫性增生,男性多于女性,黑人和东方民族很少,发病原 因不清,但有报道与糖尿病、癫痫、痛风、慢性酒精中毒、慢性 肝病、甲状腺及垂体功能不全有关。本组2例患者,1例糖尿 病,1例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多年,故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和 既往史,对上述疾病引起重视,勿因手术简单而忽略常规检 查,导致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 本病多见于老年患者,60岁以上多见。常侵犯第4、5指 掌的尺侧,引起手指屈曲挛缩,导致手功能障碍。本病一般无 明显症状,偶有麻刺感,故早期不引起患者注意,后期引起手 功能障碍,需外科手术切除,且常复发。掌纤维瘤病发病数年 或数十年后,往往会出现跖纤维瘤病的发生l】J,应引起重视。 效,放疗仅能暂时软化病灶 ]。但对累及掌跖腱膜的损害应 作外科切除以松解严重挛缩的手指(趾)。本组2例患者皮损 为原发性结节,边界清楚,切除后不影响功能和美观,并且已 出现手指挛缩,因此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因随访时间较 短,患者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鉴别诊断:本病病变部位特殊,组织学结构与其他纤维 瘤病相似,与其他纤维瘤病鉴别主要在于发病部位特殊。常 易误诊为分化良好的纤维肉瘤,但纤维肉瘤发生在手掌非常 罕见。本病还应与滑膜肉瘤相鉴别:滑膜肉瘤常发生于大关 节,手掌罕见;滑膜肉瘤生长迅速,常发生明显坏死(本文图1 ~4见后插页)。 参考文献: [1] 廖松林.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福州:福建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07. [2] 韦应波,叶庆,郝飞,等.掌跖纤维瘤病1例[J].临床 皮肤科杂志,2005,1(34):44—45. 治疗一般主张及早手术治疗,早期糖皮质激素注射有 收稿日期:2009—11—13 作者简介:雷林革(197o ),男,副主任医师,甘肃省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手足外科,730030。
・320・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Vo1.1 6,No.4,Apt.2010 挛、抗血栓治疗用药,应进行严密的观察。对于末节患指局部 伤口的肝素点滴,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2.6观察伤口,及时换药术后伤口保持清洁,敷料勿包扎 过紧。敷料更换时间根据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时更换。包扎 时使患指远端外露,以便观察患指血运情况。 2.7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增强患 者战胜创痛的信心。细致地做好床头护理,耐心解释患者提 出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3 结 果 术后发生血管痉挛(动脉3例、静脉1例)4例,经用药保 守治疗成功2例,手术探查再次吻合血管成功1例,失败 1例行截指术。表浅感染1例,经换药痊愈。 4护理体会 4.1 病房要安静、舒适 断指再植手术时问一般较长,术后 护理要求高。患者都是急诊人院,护士在患者术毕回病室前 要配置调整好室内设备,包括室内温度、灯光、烤灯、多参数 监护仪等,让患者术后迅速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 人员走动及其他噪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以免诱发血管危象 影响再植指的成活。 4.2体位要科学合理 断指再植术后必须为患者安置一个 舒适体位。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对部分手前臂肿胀的患者,护 士可用手在患者前臂或手背部顺静脉回流方向轻柔地按摩, 以利静脉回流,促进局部消肿,并可指导陪护人员协助进行。 2@7年起我科按照无锡市手外科医院的经验ll,对小儿断 指再植实施了治疗巾固定法,患肢放好后将治疗巾反折固定 在肢体上方,然后用多枚卡通型安全别针别在床单上。采取 这样固定方法有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断指再植的出血、渗血等 情况,方法简便,固定牢靠,患儿舒适。严禁患者患侧卧位,以 免影响静脉回流,诱发血管危象。 4.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患指血液循环危象 患者由 于严重创伤,术前失血、长时间复杂手术及术中过多出血等 均可导致血容量不足。低血压容易使吻合的血管栓塞,贫血 容易使再植指缺氧,两者直接影响再植指的成活,故要及时 补充血容量。正常皮肤温度在33~35 C,患肢与健侧肢相似 或略高1~2 C。手术结束时皮温较低,3 h内一般可恢复。正 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挤压皮肤和甲床后,在l~2 S内恢复 充盈。如为动脉栓塞,毛细血管返流不明显;如为静脉栓塞, 毛细血管返流早期增快,后期减慢;如为动、静脉同时栓塞, 因残留淤血仍有毛细血管返流现象 j。术后护士要有高度的 责任心,经常巡视病房,每小时观察一次再植指的皮温、肤 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手指肿胀程度等,采用一看二摸三实 验的方法,即一看颜色,二摸张力、温度,三试验毛细血管的 反映。观察断指再植血液循环并记录l3J,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医师。我科曾有4例术后发生血管痉挛,均经护士早期发现, 2例用解痉药后缓解,1例用药无效,手术探查血栓形成再次 吻合血管抢救成功,1例经2次手术取栓最终失败行截指术。 4.4换药动作轻柔伤口渗出液经常将敷料粘在伤口皮肤 上,更换敷料要用温盐水将伤口敷料浸透后慢慢掀起。如果 用力掀开粘在伤口上的敷料,由于疼痛刺激可诱发血管痉 挛。我院曾遇l例,由于换药时强行掀开粘在伤口上的敷料, 患者大声呼喊后出现再植指苍白,考虑血管痉挛。当即通知 医师,采用热敷患指,罂粟碱30 mg人壶,约5 min后患指颜 色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才恢复正常。 4.5注意患者心理护理 由于人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情 绪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变化。喜悦、平静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引 起血管扩张,利于断指再植术后的血运;焦虑、恐惧、紧张使 交感神经兴奋,致儿茶酚胺增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痉挛,使 再植指发生血运障碍 ]。断指患者大都是突发事件引起的, 患者会因发病急、病情重等意外打击引起焦虑、恐惧心理,精 神上压力很大,情绪波动。医护人员应给予同情和理解,以高 度的责任心为患者服务,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护 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帮助患者,与患者交朋友,耐心细致的解 释每个问题,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鼓起战 胜疾病的勇气,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对再植指的成活至关重要,术后 早期护理更是重中之重。因此,要求当班护士在患者术后回 病房前就要准备好患者所需物品,完成病房的设施调配。患 者为突发损伤,心理上难以接受,对伤指顾虑重重,需要医护 人员的开导和安慰,要稳定其情绪,使其配合治疗,以取得满 意的治疗效果。术后早期是血管危象的高发期,护士要有高 度的责任心,了解患者全身情况,观察患指的血运变化,发现 问题及时汇报医生,及时采取措施,以恢复再植指血液循环, 努力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傅育红,徐敏,张满红,等.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手部简 易固定方法l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56. r2] 亢华章.269例断肢(指)再植术后的护理厂J].实用手 外科杂志,2008,22(1):32. [3] 王萍,董美珍.断指再植术的护理体会_J].实用骨科 杂志,2005,11(1):95 96. [43 姚泰.生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18. 收稿日期:2009—06—24 作者简介:李娅(1972一),女,主管护师,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骨科,05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