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向型金属阻尼器施工工法

轴向型金属阻尼器施工工法

轴向型金属阻尼器施工工法摘要:能量耗散是减少建筑结构或构件在地震中损伤和破坏的关键,应用金属阻尼器是耗散地震能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金属阻尼器主要是利用金属进入弹塑性屈服状态产生滞回进行耗能,具有造价低廉,耗能能力稳定的优点。

文章针对轴向型金属阻尼器施工工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轴向型金属阻尼器;施工工法1、前言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市区。

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7.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就有两次发生在我国。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其中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最为严重,汶川地震是自我国建国以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尤为严重的当属地震带来的危害,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备受关注。

在这种大环境下,轴向型金属减震阻尼器应运而生。

轴向型金属抗震消能器属于金属位移型阻尼器中的一种,是一种轴向受力的阻尼器,受力形式类似支撑。

它是将软钢芯材沿构件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普通钢支撑将其连接于主体结构上,利用主体结构发生层间变形时在阻尼器中产生轴向变形并屈服耗能。

目前轴向型金属阻尼器已在云南、新疆、山东、河北等地建筑中有广泛使用,但目前还没有比较规范和成熟的关于轴向金属阻尼器的施工技术指导文件。

为促进轴向型金属阻尼器在建筑中的应用,并适应减震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建设项目、云南勐海县第一中学项目、莒南县人民医院项目等的轴向金属阻尼器安装施工过程研究,形成了本工法。

具有施工简便、提高功效等特点,对同类工程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2、工法特点2.1施工适用范围广,可广泛运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各类型建筑。

2.2 施工质量可靠,能有效确保安装精确度,保证抗震阻尼器抗震性能的有效发挥。

2.3 施工操作便利,实用性强,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施工安全系数高,实施效果好。

2.4 施工安装过程中无需配备较多的施工机具,施工质量、工期合理可控。

3、适用范围3.1 多、高层钢结构、混凝土、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如学校、医院、住宅、商业楼等。

3.2 超高层民用建筑,如住宅、商业楼等。

3.3 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厂房等工业建筑。

3.4 大型体育场馆、音乐厅、剧院、会展中心、地铁站等公共建筑。

3.5 各类建筑物的改造加固。

4、工艺原理1、轴向型金属抗震消能器属于金属位移型消能器中的一种,是一种轴向受力的消能器,受力形式类似支撑。

它是将软钢芯材沿构件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普通钢支撑将其连接于主体结构上,利用主体结构发生层间变形时在消能器中产生轴向变形并屈服耗能。

轴向消能器利用外套筒对耗能芯材进行整体屈曲约束、通过耗能芯材的合理形式设计、合理加劲及精加工等措施减少局部屈曲和局部缺陷对延性的影响,提高芯材的延性,形成高延性的轴向耗能消能器装置。

2、阻尼器由专业厂家生产后作为成品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阻尼器出厂时自身性能需进行抽样试验并满足规范要求。

预埋件和连接节点由专业厂家生产或专业的钢结构施工单位生产后运送到现场,出厂时需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预埋件的埋设随主体结构进行,在主体框架梁柱绑钢筋时,将预埋件固定在钢筋之间。

一般情况下,阻尼器和连接节点均在主体结构框架施工完成后进行。

阻尼器和预埋件及节点的连接通常为焊接连接,其连接焊缝必须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并符合要求。

安装完成后还要注意阻尼器和砌体的柔性连接构造,以保证地震状态下阻尼器能自由变形,充分发挥耗能减震效果。

3、本篇研究的轴向型金属阻尼器的连接形式多样,可根据项目的情况灵活选择,例如针对新建、改造类型项目,结合建筑特点进行布置等,主要的形式如下图所示人字支撑式连接单斜撑连接图4-1轴向金属阻尼器产品图图4-2轴向金属阻尼器图4-3钢结构支撑端部节点图4-4钢结构支撑端部节点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阻尼器产品、连接节点、预埋件均可在工厂制作,现场只需吊装连接。

因人字支撑式的工艺过程可覆盖单斜撑式,所以本篇主要针对人字支撑式的安装工艺进行论述。

5.1 施工工艺流程阻尼器施工工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预埋件安装施工,第二步为阻尼器及节点安装施工。

5.2 操作要点5.2.1施工准备1、预埋件安装已完成,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等已拆除并清理,安装操作范围内无其他障碍物。

2、阻尼器及节点的定位轴线、标高点进行复查。

3、阻尼器的运输进场、存储及保管应符合制作单位提供的施工操作说明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4、按照阻尼器制作单位提供的施工操作说明书的要求,核查安装方法和步骤。

5、阻尼器的制作质量应进行全面核查。

5.2.2预埋件安装1、预埋件要和梁、柱的纵向钢筋同时放置,箍筋需要断开或在锚板上穿孔通过的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设计要求操作。

2、预埋件定位准确并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3、因节点处钢件分布稠密,混凝土要加强振捣,保证密实5.2.3阻尼器的抽样检测1、阻尼器进场后需按《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 进行抽样检测。

金属消能器抽检数量不少于同一工程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数量的3%,当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消能器数量较少时,可在同一类型消能器中抽检总数量的3%,但不应少于2 个,检测合格率为100%,该批次产品可用于主体结构,但检测后的消能器不应用于主体结构。

5.2.4阻尼器场内存储及运输1、阻尼器现场堆放:阻尼器运至现场后可采用塔吊或叉车等起重设备进行卸货,阻尼器放区应干净平整。

一般的,阻尼器在出厂前会按8~10个打成一包,包装的底部会垫有型钢或木枋。

在卸车时只要连包装卸下放在干净平整的地上即可。

2、阻尼器现场运输:根据施工需要将阻尼器和节点分类,将同型号的阻尼器和方管支撑连接在一起,根据结构的不同位置选择正确的型号进行吊运。

阻尼器现场运输分为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可采用塔吊运输、汽车吊运输、葫芦吊和卷扬机等运输,水平运输可采用自制小推车运输、钢滚轮小车运输,禁止用钢管和撬杠运输,以免损伤构件。

5.2.5阻尼器和方管支撑的连接1、将阻尼器和方管支撑按相应型号在现场平地上进行连接,保证阻尼器和方管支撑轴线重合度,校核尺寸无误后焊接固定。

2、焊接时要注意对称焊接,已防止焊接引起变形,造成连接后整体侧弯。

阻尼器和方管支撑连接示意图5.2.6 节点和阻尼器的安装1、节点安装,节点安装包括梁柱节点和梁中节点,安装时应现根据定位轴线进行放样,保证同组的两个梁柱节点和一个梁中节点的连接板在同一个竖向平面内。

2、节点安装固定后,核查阻尼器和钢支撑连接件的长度(L1+L2)是否和节点间的安装距离(LS+LS0)有偏差,如有偏差,需对查明原因,并作出修正后再安装。

3、吊装完成后全面核查定位及安装尺寸偏差,确认无误后焊接固定。

安装示意图1安装示意图25.2.7焊接1、产品位置校正无误后应进行间断焊固定。

2、焊接时要遵循合理的焊接顺序,当几种焊缝要施焊时,应先焊收缩变形较大的横缝,而后焊纵向焊缝,或者是先焊对接焊缝而后再焊焊角焊缝。

3、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为能保焊缝的尺寸和外观质量,要合理选择每道焊缝的施焊部位,且每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下道。

4、当板厚大于40mm时,要按照相关标准和工艺评定进行预热和后热处理。

5、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表A.0.1 的规定。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的规定。

6、当安装有误差时可通过切割和焊接的方法消除误差,焊接方法一定要符合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5.2.8 焊缝检测1、根据设计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要求对连接焊缝进行检查。

角焊缝按规范要求进行外观检查;熔透焊缝按照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其中一级焊缝检测比例为100%,二级焊缝检测比例为20%。

所有检测结果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5.2.9 防腐涂装1、产品安装完成之后对油漆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现场焊接部分要在焊接完成之后尽快涂刷油漆。

2、补漆时应先补底漆再补面漆,面漆涂刷,应在底漆表面干后进行,底漆与第一道面漆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4h。

每组分配焊机2台,配备焊工2人,配合人员2~6名,若单个支撑或节点重量较大时,人数可适当增加。

具体见表5.4.1表 5.4.1 劳动力组织情况表6、材料与设备6.1主要材料6.1.1注:轴向型金属阻尼器所采用的低屈服点钢材的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屈强比≤0.8,延伸率≥40%,其冲击韧性和屈服强度波动范围要符合项目结构设计要求。

6.1.2节点和支撑等连接构件材料均应提供产品质量保证书并做材料复检,提供复检报告,并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及《建筑用热轧低屈服强度钢板和钢带》的要求。

6.1.3轴向型金属所采用的其它钢材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要求,并提供产品质量证明书。

6.2设备表6.2.1 主要机具设备表7、质量控制7.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7.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7.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7.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5、《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JGJ 297-20137.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7.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8、《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7.9质量要求7.9.1 阻尼器及其附件的尺寸、变形、连接件位置及角度、螺栓孔位置及直径、高强度螺栓、焊接质量、表面防锈漆等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7.9.2 阻尼器进场验收时,应具有产品检验报告;消能器类型、规格、尺寸偏差和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 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