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研究现状 摘要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般是指飞行马赫数大于5且能够在大气层和跨大气层中实现远程飞行的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在高度和速度上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军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是21世纪航空航天技术新的制高点,是航空史上继发明飞机、突破声障飞行之后第三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同时也将开辟人类进入太空的新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的概念,强调了其主要的军事用途。其次,分析了空天飞行器的主要气动布局形式和特点。最后,对国外航空航天大国的空天飞行器相关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家。
1. 引言 未来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能够在2个小时之内到达地球任何地方,能够像普通的飞机一样水平起飞水平降落,并以廉价的成本完成天地往返的运输任务,从而可在空间控制和空间作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要求的实现从根本上都取决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具有的全球实时侦查、快速部署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将改变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对国家安全产生战略性的影响。高超声速飞行器还具有显著的军民两用性,能为民用运输和航天运载等领域提供全新的途径,进而对社会进步及国民经济产生带动作用。
2. 空天飞行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未来战场的不断拓展,世界各国正在逐步把航空和航天飞行器朝着有机结合成一体的方向推进。空天飞行器是指既能够进入太空飞行,又能较长时间在大气层内飞行的一种飞行器。空天飞机是在航空和航天技术相结合方面的初步尝试,可实现航天运载系统的部分重复使用、提高操作效率和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费用的目的,同时更具有广阔的军事运用前景。虽然目前单级入轨或多级入轨的空天飞机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它可望成为世纪最先进、最经济有效的航天运载工具,代表了今后数十年内航天运载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且将成为未来控制空间、争夺制天权的关键武器装备之一。 空天飞行器的飞行过程可分成三段:一是发射上升段,二是轨道飞行段,三是再入返回段。对于发射上升段,从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技术水平来看,比较可行的方式还是依靠液体火箭或固体火箭。空天飞行器只是作为火箭的“乘2
客”,气动设计时主要需考虑飞行器与火箭的匹配,飞行器本身的外形并不由此阶段决定。在轨道飞行段,由于空气很稀薄或没有空气,所以此阶段也可基本不考虑空天飞行器的气动力问题。再入返回段对空天飞行器外形要求最高,因为在此阶段,空天飞行器需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还要进行远距离的纵向和横向机动,气动现象十分复杂:其马赫数将达到十几、甚至二十几,温度将达到3 000℃~4 000℃。气动外形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升阻比、推阻、静稳定度、配平攻角、气动控制性能等多种气动参数。 空天飞机可作为战略轰炸机、战略侦察机和远程截击机使用,这对进一步发挥战略空军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空天飞机最高时速3万公里,可在海拔200公里的绕地轨道飞行。空天飞机显著特点使其有潜力作为未来空间作战力量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是实施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的主要依靠,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战术应用价值,必然会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的军事用途包括: 空间武器发射与指挥控制平台 在未来天战中,空天飞机不仅可作为各种武器弹药,动能武器、高能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的发射平台,还是天基系统的支援平台。能对敌方陆、海、空、天重要目标进行攻击,对战争的胜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空天飞机还能像载人空间站那样在轨长期停留,配备了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可根据战时需求,随时承担起作战指挥任务。 增强情报信息的时效性 空天飞机可利用携带的照相侦察、电子侦察等设备对陆、海、空、天目标进行侦察与监视,对导弹发射进行预警。与各种侦察卫星相比,空天飞机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它既可以像军用卫星一样在太空轨道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敌方情报信息资料,也可脱离轨道反复在目标区的外层空间飞行,随时掌握作战地区敌情变化,综合各种侦察信息,提供更及时、更准确地战场信息。 空战和太空战融于一体 空天飞机具有航空与航天的双重功能和在两个空间层次作战的能力,必将成为沟通空中与太空战场、将空中斗争与太空斗争融为一体的新型高技术装备。它装备有各种先进太空武器以及大气层内远距离攻击武器,可根据作战需要,寻找并击毁外层空间的军用卫星、空间站等太空目标及大气层内的各种航空器。
3. 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个军事集团的空间军备竞赛愈演愈烈,1985~1994年美国实施了庞大的“国家航天飞机计划(NASP)”。由于巨额经费和技术上的复杂性以及政治上的干预,此计划经历巨大挫折,但推动了高超音速技术的发展,逐步掌握了马赫数小于8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技术。 a) 美国 3
冷战结束,美国的国防预算大幅度地缩减,又由于缺少在高马赫下的实验数据,而无法进行昂贵的全尺寸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以实施一个6年期的技术上“风险缩减”的计划。此计划主要是进行高超音速的研究。美国空军仍关注X-系列空天飞机的发展,并给NASA注入资金。X-33给美国空军构造了建立亚轨道天军的蓝图。X-33系列飞机因流线型阻力小而倍受美空军的青睐,而且X-33在1999年的多次实验中进展顺利,进行了一系列亚轨道跳跃、飞机入轨和着陆的试验。但在2000年压力试验中由于装有液态氢燃料的复合材料层外壳破裂,NASA暂停X-33计划。
图1 美国X-33空天飞机设想图 尽管X-33项目于2001年终止了,但美国对于空间机动飞行器(SMV,Space Maneuver Vehicle)的研究并未停止。X-37是继X-33和X-34以后第三个可重复使用技术演示验证机项目,其飞行高度更高、速度更快。 X-37是第一个进行探索轨道和再入返回阶段的飞行。为了减小空间飞行的成本,X-37验证飞行器采用了41项新型技术和飞行试验。X-37的外形是由X-40进行120%缩放得到,X-40是美国空军的一个在大气层内飞行的无动力飞行器。X-37的模块化设计与其他技术(比如先进热防护、推进系统、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其他飞船系统)相容,共同进行轨道测试试验。X-37验证机的设计将与高达9个月的在轨时间相适应。
图2 X37飞行器 2002年11月,作为NASA太空主动发射计划(Space Launch Initiative)的一部分波音公司获得一份价值3.01亿美元的新合同,继续X-37验证机的研究工作。新的合同包括了研制两种飞行器:X-37进场/降落试验飞行器(ALTV,4
Approach and Landing Test Vehicle)和X-37轨道飞行器。ALTV将验证系统进场、着陆、飞行时所需的转向操作方面的性能,它将验证一种综合的飞行操作控制中心。另外,ALTV还将验证气动稳定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在进场和着陆过程中的自动操作能力。 90年代,洛马公司在美国航天局(NASA)支持下实施了空天飞机研制计划(“Hyper-X”计划),推进系统采用新式的直排气动塞式发动机,由“飞马座”火箭发射升空。目的是利用这些飞行器探索高马赫数的喷气发动机和超声速冲压喷气发动机的性能。后继型X-43C已在研制之中。X-43长约4.88米,仍由“飞马座”火箭发射升空,而后靠自身动力加速到马赫数7,并以此速度巡航。X-43于2007年进行首次试飞。
a) B52与助推火箭分离 b) 助推火箭点火 c) X-43A飞行器 图3 X-43A第二次试飞
Hyper-X计划试飞成功后由于NASA研制重点的转移,Hyper-X计划一度由于资金短缺,其后续X-43B、X-43C的研究工作基本停止。2005年由于得到国会的支持,NASA恢复了X-43C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X-43A开创性的在飞行中展示超燃冲压发动机后,仍然面临着材料、热防护、生命保障、控制系统以及飞行器运行时间方面的挑战。延长飞行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再到数小时,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尺寸和推力要从缩比模型到成为能够运行的发动机仍然需要深入广泛的研究和试验。 2002年开始第一阶段研究的FALCON计划(从美国本土运送和应用兵力计划)。该计划由DARPA和美国空军联合进行,目的是开发和验证能够执行快速到达全球任务的高超声速技术,演示可负担得起的空间飞行器。美国政府实施5
FALCON计划旨在发展三种子飞行器:一是开发作为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或小型军事卫星助推器的低成本、快速反应的小型发射飞行器(SLV);二是发展一种采用火箭助推的通用航空飞行器(CAV),这是一种弹药投送系统能以高超声速进行无动力滑翔,将负载投送到目标区,实现近期的全球打击能力;三是发展一种能在2小时内攻击远在17000km之外目标的高超声速武器系统(HWS),可根据任务需要随时发射、在飞行中重新定位并重复使用,可高速投送弹药,攻击广泛分布的目标。
图4 FALCON计划中的HCV飞行器系统概念图 RATTLRS计划旨在发展超声速巡航导弹,包含高超声速动力、耐高温材料、高速/一体化涡轮发动机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RATTLRS计划包括严格的地面试验和涡轮发动机飞行验证试验设备,并需要将耐高温材料、带冷却系统的进气和排气喷口、飞行软件整合到一台飞行器上。RATTLRS计划设计的飞行器是独自采用涡轮动力加速到Ma=3,这种高速的涡轮发动机也可以作为TBCC的关键技术进行发展。为了解决RATTLRS项目中各种困难,美国海军联合了NASA,美国空军和DARPA,向他们主持进行的RTA项目,FALCON项目,VAATE项目等关键技术进行学习。 2005年7月,继HyTech计划后,美国空军和DARPA联手开始了SED项目的研究。波音公司X-51A乘波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采用的发动机是HyTech计划中的SJX61-1发动机。在风洞试验中,SJX61-1发动机完成了Ma=5的模拟飞行试验,试验性能超出预期,迈出了碳氢燃料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X-51A项目还包括了四次飞行试验,首次飞行试验计划在2009年8月进行,但是由于若干的原因已经被推迟。 X-51A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USAF的HyTech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飞行试验。该发动机采用吸热式碳氢燃料,在Ma=4.5开始助推至Ma=6.5开始工作。除此以外,该项目还有其他的测试目标:首先是获得采用主动冷却、智能控制操作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数据。这些数据既可以用来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物理现象,又可以发展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所需采用的数值计算工具。第二个目标是在实际飞行试验中验证采用吸气式燃料的可行性。第三个目标是使得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的飞行器获得正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