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你的作文“亮”起来(教案)
南县一中 陈柏青
指导目的:让你的作文“亮”起来
课时:二课时
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
考纲解读:高考作文考试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50分)(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10分)(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分(《湖南省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及说明》)
三、合作探究:写作策略——展露自己的“亮点”
探讨:在高考中你如何让自己的作文亮起来?
1、 亮点一:巧用新颖题目
“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之重要。好的题目会让评卷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修辞会让题目异彩飞扬。
请赏析下列题目的妙处:
《周庄,那一抹绿》(借代,用一抹绿来借指周庄绿的天、绿的水、绿的房屋,显示“中国第一水乡”被一片绿色所笼罩的特点,简明而富有个性。) 《“诚信”漂流记》(拟人)《我闻到了阳光》(通感)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引用)《一蓑烟雨任平生》(引用)《红太阳绿太阳》(对比,“花的太阳是红的,叶的太阳是绿的”。)《宽容是阳光》(比喻)《心窗的玻璃》(比喻)
2、亮点二:奇用文章题记(题记是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贵在简洁含蓄。)
思考下列题记的作用?
《好样的同桌》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体味(井上靖语)”。 《“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 《五彩的幸福》题记: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画》题记:“有那么一种很小的世界,它就是舞台;有那么一种很大的舞台,它叫做世界。” 《左手·右手》题记:“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思考了。” 《那时花开》题记:“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2 《感悟高中》题记:“那是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题记:“ 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3、亮点三:善用整句开头
(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看下面的示例,想想作文开头怎样才能先声夺人?
《鱼的泪·水的心》的开头: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你水里。” 水对鱼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的开头:“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紧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突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我说,杂,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知人者善,自知者明》的开头:“人在仰视时易低估自己,俯视时易低估别人;得意时易自狂,失意时易自卑。这些对人对己的认识显然都是错误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轻视别人。有道是:‘知人者善,自知者明’”。 《生命感悟》的开头: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4、亮点四:妙用中心句(高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大,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样细致,反复地看,往往是“一目十行”,抓观点,找要点,寻亮点。而“中心句”是展示考生主要观点,反映文章要点,显示作文亮点的最佳形式。)
中心句就是这样炼成的!
如《杂,也是一种美》的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杂,意味着变化; ……杂,意味着进步; ……杂,也是一种美。” 《忙,不亦乐乎 》中心句:…… 忙是问号。…… 忙是省略号。…… 忙是惊叹号。…… 《听取心灵的召唤 》中心句:……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 ……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 …… 《点亮人生》中心句:…… 朋友,霍金告诉你,用思想的力量去点亮人生。…… 朋友,霍金告诉你,用探索的精神去点亮人生。…… 朋友,霍金告诉你,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去点亮人生。 …… 《摆出一副倾听的耳朵》中心句:…… 成功的人,无不是相信自己的人。 …… 成功的人,也是善于听从别人意见的人。 …… 成功的人,是能将相信自己与听从别人意见结合起来的人。…… 《菊花飘香的时节 》中心句: 3 …… 菊之淡。 …… 菊之傲。 …… 菊之殇。 ……
5、亮点五:化用诗文名句
请赏析下面语段的妙处:
如《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赏析: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还展示了考生的阅读广度,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
过渡:在引用古诗文名句时,有的不是“明引”,而是“暗引”,即巧妙地化用。
《思念是一道风景》中写道:“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国,思念使爱国词人铁马冰河入梦来……”
《文化的性格》中写道: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若江南文化是李白的清新俊逸,西北文化则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西北文化则是东坡的超旷豪放;若江南文化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亮点六:活用生动材料
引语:材料生动丰富,形象丰满,没有堆砌之感,详略有致,叙议结合,文采涌动 ,则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令人赞叹。
如《选择永恒》中,这样论述永恒: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2005北京满分作文《说“安”》中写到:
林觉民的壮烈来自对妻子的薄幸,一纸《与妻书》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千古的美名,可谁又曾想到那可怜的如花娇妻凄苦迷离的下半生呢?唐玄宗的沉沦迷醉似乎扯到杨玉环的纠缠而变得更加容易被宽恕,那又何须吟上一曲《长恨歌》来歌颂其天长地久?吴三桂的“冲关一怒为红颜”使他的情圣身份抵过“乱臣贼子”,但为什么陈圆圆成了“祸水”而遭人鄙弃?纣王好色淫乱,民不聊生,但为何总说妲己是祸国的元凶? 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 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是谁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窈窕而去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经受亘古不 4 变的猎风与沙石的吹打,而换取和平免受战火?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宁的天空。 那么是谁“回眸一笑百媚生”,放弃了名声和深爱的人,远赴吴国,为自己国家的胜利奉献了一切?那个“沉鱼”的浣纱女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使得国家能安定团结。 那么又是谁“无字碑头捐字满,功过留与后人评”?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兴科举、用贤能,治国严谨,兴修水利,广开言路,打造了一派盛世安平的景象。 由明妃到武皇,女子亦能独撑起一片天空,女子亦是平安幸福的象征。
7、亮点七:插用整齐句式
引语:在叙事说理抒情时,穿插一些整句,会使叙事简明,说理充分,情感充沛,有强烈的气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尤其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重点处,会给评卷老师深刻印象。
如《面对大海》中有一段:“有一种声音,是海浪拍打礁石唱出的激情;有一种蔚蓝,是海天一色铺展的宁静;有一种情怀,是面对大海激起的‘心涛拍岸’。面对大海,好像是面对一首歌、一幅画、一本书”。……
再如《选择》中有一段:“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重生;浩瀚的沙漠里,勇士选择自身的辛苦却给了别人的幸福” 。……
《自信和倾听》中:
倾听是心灵的阳光,能映射出无边无际的美丽;倾听是心灵的雨露,能滋润出无穷无尽的神奇;倾听是大海的波涛,能翻起大浪滔天的巨澜;倾听是江河的洪流,能激起乱石穿空的壮观。拥有倾听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善于倾听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汪国真说:“我欣赏你,所以我肯定你,我不欣赏你,但我却不会因此否定你。”倾听也一样。假如别人的意见合理,你也应感激并认真地研究思考,提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
《选择文学,我一生无悔 》中:
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也可以感受到恬美空灵的自然之息——我可以站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写的绿色的陶醉,也可以站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我可以乘着刚朵拉去描绘东方威尼斯的图画,也可以静坐在荷花池边欣赏如舞女裙般洁白的荷花;我可以手执长矛独立朔漠,感受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在夕阳下看那“古道西风瘦马”——在文学里融入自然会感到别有一番风味。 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可以朝谒曹子建,拜访李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扬鞭策马驼铃古道,玉扇踯躅杏花南——人类那永恒的美、悲壮的爱,在历史长河中闪烁,在我的心灵中升华; 我还可以欣赏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繁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以及明清的肃穆庄严。
8、亮点八:妙用蕴语结尾
引语:(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 )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会让评卷老师爱不释手。
如《选择》结尾:
“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风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