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TTP协议组成总结

HTTP协议组成总结

HTTP协议----超文本传送协议

2012-12-8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

关键词

1.连接(Connection):一个传输层的实际环流,它是建立在两个相互通讯的应用程序之间。

2.消息(Message):HTTP通讯的基本单位,包括一个结构化的八元组序列并通过连接传输。

3.请求(Request):一个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于资源的方法、资源的标识符和协议的版本号。

4.响应(Response):一个从服务器返回的信息包括HTTP协议的版本号、请求的状态(例如“成功”或“没找到”)和文档的MIME类型。

5.资源(Resource):由URI标识的网络数据对象或服务。

6.实体(Entity):数据资源或来自服务资源的回映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它可能被包围在一个请求或响应信息中。一个实体包括实体头信息和实体的本身内容。

7.客户机(Client):一个为发送请求目的而建立连接的应用程序。

8.用户代理(User agent):初始化一个请求的客户机。它们是浏览器、编辑器或其它用户工具。

9.服务器(Server):一个接受连接并对请求返回信息的应用程序。

10.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是一个给定资源可以在其上驻留或被创建的服务器。

11.代理(Proxy):一个中间程序,它可以充当一个服务器,也可以充当一个客户机,为其它客户机建立请求。请求是通过可能的翻译在内部或经过传递到其它的服务器中。一个代理在发送请求信息之前,必须解释并且如果可能重写它。

代理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客户机端的门户,代理还可以作为一个帮助应用

来通过协议处理没有被用户代理完成的请求。

12.网关(Gateway):一个作为其它服务器中间媒介的服务器。与代理不同的是,网关接受请求就好象对被请求的资源来说它就是源服务器;发出请求的客户机并没有意识到它在同网关打交道。

网关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服务器端的门户,网关还可以作为一个协议翻译器以便存取那些存储在非HTTP系统中的资源。

13.通道(Tunnel):是作为两个连接中继的中介程序。一旦激活,通道便被认为不属于HTTP通讯,尽管通道可能是被一个HTTP请求初始化的。当被中继的连接两端关闭时,通道便消失。当一个门户(Portal)必须存在或中介(Intermediary)不能解释中继的通讯时通道被经常使用。

14.缓存(Cache):反应信息的局域存储。

HTTP协议URL

HTTP URL的格式为:http://host[":"port][abs_path]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

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

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

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绝对路径);

如果URL中没有给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完成。

HTTP协议请求(request)

HTTP 请求(request)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请求消息格式

请求行

通用信息头|请求头|实体头

CRLF(回车换行)

实体内容

注解:

头信息又称为元信息,即信息的信息,利用元信息可以实现有条件的请求或应答。

请求头——告诉服务器怎样解释本次请求,主要包括用户可以接受的数据类型、压缩方法和语言等。

实体头——实体信息类型、长度、压缩方法、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数据有效期等。

实体——请求或应答对象本身。

请求行

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I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即:方法+[空格]+请求URI+[空格]+版本号+[回车换行])

例:GET/index.html HTTP/1.1

POST http://10.5.6.240:8080/index.jsp HTTP/1.1

其中:

Method表示请求方法;

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

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 协议版本;

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

请求方法

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

GET

GET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向特定的资源发出请求(注意:GET方法不应当被用于产生“副作用”的操作中,例如在WebApp中。其中一个原因是GET可能会被网络蜘蛛等随意访问。)。

POST

POST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 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HEAD

HEAD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向服务器索要与GET请求相一致的响应,只不过响应体将不会被返回。这一方法可以在不必传输整个响应内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包含在响应消息头中的元信息。

PUT

PUT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

DELETE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TRACE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

CONNECT保留将来使用,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OPTIONS

OPTIONS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返回服务器针对特定资源所支持的HTTP请求方法。也可以利用向Web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来测试服务器的功能性。

GET方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方式访问网页时,浏览器采用GET 方法向服务器获取资。

POST方法要求被请求服务器接受附在请求后面的数据,常用于提交表单。

HEAD方法与GET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对于HEAD请求的回应部分来说,它的HTTP头部中包含的信息与通过GET请求所得到的信息是相同的。利用这个方法,不必传输整个资源内容,就可以得到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信息。该方法常用于测试超链接的有效性,是否可以访问,以及最近是否更新。

GET方法通常没有消息主体,支持最大1024个字节的查询字符串,POST方法没有限制。POST方法把查询字符串放在消息主体中传输,因此比GET方法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

方法名称是区分大小写的。当某个请求所针对的资源不支持对应的请求方法的时候,服务器应当返回状态码405(Method Not Allowed);当服务器不认识或者不支持对应的请求方法的时候,应当返回状态码501(Not Implemented)。

HTTP服务器至少应该实现GET和HEAD方法,其他方法都是可选的。当然,所有的方法支持的实现都应当符合下述的方法各自的语义定义。此外,除了上述方法,特定的HTTP服务器还能够扩展自定义的方法。

请求报头

请求报头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递请求的附加信息以及客户端自身的信息。常用的请求报头:

Host

Host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指定被请求资源的Internet主机和端口号,它通常从

HTTP URL中提取出来的(发送请求时,该报头域是必需的,否则系统会以400状态码返回。)。

例: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0.3.4.240/index.html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就会包含Host请求报头域,如下:Host:10.3.4.240此处使用缺省端口号80,若指定了端口号8088,则变成:Host:10.3.4.240: 8088

Accept

Accept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哪些类型的信息.

例:Accept:image/gif,表明客户端希望接受GIF图象格式的资源;

Accept:text/html表明客户端希望接受html文本。

Accept-Charset

Accept-Charset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的字符集。

例:Accept-Charset:iso-8859-1,gb2312.

如果在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缺省是任何字符集都可以接受。

Accept-Encoding

Accept-Encoding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可接受的内容编码。

例: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 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对各种内容编码都可以接受。

Accept-Language

Accept-Language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一种自然语言。例:Accept-Language:zh-cn. 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报头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对各种语言都可以接受。

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 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证明客户端有权查看某个资源。当浏览器访问一个页面时,如果收到服务器的响应代码为401(未授权),可以发送一个包含Authorization请求报头域的请求,要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

User-Agent

我们上网登陆论坛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欢迎信息,其中列出了你的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实际上服务器应用程序就是从User-Agent这个请求报头域中获取到这些信息。User-Agent请求报头域允许客户端将它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其它属性告诉服务器。不过,这个报头域不是必需的,如果我们自己编写一个浏览器,不使用 User-Agent请求报头域,那么服务器端就无法得知我们的信息了。

Cookie

Cookie:最重要的header, 将cookie的值发送给HTTP 服务器

Referer

Referer头域允许客户端指定请求uri的源资源地址,这可以允许服务器生成回退链表,可用来登陆、优化cache等。它也允许废除的或错误的连接由于维护的目的被追踪。如果请求的uri没有自己的uri地址,Referer不能被发送。如果指定的是部分uri地址,则此地址应该是一个相对地址。

作用:提供了Request的上下文信息的服务器,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链接过来的,比如从我主页上链接到一个朋友那里,他的服务器就能够从HTTP Referer 中统计出每天有多少用户点击我主页上的链接访问他的网站。

例如: Referer: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hl=zh-cn&tab=wT

Range

Range头域可以请求实体的一个或者多个子范围。

例如:

表示头500个字节:bytes=0-499

表示第二个500字节:bytes=500-999

表示最后500个字节:bytes=-500

表示500字节以后的范围:bytes=500-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节:bytes=0-0,-1

同时指定几个范围:bytes=500-600,601-999

但是服务器可以忽略此请求头,如果无条件GET包含Range请求头,响应会以状态码206(PartialContent)返回而不是以200(OK)。

If-Modified-Since

If-Modified-Since是标准的HTTP请求头标签,在发送HTTP请求时,把浏览器端缓存页面的最后修改时间一起发到服务器去,服务器会把这个时间与服务器上实际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进行比较。如果时间一致,那么返回HTTP状态码304(不返回文件内容),客户端接到之后,就直接把本地缓存文件显示到浏览器中。如果时间不一致,就返回HTTP状态码200和新的文件内容,客户端接到之后,会丢弃旧文件,把新文件缓存起来,并显示到浏览器中。

ETags和If-None-Match是一种常用的判断资源是否改变的方法。类似于Last-Modified和HTTP-IF-MODIFIED-SINCE。但是有所不同的是Last-Modified 和HTTP-IF-MODIFIED-SINCE只判断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而ETags和If-None-Match可以是资源任何的任何属性。

ETags和If-None-Match的工作原理是在HTTP Response中添加ETags信息。当客户端再次请求该资源时,将在HTTP Request中加入If-None-Match信息(ETags的值)。如果服务器验证资源的ETags没有改变(该资源没有改变),将返回一个304状态;否则,服务器将返回200状态,并返回该资源和新的ETags。

请求消息举例

GET /form.html HTTP/1.1 (CRLF)

Host: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CRLF)

Connection:Keep-Alive (CRLF)

Accept:image/gif,image/x-xbitmap,image/jpeg,application/x-shockwave-f lash,application/vnd.ms-excel,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applicati on/msword,*/* (CRLF)

User-Agent:Mozilla/4.0(compatible;MSIE6.0;Windows NT 5.0) (CRLF) 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 (CRLF)

Accept-Language:zh-cn (CRLF)

Accept-Charset: GBK,utf-8;q=0.7,*;q=0.3(CRLF)

If-Modified-Since:Wed,05 Jan 2007 11:21:25 GMT (CRLF)

If-None-Match:W/"80b1a4c018f3c41:8317" (CRLF)

Cookie: JSESSIONID=17CF87FA2178C4EC670E92A11CC18F48.tomcat243 HTTP协议响应(response)

在接收和解释请求消息后,服务器返回一个 HTTP 响应消息。

HTTP 响应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响应消息格式

状态行

通用信息头|响应头|实体头

CRLF

实体内容

状态行

状态行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即:版本号+[空格]+状态码+[空格]+原因+[回车换行])

例:HTTP/1.0 200 OK

HTTP/1.1 400 Bad Request

其中:

HTTP-Version 表示服务器 HTTP 协议的版本;

Status-Code 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

Reason-Phrase 表示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状态代码: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1xx :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 :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 :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 :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 :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代码、状态描述、说明:

200 OK: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请求未经授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头域一起使用;

403 Forbidden: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请求资源不存在(eg :输入了错误的 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响应报头

响应报头允许服务器传递不能放在状态行中的附加响应信息,以及关于服务器的信息和对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进行下一步访问的信息。

常用的响应报头:

Location

Location响应报头域用于重定向接受者到一个新的位置。Location响应报头域

常用在更换域名的时候。

Server

Server响应报头域包含了服务器用来处理请求的软件信息。与User-Agent请求报头域是相对应的。指明HTTP服务器的软件信息。

例:Server:Apache-Coyote/1.1

X-AspNet-Version

作用:如果网站是用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开发的,这个header用来表示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的版本。例如: X-AspNet-Version: 4.0.30319

X-Powered-By

作用:表示网站是用什么技术开发的

例如: X-Powered-By: 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WWW-Authenticate

WWW-Authenticate响应报头域必须被包含在401(未授权的)响应消息中,客户端收到401响应消息时候,并发送Authorization报头域请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时,服务端响应报头就包含该报头域。

例:WWW-Authenticate:Basic realm="Basic Auth Test!" :可以看出服务器对请求资源采用的是基本验证机制。

P3P

P3P作用: 用于跨域设置Cookie, 这样可以解决iframe跨域访问cookie的问题。

例如: P3P: CP=CURa ADMa DEVa PSAo PSDo OUR BUS UNI PUR INT

DEM STA PRE COM NAV OTC NOI DSP COR

Set-Cookie

Set-Cookie作用:非常重要的header, 用于把cookie 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每一个写入cookie都会生成一个Set-Cookie.

例如:Set-Cookie:sc=4c31523a;path=/;domain=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响应消息举例

HTTP/1.1 200 OK

Server: Apache-Coyote/1.1

Set-Cookie:JSESSIONID=17CF87FA2178C4EC670E92A11CC18F48.tomcat243; Path=/seeyon

Last-Modified: Wed, 17 Oct 2007 03:01:41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Content-Language: zh-CN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Content-Encoding: gzip

Vary: Accept-Encoding

Date: Fri, 30 Nov 2012 03:52:19 GMT

HTTP消息报头

HTTP 消息由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请求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响应组成。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是由开始行(对于请求消息,开始行就是请求行,对于响应消息,开始行就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可选),空行(只有CRLF的行),消息正文(可选)组成。

HTTP 消息报头包括:普通报头、请求报头、响应报头、实体报头。

每一个报头域都是由名字+“:”+空格+值组成,消息报头域的名字是大小写无关的。

普通报头

在普通报头中,有少数报头域用于所有的请求和响应消息,但并不用于被传输的实体,只用于传输的消息。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用于指定缓存指令,缓存指令是单向的(响应中出现的缓存指令在请求中未必会出现),且是独立的(一个消息的缓存指令不会影响另一个消息处理的缓存机制),HTTP1.0使用的类似的报头域为Pragma。Pragma作用:防止页面被缓存,在HTTP/1.1版本中,它和Cache-Control:no-cache作用一样,且Pargma只有这一个用法。如:Pragema:no-cache。

注:在HTTP/1.0版本中,只实现了Pragema:no-cache, 没有实现Cache-Control. 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用于指示请求或响应消息不能缓存)、no-store、max-age、max-stale、min-fresh、only-if-cached;

响应时的缓存指令包括:public(可以被任何缓存所缓存)、private(内容只缓存到私有缓存中)、no-cache(所有内容都不会被缓存)、no-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s-maxage.

Date

Date普通报头域表示消息产生的日期和时间。

Connection

Connection普通报头域允许发送指定连接的选项。

例如:Connection: keep-alive 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

例如:Connection: close 代表一个Request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会关闭,当客户端再次发送Request,需要重新建立TCP连接。

实体报头

请求和响应消息都可以传送一个实体。一个实体由实体报头域和实体正文组成,但并不是说实体报头域和实体正文要在一起发送,可以只发送实体报头域。实体报头定义了关于实体正文(例:有无实体正文)和请求所标识的资源的元信息。常用的实体报头:

Content-Encoding

Content-Encoding实体报头域被用作媒体类型的修饰符,它的值指示了已经被应用到实体正文的附加内容的编码,因而要获得Content-Type报头域中所引用的媒体类型,必须采用相应的解码机制。Content-Encoding这样用于记录文档的压缩方法。WEB服务器表明自己使用了什么压缩方法(gzip,deflate)压缩响应中的对象。

例:Content-Encoding:gzip

Conten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实体报头域描述了资源所用的自然语言,即WEB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自己响应的对象的语言阅读者。没有设置该域则认为实体内容将提供给所有的语言阅读者。

例:Content-Language:da

Content-Length

Content-Length实体报头域用于指明实体正文的长度,以字节方式存储的十进

制数字来表示。

Content-Type

Content-Type实体报头域用语指明发送给接收者的实体正文的媒体类型。

例: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ISO-8859-1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Last-Modified

Last-Modified实体报头域用于指示资源的最后修改日期和时间。

ETag

ETag作用: 和If-None-Match 配合使用。

例如: ETag: "03f2b33c0bfcc1:0"

Expires

Expires实体报头域给出响应过期的日期和时间。为了让代理服务器或浏览器在一段时间以后更新缓存中(再次访问曾访问过的页面时,直接从缓存中加载,缩短响应时间和降低服务器负载)的页面,我们可以使用Expires实体报头域指定页面过期的时间。

例:Expires:Thu,15 Sep 2006 16:23:12GMT

注:HTTP1.1的客户端和缓存必须将其他非法的日期格式(包括0)看作已经过期。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和Connection: keep-alive的区别

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是什么状态。从另一方面讲,打开一个服务器上的网页和你之前打开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面向连接的协议,无状态不代表HTTP不能保持TCP连接,更不能代表HTTP使用的是UDP协议(无连接)。

从HTTP/1.1起,默认都开启了Keep-Alive,保持连接特性,简单地说,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

Keep-Alive不会永久保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中设定这个时间。

HTTP协议的头信息详解

HTTP协议的头信息详解 HTTP协议的头信息详解 通常HTTP消息包括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和服务器向客户机的响应消息。这两种类型的消息由一个起始行,一个或者多个头域,一个只是头域结束的空行和可选的消息体组成。HTTP的头域包括通用头,请求头,响应头和实体头四个部分。每个头域由一个域名,冒号(:)和域值三部分组成。域名是大小写无关的,域值前可以添加任何数量的空格符,头域可以被扩展为多行,在每行开始处,使用至少一个空格或制表符。通用头域通用头域包含请求和响应消息都支持的头域,通用头域包含Cache-Control、Connection、Date、Pragma、Transfer-Encoding、Upgrade、Via。对通用头域的扩展要求通讯双方都支持此扩展,如果存在不支持的通用头域,一般将会作为实体头域处理。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在UPnP消息中使用的通用头域。 Cache-Control头域Cache -Control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在请求消息或响应消息中设置Cache-Control并不会修改另一个消息处理过程中的缓存处理过程。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no-store、max-age、max-stale、

min-fresh、only-if-cached,响应消息中的指令包括public、private、no-cache、no- store、no-transform、 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各个消息中的指令含义如下:Public指示响应可被任何缓存区缓存。Private指示对于单个用户的整个或部分响应消息,不能被共享缓存处理。这允许服务器仅仅描述当用户的部分响应消息,此响应消息对于其他用户的请求无效。no-cache指示请求或响应消息不能缓存no-store用于防止重要的信息被无意的发布。在请求消息中发送将使得请求和响应消息都不使用缓存。max-age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生存期不大于指定时间(以秒为单位)的响应。min-fresh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响应时间小于当前时间加上指定时间的响应。 max-stale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间的响应消息。如果指定max-stale消息的值,那么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指定值之内的响应消息。Date头域Date头域表示消息发送的时间,时间的描述格式由rfc822定义。例如,Date:Mon,31Dec200104:25:57GMT。Date描述的时间表示世界标准时,换算成本地时间,需要知道用户所在的时区。Pragma头域Pragma头域用来包含实现特定的指令,最常用的是Pragma:no-cache。在HTTP/1.1协议中,它的含义和Cache- Control:no-cache相同。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的第一行为下面的格式:

http协议正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http协议正文 篇一:http协议 http协议详解 引言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 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 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generationof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 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

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一、http协议详解之uRl篇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uRl(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 http://host[":"port][abs_path]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帮我们完成。eg: 1、输入:

最新Http协议

Http协议 什么是HTTP协议 客户端连上web服务器后,若想获得web服务器中的某个web资源,需遵守一定的通讯格式,HTTP协议用于定义客户端与web服务器通迅的格式。 使用telnet程序连上web服务器,并使用HTTP协议获取某个页面,以快速了解HTTP协议的作用。 安装IE浏览器插件HttpWatch,查看IE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获取某个页面。HTTP协议简介 HTTP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简写,它是TCP/IP协议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用于定义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的过程。 HTTP协议是学习JavaWEB开发的基石,不深入了解HTTP协议,就不能说掌握了WEB开发,更无法管理和维护一些复杂的WEB站点。 HTTP协议的版本:HTTP/1.0、HTTP/1.1 HTTP1.0和HTTP1.1的区别 在HTTP1.0协议中,客户端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只能获得一个web资源。HTTP1.1协议,允许客户端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在一个连接上获取多个web资源。 使用telnet举例说明。 一个好多同学搞不清楚的问题: 一个web页面中,使用img标签引用了三幅图片,当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中的这个web页面时,客户端总共会访问几次服务器,即向服务器发送了几次HTTP 请求。 HTTP请求 客户端连上服务器后,向服务器请求某个web资源,称之为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了一个HTTP请求。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包括如下内容: 一个请求行、若干消息头、以及实体内容,其中的一些消息头和实体内容都是可选的,消息头和实体内容之间要用空行隔开。如下所示: 举例: HTTP请求的细节——请求行 请求行中的GET称之为请求方式,请求方式有: POST、GET、HEAD、OPTIONS、DELETE、TRACE、PUT 常用的有:POST、GET 不管POST或GET,都用于向服务器请求某个WEB资源,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据传递上,客户端通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带一些数据给服务器:

http协议请求响应报文格式及状态码详解

HTTP协议报文格式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浏览器端(客户端)向WEB 服务器端访问页面的过程和HTTP协议报文的格式。 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机访问包括4个过程,分别是建立TCP套接字连接、发送HTTP请求报文、接收HTTP应答报文和关闭TCP套接字连接: 1. 创建TCP套接字连接 客户端与WEB服务器创建TCP套接字连接,其中WEB端服务器的地址可以通过域名解析确定,WEB端的套接字侦听端口一般是80。 2. 发送HTTP请求报文 客户端向WEB服务端发送请求报文,HTTP协议的请求报文格式为: 请求消息= 请求行(实体头信息)CRLF[实体内容] 请求行= 方法URL HTTP版本号CRLF 方法= GET|HEAD|POST|扩展方法 URL = 协议名称+宿主名+目录与文件名 其中"CRLF"表示回车换行。 "请求行"中的"方法"描述了对指定资源执行的动作,常用的方法"GET"、"HEAD"和"POST"等3种,它们的含义如表15-8所示: 请求报文 一个HTTP请求报文由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头部(header)、空行和请求数据4个部分组成,下图给出了请求报文的一般格式。 (1)请求行 请求行由请求方法字段、URL字段和HTTP协议版本字段3个字段组成,它们用空格分隔。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 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有GET、POST、HEAD、PUT、DELETE、OPTIONS、TRACE、CONNECT。这里介绍最常用的GET方法和POST方法。 GET:当客户端要从服务器中读取文档时,使用GET方法。GET方法要求服务器将URL定位的资源放在响应报文的数据部分,回送给客户端。使用GET方法时,请求参数和对应的值附加在URL后面,利用一个问号(“?”)代表URL的结尾 与请求参数的开始,传递参数长度受限制。例如,/index.jsp?id=100&op=bind。POST:当客户端给服务器提供信息较多时可以使用POST方法。POST方法将请求参数封装在HTTP请求数据中,以名称/值的形式出现,可以传输大量数据。 表15-8 HTTP请求方法

Http协议详解

引言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H 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3.灵活:HTTP 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一、HTTP协议详解之URL篇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

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h ttp://host[":"port][abs_path]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abs_path 指定请求资源的URI;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帮我们完成。e g:1、输入: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浏览器自动转换成: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2、http:192.168.0.116:8080/index.jsp 二、HTTP协议详解之请求篇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1、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I 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其中 Method表示请求方法;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 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P OST 在

必须掌握的http协议知识

HTTP协议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因特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传输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是用于从万维网(Wide Web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HTTP/0.9 已过时。只接受GET 一种请求方法,没有在通讯中指定版本号,且不支持请求头。由于该版本不支持POST 方法,所以客户端无法向服务器传递太多信息。 HTTP/1.0 这是第一个在通讯中指定版本号的HTTP 协议版本,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代理服务器中。HTTP/1.1 当前版本。持久连接被默认采用,并能很好地配合代理服务器工作。还支持以管道方式同时发送多个请求,以便降低线路负载,提高传输速度。 HTTP/1.1相较于HTTP/1.0 协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缓存处理 ?带宽优化及网络连接的使用 ?错误通知的管理 ?消息在网络中的发送 ?互联网地址的维护 ?安全性及完整性

HTTP 工作原理 HTTP协议工作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为上。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即WEB服务器发送所有请求。 Web服务器有:Apache服务器,IIS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等。 Web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HTTP默认端口号为80,但是你也可以改为8080或者其他端口。 HTTP三点注意事项: ?HTTP是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HTTP是媒体独立的:这意味着,只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知道如何处理的数据内容,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以通过HTTP发送。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指定使用适合的MIME-type内容类型。 ?HTTP是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以下图表展示了HTTP协议通信流程: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姓名:杨宝芹 学号:2012117270 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时间:2014.12.26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协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分析HTTP协议。 二、实验环境 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8.1; Wireshark,版本为1.10.7; Google Chrome,版本为39.0.2171.65.m; 三、实验步骤 1.清空缓存 在进行跟踪之前,我们首先清空Web 浏览器的高速缓存来确保Web网页是从网络中获取的,而不是从高速缓冲中取得的。之后,还要在客户端清空DNS 高速缓存,来确保Web服务器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是从网络中请求。 2.启动wireshare 3.开始俘获 1)在菜单中选择capture-options,选择网络,打开start。如下图:

2)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然后结束俘获,得到如下结果: 3)在过滤器中选择HTTP,点击apply,得到如下结果:

在菜单中选择file-save,保存结果,以便分析。(结果另附) 四、分析数据 在协议框中选择“GET/HTTP/1.1”所在的分组会看到这个基本请求行后跟随 着一系列额外的请求首部。在首部后的“\r\n”表示一个回车和换行,以此将该 首部与下一个首部隔开。“Host”首部在HTTP1.1版本中是必须的,它描述了URL 中机器的域名,本实验中式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这就允许了一个Web服务器在同一 时间支持许多不同的域名。有了这个数不,Web服务器就可以区别客户试图连接 哪一个Web服务器,并对每个客户响应不同的内容,这就是HTTP1.0到1.1版本 的主要变化。User-Agent首部描述了提出请求的Web浏览器及客户机器。接下 来是一系列的Accpet首部,包括Accept(接受)、Accept-Language(接受语言)、 Accept-Encoding(接受编码)、Accept-Charset(接受字符集)。它们告诉Web

(完整word版)Http协议解说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浏览器与服务端之间传输数据的协议,底层的传输协议为TCP。 Http则为应用层协议,负责定义传输数据的格式 HTTP协议分为1.0与1.1两个版本。现在常用为1.1版本。 协议规定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讯方式为:一次请求一次响应,即: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端接收到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服务端不会主动发送内容 给客户端。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 HTTP 请求和响应分别定义了个格式。并且,无论是请求还是响应 中发送的字符(不含正文部分内容)都只能符合ISO8859-1编码字符(如:数字,字母,符号). 像中文等其它字符都需要经过处理后才可以发送。 HTTP请求格式: 一个HTTP请求分为三部分组成:请求行,消息头,消息正文 1:<请求行> 请求行分为三部分:

请求方法资源路径协议(CRLF) method(请求方法)url(资源路径) protocol(CRLF) 例如: GET /index.html HTTP/1.1(CRLF) 请求行以CRLF结束(回车加换行) CR:回车符,asc编码中对应数字13 LF:换行符,asc编码中对应数字10 2.<消息头> 消息头由若干行表示,每行表示一个具体的头信息,每个头信息式分为两部分: 消息头名字:消息头的值(CRLF) name: value(CRLF) 每个消息头都以CRLF结尾。 最后一个消息头结尾处会有两个CRLF,第一个表示最后一个消息头结束, 第二个表示消息头(整个)部分结束。 例如: Host: www.localhost:8080(CRLF) Connection: keep-alive(CRLF)

实验六利用Wireshark分析协议HTTP

实验六利用W i r e s h a r k分析协议H T T P 一、实验目的 分析HTTP协议 二、实验环境 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安装有Wireshark、IE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 1、利用Wireshark俘获HTTP分组 (1)在进行跟踪之前,我们首先清空Web 浏览器的高速缓存来确保Web网页是从网络中获取的,而不是从高速缓冲中取得的。之后,还要在客户端清空DNS高速缓存,来确保Web服务器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是从网络中请求。在WindowsXP机器上,可在命令提示行输入ipconfig/flushdns(清除DNS解析程序缓存)完成操作。 (2)启动Wireshark 分组俘获器。 (3)在Web 浏览器中输入: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4)停止分组俘获。 图1.1 利用Wireshark俘获的HTTP分组 在URL 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中,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是一个具体的web 服务器的域名。最前面有两个DNS分组。第一个分组是将域名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转换成为对应的IP 地址的请求,第二个分组包含了转换的结果。这个转换是必要的,因为网络层协议——IP协议,是通过点分十进制来表示因特网主机的,而不是通过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这样的域名。当输入URL http://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时,将要求Web服务器从主机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上请求数据,但首先Web浏览器必须确定这个主机的IP地址。 随着转换的完成,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最后,Web 浏览器使用已建立好的TCP连接来发送请求“GET/HTTP/1.1”。这个分组描述了要求的行为(“GET”)及文件(只写“/”是因为我们没有指定额外的文件名),还有所用到的协议的版本(“HTTP/1.1”)。 2、HTTP GET/response交互 (1)在协议框中,选择“GET/HTTP/1.1” 所在的分组会看到这个基本请求行后跟随着一系列额外的请求首部。在首部后的“\r\n”表示一个回车和换行,以此将该首部与下一个首部隔开。 “Host”首部在HTTP1.1版本中是必须的,它描述了URL中机器的域名,本例中是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这就允许了一个Web服务器在同一时间支持许多不同的域名。有了这个数不,Web服务器就可以区别客户试图连接哪一个Web服务器,并对每个客户响应不同的内容,这就是HTTP1.0到1.1版本的主要变化。 User-Agent首部描述了提出请求的Web浏览器及客户机器。 接下来是一系列的Accpet首部,包括Accept(接受)、Accept-Language (接受语言)、Accept-Encoding(接受编码)、Accept-Charset(接受字符集)。它们告诉Web服务器客户Web浏览器准备处理的数据类型。Web服务器可以将数据转变为不同的语言和格式。这些首部表明了客户的能力和偏好。 Keep-Alive及Connection首部描述了有关TCP连接的信息,通过此连接发送HTTP请求和响应。它表明在发送请求之后连接是否保持活动状态及保持多久。大多数HTTP1.1连接是持久的(persistent),意思是在每次请求后不关闭TCP 连接,而是保持该连接以接受从同一台服务器发来的多个请求。 (2)我们已经察看了由Web浏览器发送的请求,现在我们来观察Web服务器的回答。响应首先发送“HTTP/1.1 200 ok”,指明它开始使用HTTP1.1版本来发送网页。同样,在响应分组中,它后面也跟随着一些首部。最后,被请求的实际数据被发送。

HTTP协议报头信息详细讲解

对HTTP协议的头信息详解 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用于传送WWW方式的数据,关于HTTP 协议的详细容请参考RFC2616。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请求头包含请求的方法、URI、协议版本、以及包含请求修饰符、客户信息和容的类似于MIME的消息结构。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相应的容包括消息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编码加上包含服务器信息、实体元信息以及可能的实体容。 通常HTTP消息包括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和服务器向客户机的响应消息。这两种类型的消息由一个起始行,一个或者多个头域,一个只是头域结束的空行和可选的消息体组成。HTTP的头域包括通用头,请求头,响应头和实体头四个部分。每个头域由一个域名,冒号(:)和域值三部分组成。域名是大小写无关的,域值前可以添加任何数量的空格符,头域可以被扩展为多行,在每行开始处,使用至少一个空格或制表符。 通用头域 通用头域包含请求和响应消息都支持的头域,通用头域包含Cache-Control、Connection、Date、Pragma、Transfer-Encoding、Upgrade、Via。对通用头域的扩展要求通讯双方都支持此扩展,如果存在不支持的通用头域,一般将会作为实体头域处理。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在UPnP消息中使用的通用头域。 Cache-Control头域 Cache -Control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在请求消息或响应消息中设置Cache-Control并不会修改另一个消息处理过程中的缓存处理过程。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no-store、max-age、 max-stale、min-fresh、only-if-cached,响应消息中的指令包括public、private、no-cache、no- 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各个消息中的指令含义如下: Public指示响应可被任何缓存区缓存。 Private指示对于单个用户的整个或部分响应消息,不能被共享缓存处理。这允许服务器仅仅描述当用户的部分响应消息,此响应消息对于其他用户的请求无效。 no-cache指示请求或响应消息不能缓存 no-store用于防止重要的信息被无意的发布。在请求消息中发送将使得请求和响应消息都不使用缓存。 max-age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生存期不大于指定时间(以秒为单位)的响应。 min-fresh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响应时间小于当前时间加上指定时间的响应。 max-stale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间的响应消息。如果指定max-stale消息的值,那么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指定值之的响应消息。 Date头域

实验三利用Ethereal分析HTTP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年级:姓名: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实验三利用Ethereal分析HTTP协议 一、实验目的 1、利用抓包工具wireshark来分析http协议; 2、通过分析HTTP协议,探讨有关HTTP协议的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的GET /响应交互, (2)、HTTP的消息格式, (3)、获取较大的HTML文件, (4)、检索与嵌入HTML文件对象, (5)、和HTTP身份验证和安全性。 二、实验器材 1、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主机; 2、抓包工具wireshark和截图工具snagit。 三、实验内容 (一). The Basic HTTP GET/response interaction 1. Is your browser running HTTP version 1.0 or 1.1? What version of HTTP is theserver running? 答:我的浏览器上运行HTTP version 1.1如下图 2. What languages (if any) does your browser indicate that it can accept to theserver? 答:浏览器所能接受的语言为:简体中文accept language : zh -cn\r\n 截图如下:

3. What is the IP address of your computer? Of the 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server? 答:本机IP地址:10.0.163.199,服务器IP地址:128.119.245.12 截图如下: 4. What is the status code returned from the server to your browser? 答:状态码及状态码200ok截图如下: 5. When was the HTML file that you are retrieving last modified at the server? 6. How many bytes of content are being returned to your browser? 7. By inspecting the raw data in the packet content window, do you see any headerswithin the data that are not displayed in the packet-listing window? If so, nameone. 答:没有。 (二). The HTTP CONDITIONAL GET/response interaction1 8. Inspect the contents of the first HTTP GET request from your browser to the server. Do you see an “IF-MODIFIED-SINCE” line in the HTTP GET? 答:没有看到。 9. Inspect the contents of the server response. Did the server explicitly return the contents of the file? How can you tell? 答:反回了,如下图所示 10. Now inspect the contents of the second HTTP GET request from your browser

HTTP协议分析

攀枝花学院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报告 HTTP协议分析 学生姓名:杨玉刚 学生学号: 200710801075 院(系):计算机学院 年级专业: 07计本2版 指导教师:范胜波 二〇一〇年六月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攀枝花学院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报告 摘要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用于传送WWW方式的数据,关于HTTP协议的详细内容请参考RFC2616。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请求头包含请求的方法、URI、协议版本、以及包含请求修饰符、客户信息和内容的类似于MIME的消息结构。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相应的内容包括消息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编码加上包含服务器信息、实体元信息以及可能的实体内容。 通常HTTP消息包括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和服务器向客户机的响应消息。这两种类型的消息由一个起始行,一个或者多个头域,一个只是头域结束的空行和可选的消息体组成。HTTP的头域包括通用头,请求头,响应头和实体头四个部分。每个头域由一个域名,冒号(:)和域值三部分组成。域名是大小写无关的,域值前可以添加任何数量的空格符,头域可以被扩展为多行,在每行开始处,使用至少一个空格或制表符 关键词HTTP协议,客户端,服务器, HTTP的头域

攀枝花学院计算机网络实训报告 目录 摘要 (Ⅰ) 1 前言 (1) 1.1 http协议简述 (1) 2 需求分析 (2) 2.1 http协议通信过程 (2) 2.1.1 URL自动解析 (2) 2.1.2 获取IP,建立TCP连接 (2) 2.1.3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 (2) 2.1.4 Web服务器应答,并向浏览器发送数据 (2) 2.1.5 Web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3) 2.1 HTTP的头域 (3) 2.1.1通用头域 (3) 2.1.2请求消息 (4) 2.1.3响应消息 (5) 2.1.4实体信息 (6) 3 系统设计 (7) 3.1 HTTP Analyzer工具介绍 (8) 3.2分析访问浏览器和服务器通信的过程 (8) 4 系统分析 (12) 4.1 HTTP 请求消息 (12) 4.1 HTTP 响应消息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HTTP协议的头信息详解

HTTP 协议的头信息详解 HTTP 协议的头信息详解 通常HTTP 消息包括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和服务器向 客户机的响应消息。这两种类型的消息由一个起始行, 或者多个头域,一个只是头域结束的空行和可选的消息体 组成。HTTP 的头域包括通用头,请求头,响应头和实体头 四个部分。每个头域由一个域名,冒号:)和域值三部分组成。域名是大小写无关的,域值前可以添加任何数量的空 格符,头域可以被扩展为多行,在每行开始处,使用至少 个空格或制表符。通用头域通用头域包含请求和响 应消息都支持的头域,通用头域包含Cache-Control 、 Connection 、Date 、Pragma 、Transfer-Encoding 、 Upgrade 、 Via 。对通用头域的扩展要求通讯双方都支持此扩展,如果 存在不支持的通用头域,一般将会作为实体头域处理。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在UPnP 消息中使用的通用头域。 Cache-Control 头域Cache -Control 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在请求消息或响应消息中设置Cache-Control 并不会修改另一个消息处理过程中的缓存处理过程。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 、no-store 、max-age 、max-stale 、

min-fresh 、 only-if-cached ,响应消息中的指令包括 public 、 private 、no-cache 、no- store 、no-transform 、must-revalidate 、 proxy-revalidate 、max-age 。各个消息中的指令含义如 下: 个用户的整个或部分响应消息,不能被共享缓存处理。这允 许服务器仅仅描述当用户的部分响应消息,此响应消息对于 其他用户的请求无效。 no-cache 指示请求或响应消息不能 缓存 no-store 用于防止重要的信息被无意的发布。 在请求消 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生存期不大于指定时间(以秒为单位) 的响应。 min-fresh 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响应时间小于当前 超出超时期间的响应消息。如果指定 max-stale 消息的值, 那么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指定值之内的响应消息。 Date 头域 Date 头域表示消息发送的时间, 时间的描述格式 由 rfc822 定义。例如,Date:Mon,31Dec200104:25:57GMT 。 Date 描述的时间表示世界标准时, 换算成本地时间, 需要知 包含实现特定的指令,最常用的是 Pragma:no-cache 。 HTTP/1.1 协议中, 它的含义和 Cache- Control:no-cache MethodSPRequest-URISPHTTP-VersionCRLFMethod Public 指示响应可被任何缓存区缓存。 Private 指示对于单 息中发送将使得请求和响应消息都不使用缓存。 max-age 时间加上指定时间的响应。 max-stale 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 道用户所在的时区。 Pragma 头域 Pragma 头域用来 同。 请求消息 请求消息的第一行为下面的格式:

HTTP协议解析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点击数:1148 更新时间:2009-9-14 10:35:27 字体:[大中小] 收藏到: HTTP协议详解 掌握HTTP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那么在学习JSP开发中的某些知识就可以易如反掌了。 一,HTTP协议详解之URL篇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http://host[":"port][abs_path] http 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port 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帮我们完成。eg: 1、输入: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浏览器自动转换成: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 2、http:192.168.0.116:8080/index.jsp 二、HTTP协议详解之请求篇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1、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I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其中Method表示请求方法;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 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应用举例: GET方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方式访问网页时,浏览器采用GET方法向服务器获取资源,eg:GET /form.html HTTP/1.1 (CRLF) POST方法要求被请求服务器接受附在请求后面的数据,常用于提交表单。 eg:POST /reg.jsp HTTP/ (CRLF) Accept:image/gif,image/x-xbit,... (CRLF) ...

http协议精华

http协议学习系列 1. 基础概念篇1.1 介绍 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的发展是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Internet工作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合作的结果,(他们)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RFC,RFC 1945定义了HTTP/1.0版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RFC 2616。RFC 2616定义了今天普遍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 1.1。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内容首先显示(如文本先于图形)等。 HTT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由请求和响应构成,是一个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 1.2 在TCP/IP协议栈中的位置 HTTP协议通常承载于TCP协议之上,有时也承载于TLS或SSL协议层之上,这个时候,就成了我们常说的HTTPS。如下图所示: 默认HTTP的端口号为80,HTTPS的端口号为443。 1.3 HTTP的请求响应模型 HTTP协议永远都是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回送响应。见下图: 这样就限制了使用HTTP协议,无法实现在客户端没有发起请求的时候,服务器将消息推送给客户端。 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同一个客户端的这次请求和上次请求是没有对应关系。 1.4 工作流程 一次HTTP操作称为一个事务,其工作过程可分为四步: 1)首先客户机与服务器需要建立连接。只要单击某个超级链接,HTTP的工作开始。 2)建立连接后,客户机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L)、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3)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4)客户端接收服务器所返回的信息通过浏览器显示在用户的显示屏上,然后客户机与服务器断开连接。

HttpWatch HTTP协议分析指南(详解)

[原创]HttpWatch工具简介及使用技巧 一概述: HttpWatch强大的网页数据分析工具.集成在Internet Explorer工具栏.包括网页摘要.Cookies管理.缓存管理.消息头发送/接受.字符查询.POST 数据和目录管理功能.报告输出HttpWatch 是一款能够收集并显示页页深层信息的软件。它不用代理服务器或一些复杂的网络监控工具,就能够在显示网页同时显示网页请求和回应的日志信息。甚至可以显示浏览器缓存和IE之间的交换信息。集成在Internet Explorer工具栏。 二安装HttpWatch 略过^_^ 三基本功能介绍 启动Httpwatch 从IE的“查看”—“浏览器栏”—“HttpWatch”启动HttpWatch。如下图所示:

以下是HttpWatch程序界面 以下用登录我的邮箱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例子来展示Httpwatch: 点击“Record”后,在IE打开需要录制的网址,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输入用户名,密码后完成登录操作

1.3.1 Overview(概要)表示选定某个信息显示其概要信息

如上图红框所示: URL: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external/closea_d.js Result:200 请求的URL是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external/closea_d.js ,返回的Htpp状态代码结果200,表示成功; Resync URL Browser requested refresh if changed - 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external/closea_d.js

了解WWW服务和HTTP协议

了解WWW服务和HTTP协议 历史上,先后问世了多个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电子通信技术。第一个这样的技术是19世纪70年代发明的电话。电话使得不在同一物理位置的两人得以实时地口头交流。它对社会有重大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下一个电子通信技术是20世纪20年代及30年代问世的广播收音机/电视机。广播收音机/电视机使得人们能收听收视大量的音频和视频信息。它对社会同样有重大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第三个重大通信技术是web。web最吸引用户的也许是它的随选(on demand)操作性。用户只在想要时收到所要的东西。这一点不同于广播收音机/电视机。广播收音机/电视机的用户是在其内容供应商播出内容期间被迫收听收视。除了随选操作性,Web还有许多大家喜爱的其他精彩特性。任何个人都可以极其容易地在Web上公布任何信息;任何人都可能以极低的成本成为发行人。超链接和搜索引擎帮助我们在Web站点的海洋中导航。图形和动画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表单、Java小应用程序、Activex控件以及其他许多设备使得我们能与Web页面和站点交互。Web还越来越普遍地提供存放在因特网中的、可随选访问(即点播)的大量音频和视频材料的菜单接口。 HTTP概貌 Web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Web的核心。HTTP在Web的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中得以实现。运行在不同端系统上的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通过交换HTTP消息彼此交流。HTTP 定义这些消息的结构以及客户和服务器如何交换这些消息。在详细解释HTTP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些web中的术语。 Web页面(web page,也称为文档)由多个对象构成。对象(object)仅仅是可由单个URL 寻址的文件,例如HTML文件、JPG图像、GIF图像、JA V A小应用程序、语音片段等。大多数Web页面由单个基本HIML文件和若干个所引用的对象构成。例如,如果一个Web页面包含HTML文本和5个JPEG图像,那么它由6个对象构成,即基本H1ML文件加5个图像。基本HTML文件使用相应的URL来引用本页面的其他对象。每个URL由存放该对象的服务器主机名和该对象的路径名两部分构成。例如,在如下的URL中: 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urlpath/picture.qif http://biz.doczj.com/doc/dd11133043.html,是一个主机名,/urlpath/picture.qif是一个路径名。浏览器是web的用户代理,它显示所请求的Web页面,并提供大量的导航与配置特性。Web浏览器还实现HTTP 的客户端,因此在web上下文中,我们会从进程意义上互换使用“浏览器”和“客户”两词。流行的Web浏览器有Netscape Communicator,firefox和微软的IE等。Web服务器存放可由URL寻址的Web对象。web服务器还实现HTTP的服务器端。流行的Web服务器有Apache、微软的IIS以及Netscape Enterprise Server。Netcraft提供了web服务器的概要剖析[Netcrft 2000]。 HTTP定义Web客户(即浏览器)如何从web服务器请求Web页面,以及服务器如何把Web页面传送给客户。下图展示了这种请求—响应行为。当用户请求一个Web页面(譬如说点击某个超链接)时,浏览器把请求该页面中各个对象的HTTP请求消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以运送含有这些对象HTTP响应消息作为响应。到1997年底,基本上所有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软件都实现了在RFC 1945中定义的HTTP/1.0版本。1998年初,一些Web服务器软件和浏览器软件开始实现在RFC 2616中定义的HTTP/1.1版本。H1TP/1.1与HTTP/1.0后向兼容;运行1.1版本的web服务器可以与运行1.0版本的浏览器“对话”,运行1.1版本的浏览器也可以与运行1.0版本的Web服务器“对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