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类风湿病的偏方验方

治疗类风湿病的偏方验方

治疗类风湿病的偏方验方 一、中药处方 1、宣络通痹汤(活络止痛)。 组方:当归15克,熟地15克,苍耳子10克,蜂房10克,乌蛇20克,土鳖虫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山甲珠10克,山龙30克,淫羊藿20克,鸡血藤25克,蜣螂5个,海桐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驱风胜湿,祛瘀通络)。 组方:地龙250克,蜂房60克,全虫20克,白花蛇4-6条,乌梢蛇60克。 用法: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后装入胶囊,每次服4-6粒,日服3次。 (填精养液,化湿通络,搜风定痛)。 组方:生地60克,熟地60克,炒白术60克,淡干姜12克,制川乌6克,细辛4.5克,蜈蚣3条,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4、地黄当归金甲汤 组方:将上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约1小时,2次温服,隔日1 剂。 用法:干地黄95克 当归3克 白金条(即人角枫)须根5克 刺三甲5克 5、三白皂剌熏剂 组方:用沙锅置火炉上,纳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治疗时炉火保持适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钟。如疼痛剧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用法:鲜三白草1000克 鲜皂角刺250克 6、乌头通痹汤 (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 组方: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 组方: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二、民间食疗方: 1、核桃葱姜茶:核桃仁、葱白、生姜各25g,茶叶15g。将前三药共捣烂,同茶叶共放砂锅中,加水一碗半煎沸,去渣一次服下,卧被避风取汗,每日一剂。 2、附子粥:制附子5g,干姜3g,大米100g,葱白2根,红糖少许,将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粉末,先取大米煮粥,待沸后,调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或用附子、干姜水煎取汁,同大米、葱、糖煮粥服食。 3、苡米酒:苡米60g,白酒500g。将苡米淘净,装入纱布中,扎紧袋口,置人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后即成,每晚临睡前温饮1小盅。 白术羊肚汤:白术30g,羊肚1个。将羊肚洗净,与白术同煮至羊肚熟后,分3次食肚饮汤,每日1剂。 4、八仙糕:土炒白术,炒枳实、山药、山楂、茯苓、炒陈皮、莲米、党参各5g,大米粉600g,糯米粉400g,白糖1000g。将八味中药加水煮沸20^8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清水适量,同米粉,白糖拌匀,揉成面团,做成糕,上笼蒸20~30分钟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5、翼豆苡仁木瓜汤:黑豆30g,苡仁20g,木瓜15g。将木瓜布包,三者加水煮至黑豆,苡仁熟后,去木瓜,食盐调味服食。 6、甘草药肉串:羊肉250g,甘草、肉桂、杜仲、人参各15g,食盐少许。将诸药研末,调食盐混匀备用。羊肉洗净,切片,放在炭火上烤熟后,沾上药末服食。 7、狗鞭羊肉汤:狗鞭1副,羊肉500g,调味品适量。将狗鞭洗净,发开,切条;羊肉洗净,切块,加清水适量,炖熟后加食盐适量等调味服食。 8、羊睾母鸡汤:母鸡1只,羊睾丸1对,大枣20g,山药30g,黄精50g。将母鸡去毛杂,洗净,纳诸药于鸡腹中,置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去药渣,食睾、鸡肉、山药、大枣,饮汤,每日1剂,5剂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常饮鲜牛奶。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12、多种青菜、水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时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功能,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从而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对治疗类风湿是非常有益的。 13、香菇、黑木耳等食品,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这种治疗类风湿的食疗方法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14、苦瓜、苦菜、马齿览、丝瓜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局部发热、发痛等。这也是很好的治疗类风湿的食疗方法。 15、刚开叫的公鸡,生姜(切成片),在锅中焖炖,不放油盐,可放少量白酒,1天内吃完.隔1周再服1次。公鸡仔具有补虚益肾暖胃祛寒的作用,可缓解局部疼痛、关节肌肉无力。 三、偏方验方 1、茶叶2 克、羌活5 克(研末),炙甘草10 克。加开水300~400 毫升,浸泡10 分钟后,分3 次饭后服。每日1 剂。 2、老鹤筋500 克、烧酒600 毫升。用水4000 毫升,煎老鹤筋,水剩1000 乏升时去药,过滤,再浓缩至700 毫升,兑入烧酒,装瓶混匀备用。10 天喝完,1 日3 次,早、午、晚温服。 3、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黄酒适量。前2 味研为细末,以黄酒调如糊状,用纱布等敷于疼痛关节上,一般敷2 个小时左右关节有烧的感,即应将药物去掉,隔2~5 天后再敷第2次。若关节敷药后出现水泡,须待水泡疮面结痴痊愈后,方可再敷药物。 4、火把花根100 克、白酒1000 毫升。将火把花根去净泥土切成小块,置容器内加白酒总量的二分之一,密闭浸泡7 天,倾出上清液,合并两次浸液,静置3 天,滤过即得。(含乙醇45%左右)每服10~20 毫升,每日3 次,儿童酌减。 5、仙灵脾35 克、米酒500 毫升。浸两周后服用,每日服1 小盅。 6、松叶1500 克、酒1250 毫升。浸7 日,每次服30 毫升,1 日3 次。 7、齿草15 克、松节15 克、白酒500 毫升。泡7 天后适量饮之。 8、取红辣椒30个,老姜100克(切碎或打细),胡椒90粒,花椒20粒,用白酒浸泡(浸泡时间:腊月一个月,七八月份十天,其他时间二十天)。用布条蘸药酒擦患处,每次只能擦一个部位,一般只需2-3天,严重的7-8天会有所缓解。涂抹后患处会发热,只能用手轻拍退热,决不能用手抓、抠。此方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凉痛;对肩周炎、类风湿、骨质增生者禁用。 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葱150克,烧酒250毫升。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10、铁板一块,烧热,用厚毛巾包好,洒上米醋。待毛巾冒出蒸汽时,趁热敷患处。每日2-3次。注意防止烫伤。 11、蒲公英根适量。捣烂,装瓶至一半,加满烧酒,放置10天后可用。每早服1次,每次15-20毫升。 12、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共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13、桂皮、牛膝、乌药各15克,松针一把,加180毫升烧酒,泡1周以上。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14、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加入5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处,每日数次。 15、穿山甲、全蝎、当归、僵蚕、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断、红花各10克,甘草3克。取乌鸡一只去内脏,将上药放鸡腹中,入锅内煮熟(不放盐),食肉喝汤。 16、桑枝500克,海风藤、络石藤各200克,豨莶草10克,海桐皮、忍冬藤各60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7-10天为一疗程。 17、马钱子30克,地鳖虫、地龙、全蝎各3克,朱砂0.3克。先将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至有响爆之声,外观呈棕黄色,切开呈紫药色时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后入朱砂,制成蜜丸40粒。睡前用糖水送服1粒。(若服不周后不见效,可于每晨加服1粒) 18、木瓜、防己、防风、红花各30克,生地、威灵仙、当归、土茯苓各60克。泡入酒中,3周后取滤液。另用白花蛇1条、蕲蛇3条、乌梢蛇3条,泡酒3周后取滤液。两种滤液混合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 19、生石膏50克,薏苡仁30克,防己、滑石、连翘各20克,桂枝、姜黄、黄柏、桑枝、苍术、海桐皮各15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20、附子30克,桂枝12克,麻黄、生姜、防风、白术、白芍、知母、甘草各10克。先煎附子2小时,后入诸药,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症状缓解后,方中加黄芪30克,以巩固疗效。 21、制川乌、制草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制马前子50克。共为细末,过筛混匀。每次用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3-4次。 22、黄芪18克,桑寄生24克,川芎6克,桂枝、附子、当归、赤芍、羌活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寒型类风湿关节炎。 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独活各30g,为末,每服6g,白汤下。 24、白虎风痛,两膝热肿,用血竭、硫黄末各30g,每次温酒服3g。 25、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止。没药15g,虎胫骨(酥炙为末)90g。每服6g,温酒调下。 26、盐饭膏敷法 取热的大米饭适量,加入食盐(大米饭与盐的比例为4:1,即4份大米饭拌1份食盐),一起捣匀为膏状,将其放在碗内,置于热水中加温,趁热把盐饭膏敷在肿痛的关节部位,四周均匀摊平,外用一层塑料纸覆盖,再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包缠,一般在睡前敷,第2天早晨起床时取掉,每日1次。严重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