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l期2001年1月泰安师专学报
JOURNALOF’IIALAN们弘C瑚陬SCoU正GEV01.23NO.1
Jan.200l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与功能雷建民(泰安师专团委,山东泰安271000)【摘要】作为校园文化特有构成因素的高校学生社团,以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认真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和功能,对做好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高校;社团;分类;功能
【中图分类号】C,6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8鹅(2001)ol一0105—0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团组织大量涌现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社团在政府与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结的桥梁,构成了上挂下联的社会中间层,使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社团组织的概念界定有其深远的渊源,其中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劳提出了互益说,指出社团组织即互益组织,社团组织的根本特性是它的互益性。英国协会管理学家斯坦利海曼提出了共同特征说,提出所有协会应具有共同特征,具体是:一是成员致力于某些共同目标;二是经费不仰仗于官方;三是首要目标不在于获取最大利润;四是成员有随时退出的自由。王云伍和麦基佛提出特殊目的说,他们认为社团系指人们为了追求某种或多种目的而组织成一个团体,譬如工会、商会、社会学会之类。杜尔凯姆提出了相似一致说,建立在相似一致基础上的集团,他称之为机械一致。如建立在体格类似、语言类似、年龄类似、习惯类似、定居地类似、信仰类似等等之上的集团。现在比较流行的概念是多维界定说,即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具有非盈利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组织特征。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对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加以界定,高校学生社团就是高校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学生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具有非盈利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的组织特征。高校社团是校园中的中间层,它应该是联系学校与学生个人的一个纽带和桥梁,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组织,由学生自愿结合。世界各著名大学都有高层次的十分活跃的社团活动。国内各著名高校也都各有其特色。具有几十年历史的以规模大、水平高著称的清华学生艺术团,复旦大学的“复旦舞蹈团”、“复旦剧社”,华东师大的铜管乐队,上海师大的影视协会,上海交大的《新上院》、《研通》,北师大的春秋学社,中青院的健言社等在高校中颇具影响。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分类.根据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社团活动的现状,社团可划分为五种类型。第一,信仰型社团。信仰型社团是以成员的理想信念、志向的相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团。这类社团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改革理论研究会、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学马列学党章小组、毛泽东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等。信仰型社团的成员有着共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思想道德素质也大致处在同一水平上,以国际国内政治和社会问题为探讨内容。这类社团由于与现实政治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受社会大气候影响较大,在一般情况下,数量较少,活动
[收稿日期]2000—08_lO[作者简介]雷建民(19"/4一)。男,山东肥城人,泰安师专团委助教。
万方数据106泰安师专学报第23卷
面也不广泛,但是在特殊时期数量较多影响面很广。学校党组织对此类社团特别要加强引导使其健康发展。第二,学术型社团。学术型社团主要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结合较紧的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它又分为两种类型:1.专业型社团。这类社团是为了紧紧围绕专业课,开展学术探讨、学术交流和学术咨询而结成的学术型社团。其方式主要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讲座、报告会、社会调查等,参加人员主要是本专业的学生,如生物学会、历史学会、哲学研究会、经济学会等等。2.研究型社团。这类社团是为了促进不同专业学术交流,开拓学生视野而结成的跨学科的学术型社团。其方式主要是通过理论研讨、学术交流、办刊物等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学术性探讨,其活动层次较高。参加成员有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智力开发协会、学生科技协会、现代化管理爱好者协会、民俗学社等等。第三,文娱型社团。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文娱型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主体,数量大类型多。主要有:体育型。如体育协会、足球协会、武术协会、气功协会、健美协会等。文艺型。如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协会、音乐协会等。娱乐型。如大学生俱乐部、吉它协会、球迷协会、影迷协会等。第四,友谊型社团。友谊型社团是指以日积月累起来的深厚情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团。大学生中同学会、校友会、交友会等都属于此种类型。友谊型社团成员有相同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相近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情趣。彼此之间相互信位,理解和支持,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依恋之心。第五,服务型社团。服务型社团主要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内容而结成的社团。服务型社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高校发展很快。主要有两种类型:专业技术服务型。专业技术服务型社团是与所学专业知识有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型社团。这类社团组织大学生在课余和闲暇时间利用智力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如家教服务中心、外语培训中心、法律咨询社等。体力劳动服务型社团是以体力输出为主的劳动服务型社团。这类社团主要是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或节假日开展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行动,为社会提供服务。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正确认识和分析学生社团的特征,是研究校园社团最根本的问题。校园学生社团与存在于高校的正式组织,如共青团、班集体、学生会虽有一些共同的方面,但社团有着它自身的特征。第一,组织结构的松散性。社团作为一种群众组织形式,一般都具有组织结构松散的特点。大学生加入社团只须报名登记就可以参加,不需办理象入党、入团那样较为复杂的手续,也不需进行严格的组织审查,有的以简单考试代替,·般成员均可自由退出。社团的组织规模大小不一,少则几个人多则数千人,成员结构具有跨班、跨系、跨校的横向联系,以及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结构。第二,社团建立的自发性。社团一般都是在大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它既不是有关组织安排领导批准,也不需要社会的正式承认,完全是因为大学生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习惯、追求目标的一致性而自发组成的。第三,活动方式的灵活性。社团可以是虚,也可以是实,还可以虚实并举;可以定期,也可以不定期。信仰型、学术型社团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演讲会、讲座、竞赛、展览、沙龙等活动组织大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文娱型社团,可以通过各种文体活动愉悦身心,丰富生活。服务型社团,人员可多可少,地点可以校内、校外,充分发挥成员的专业和技能特长组织活动。第四,社团成员的广泛性。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充实课余活动和发展个人爱好的多种场所。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学生为了共同目的参加到社团中。有的大学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高达40%以上,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和热心者。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社团活动,如大型文体活动、学术报告等等,有很大的声势,在校内外产生
万方数据第l期雷建民: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与功能107较大的影响。第五,活动内容的单一性。社会成员的愿望和要求的一致性,构成了社团活动的基本内容,因此校园社团虽然类别很多,但就某一社团而言,其活动内容大都比较单一,都是围绕社团自身的活动进行。如学术型社团,活动都以专业学习或学术探讨为内容,不介入其它类别活动。第六,行为规范的自律性。校园社团要保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必须有一定行为规范。有的社团有一定制度化的控制系统,有的则无严密完善的控制系统。一般情况下,社团的行为规范往往难以形成强制的约束力,而主要依靠成员的自觉,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第七,人际交往的直接性。社团活动的单一性,决定了社团活动的空间距离不大,成员接触不需要更多介入其它因素,彼此间处于直接面对面的个人接触之中。这种人际交往的相互联系的直接性是校园社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这种交往的直接性,社团成员彼此之间感情交流频繁,社团的认同感、归属感比较强烈。第八,社团的动态性。社团是由大学生自愿结合的,一般组织形式都不稳定。组织者毕业了,有的社团也就自然解散了。社团成员较为广泛,合则聚,不合则散,特别是应“热点”成立的社团,随“热点”起而生,落而失。三、高等学生社团的功能高校社团的蓬勃发展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实例分析一下高校社团的功能。北大爱心社是在全国影响较大的社团组织,该社团响亮地提出了“爱心一颗、温暖你我”、“奉献爱心、社会温馨”等口号,在全社会上掀起了爱心奉献的高潮。该社的宗旨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借鉴吸收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念,立足于社会道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团结全体有志于振兴中华的当代青年,大力倡导敬德、进德精神,呼唤人们的爱心,成为文明校风建设的中坚,并以“友爱、善良、诚实、互助”之心,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而无私奉献。爱心社开展的活动迅速走出校园辐射全国,很快在全国相继成立了几十个爱心社分社,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成立于1984年11月的北师大春秋学社,随着时光流逝,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几年历程,发展成为一个有400多名会员、规模庞大的学生社团。该社团始终坚持学术性和大众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丰富多采的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面向全校同学,普及中外历史、文化知识、提供最新学术信息与动态,活跃校园学习气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学社每年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十余次,创办了自己的刊物《春秋>,成为北师大校园文化的一支生力军,国内许多学者胡绳、李学勤等专家都给予学社很高的评价。该社团的社刊《春秋》是一本严谨、规范的学术刊物,为了办好它,《春秋》编辑部的同学做了很大努力,选登于《春秋》上的许多论文,多次在“京师杯”学术节论文竞赛中获奖,还有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象第八任社长李筑同学的《隋炀帝与大运河的开凿》便是其中的代表。从以上实例我们初步对社团的巨大影响有了感性认识。社团组织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决定了它起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社团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1.正向功能。(1)社团组织的巨大凝聚作用。学生社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同学中间存在广阔市场。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是产生凝聚力的内在条件,这些因素把众多的兴趣爱好、志向各不相同的同学汇在一面旗帜之下,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作不懈努力。北大爱心社不仅吸引了数百名同学参加,还吸收了一些老师加入其行列,北师大春秋学社在成立之初便有四百多成员,足以说明其凝聚力之强。(2)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改变中学时代形成的单一思维方式。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追求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而社团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于社团活动给每个同学的参与机会都是平等的,在现实中就存在一个竞争问题。在选拔成员过程中大家都有争一争、拼一拼的心理.同时社团组织的很多竞赛活动也促使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3)有利于“书生型”人才向“适宜型”人才、“封闭型”人才向“开放型”人才的转变,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社团活动为学生走上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多种途径。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