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最新版本
.
向产业、企业提供的财政资助或者利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TO对于征收反补贴税的条件规定: 进口商品已接受补贴,并对进口国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 害,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补贴的分类: 1、禁止性补贴即红灯补贴。它是指各成员都禁止使用的 补贴。红灯补贴包括法律或事实上以增加出口为惟一目的 或目的之一而给予的补贴;以使用国产货物而非进口货物 的情况为惟一目的或目的之一而给予的补贴。 禁止性补贴是不允许成员政府实施的补贴,如果实施,有 关利益方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 商品进出口政策 国别贸易政策 二、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及工具 贸易政策分类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工具是国家实行贸易政策的具体手段 政策工具分类:按政策作用分类 价格政策工具:进出口关税 进出口补贴 数量政策工具:进出口配额 按是否采用关税手段分类 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
.
原则上应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无歧视、无例外提供
给惠产品的范围 原则上应对受惠国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实行关税减免 受惠产品的减税幅度 大多数给惠国对农产品实行减税,对工业产品实行免税。 原产地原则 有效期 各国给惠方案的有效期限一般为10年 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 免责条款、预订限额、竞争需要标准和毕业条款 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 原产地标准:原产地标准将原产. 品分为两大类
.
三、特惠税 特惠税指的是对某个国家 或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 品,给予特别优惠的关税或免税待遇。特惠税可以是互惠 的,也可以是非互惠的。 特惠税开始于宗主国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贸易。 二战后的《洛美协定》 签订主体:欧共体9国、非加太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 签订时间:1975 主要内容:西欧共同市场国家将在免税、不限量的条件下 接受非加太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工业品和96%的农产品进入
.
反补贴税 反补贴税的含义:是进口国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奖金或补 贴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征收反补贴税的目的: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以抵消其因 享受补贴所导致的低价竞争和倾销。 WTO关于补贴的界定: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 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 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向其领土输入某种产品, 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我国关于补贴的界定:外国政府或公共机构直接或间接的
完全原产品、含有进口成分的原产品 衡量实质性改变的标准:加工标准、百分比标准 原产地累计制度 直接运输规则 原产地证书 日本海关的普惠制 对农、水产品原则上不提供普惠待遇 对工矿产品基本上都提供普惠待遇 对工艺品,采取全球最高限额和国家最大额度方式进行普 惠管理
.
五、差价税 差价税的含义: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 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 为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进 口国按国内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征税方式:按价格差额征收、关税以外另行征收。 六、进口附加税 进口附加税的含义:进口国海关对进口的外国产品在征收 一般进口关税以外,出于某种特殊目的额外加征的关税。 常见的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允许实施,但若在实施过程中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
易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受到不利影响的国家或地区可提
出磋商,如磋商失败,可上诉WTO争端解决机构(DSB)
来解决。
.
3、不可申诉补贴即绿灯补贴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规定了两种不可申诉补贴:一 是非专向性补贴,即不是向某个企业、某个集团或某个产 业提供资助的补贴,它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使所有 企业、集团和产业受益,并且不会引起反补贴措施的限 制。从补贴政策上看,非专向性补贴的受益标准是中立 的、非歧视性的,是以一定范围内的整体利益为基础,不 得对企业、集团和产业加以区别对待。二是具有专向性但 属于例外的补贴,主要包括政府对科研开发、落后地区、 环境保护等专向性补贴。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目的和构成 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各国在对外贸易中所制定和实行 的各项管理措施的总称 各国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国内市场 扩大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积累资金,增加财政收入 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维护和发展本国对外经济关系
.
.
3、进口关税按照差别待遇划分,可分为普通税、最惠国 税、特惠税、普惠税、差价税和进口附加税。 一、普通税 普通税指的是在大多数国家之间没有签订贸易协定时被各 国普遍采用的进口关税。普通税并不是目前各国普遍实施 的进口关税。 二、最惠国税 是对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国家实行的进口关税 最惠国待遇:缔约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所 有优惠、特权和豁免,将立即无条件的给予缔约另一方。
.
2、可申诉补贴即黄灯补贴。它是指那些既不被禁止,又 不能免于质疑的补贴。通常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为了实 现某一目标而对本国特定的产业(包括公司和生产企业) 提供的财政资助,如资金的直接转移(赠款、贷款和投 股)、潜在的资金或债务的直接转移(贷款担保)、税收 减免,以及收入或价格支持等。
可申诉补贴只能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和在一定范围内
.
西欧共同市场(单向优惠)。
西欧共同市场对从这些国家进口的牛肉、甜酒和香蕉,每 年给予一定数量的免税进口配额,对超过配额部分征税。 在原产地规定中,确立了“充分累积”制度。 四、普遍优惠税 普遍优惠税: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 制成品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提出者:阿根廷经济学家 保罗 普雷比什 签订时间:1968年新德里 第二届贸发会议 普惠制的给惠方案 受惠国家或地区的名单
第二节:关税措施 一、关税的定义和分类 关税的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和 固定性 关税的分类 1、按商品流向分类 进口税:进口税可以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出口税:征收出口税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目的 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保证本国的生产。 过境税:一般国家都不征收过境税
.
2、按照征收关税的税基划分 从量税:以商品的重量、数量、长度等计量单位为标准 计征关税 从价税:以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关税 3、混合税:对同一种商品,同时采用从量、从价两种 标准征收关税。 4、选择税:对一种商品同时规定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 税率,在征收时由海关选择税额较高的一种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