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必规矩(吕氏春秋)
●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汉·董仲舒)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木匠诲人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如果没有原则的考验,一个人简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直
●我们党必须有原则上的严肃性,但在实施原则的具体工作中又必须有高度的灵活性(刘少奇)
●党的原则性,是灵活性的标准和尺度(刘少奇)
●不要过分的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克雷洛夫寓言》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原则性,是指做事的规矩、准则,大家应遵循的制度;灵活性,是指做事不死板、不拘泥,能随机应变,变通处置。
任何工作,我觉得都必须讲原则,原则是我们做事的准则,是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规则,它可以指引人们把工作引向成功,不致于出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便充分说明了原则的重要性。
大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来约束,没有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人人都随心所欲,那肯定会国将不国、家将不家。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景象,一所没有制度的学校会是怎样一种状况。
就学校管理来说,就是要以法制校,提升学校的浩然正气,像哈佛大学“用规则看守校园”的办学理念传达的也正是这样的信息。
一、比如97香港回归,邓小平同志就是很好地处理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问题。
97年回归,驻军问题不容许谈判,在这样的大原则下,其它什么都可以谈,甚至是社会制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能想的事,可见“一国两制”是个创举,邓小平的伟大就在于此。
二、对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的处理与对刘克功、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问题也表现出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按理说,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所犯下的罪行要远远大于刘克功、刘青山、张子善,而且后者还都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处理后者理应比前者轻。
但后者判了死刑,前者应判死刑却被大赦特赦。
这显然有违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之所以如此,原因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怎么有利,怎么做,据了解,有的国家法律上明文规定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赦免权,看来也是体现了一种灵活性。
三、解放西藏,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既定方针,这是原则性问题,不会为任何杂音所干扰,而采取何种方式解放西藏则是灵活性的选择。
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行民主改革是必然的,需要商榷的只是时间的选择罢了。
1959年,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然发动全面武装叛乱。
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平叛是铁定无疑的,然而是等拉萨周边的叛乱分子涌进城里后聚而歼之还是抓住时机立即反击?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当机立断的平叛战斗是最好的回答。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党在处理西藏问题上把原则性与灵活性较好地结合起来的例子。
今天,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在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原则性就是在雪域高原上更好更快地建设一个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最大的灵活性则是西藏各族人民以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不断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四、水的智慧在于它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水总是避高而趋下,这就是它的原则性,这里的高和下未必是位置的高和下,更确切的说是水势的高低。
这就是水的生存之道,如果水违背了这个道,水可以随处运动,水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团结,不能将其力量发挥至及至。
这种道赋予了它无穷的力量,正如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胜.离开了这个道,水也就无法创造“水滴石穿”的神话!同时,水又不失灵活性,水在遵循道的前提下,又能以多种形态存在,当温度高于100度时,它们会变成气体,当低于0度时,它们会以固态的形式而存在,三种状态让水可以在不同的气候下存在,从热带到寒冷的两极都可以看到水的影子.在其运动过程中,当其遇到很强大的阻碍物时,它不会与其硬拼到底,而会暂时选择饶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慢慢的软化障碍物,最终将其征服,这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
水正是运用自己的智慧而无敌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