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定性分析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定性分析

C史hin a F ood A 坌 ddlt es ::! ::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定性分析 

张令文,计红芳 ,孙科祥,张远,余军 

(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新乡453003) 

摘要:探讨了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总黄酮提取的 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温度70%,液料比28:1,时问6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达到 3.869%(以芦丁计)。通过颜色反应和紫外光谱法对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存在黄酮 类化合物,其类型主要为黄酮醇类,还可能含有黄酮或二氢黄酮类。 关键词:蒲公英;总黄酮;提取工艺;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10)05~0226—05 

Extraction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araxacum mongolicumi Hand—mazz 

ZHANG Ling-wen,JI Hong-fang ,SUN Ke-Hang,ZHANG Yuan,YU Jun 

(School of Food Scienc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 

Abstract: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araxacum mongoli— cumi Hand—mazz.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by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 based on single factor were ob— tained as ethanol solvents 75%.ratio of liquid to material 28:1.at 70℃for 60rain.Yield of rude total flavonoids is 3.869%(using rutin as standard).According to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lor reaction and UV,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flavonoids were identified to be flavonols,and probably including flavone or flavonones. Key words: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total flavonoids;extraction condition;qualitative analysis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等,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和北亚,在我 国除东南、华南省区外,几乎遍及全国¨ 。作为 药食两用植物的蒲公英,资源十分丰富。现代研 究表明,蒲公英具有健胃、催乳、广谱抗菌、清 热解毒、利胆保肝、消肿散结、抗氧化、抗突 变、抗肿瘤等作用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 类物质 , 。目前国内外有关蒲公英总黄酮制备 工艺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j。本文采用常规水 浴法提取蒲公英总黄酮,确定了总黄酮提取的最 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开展蒲公 英黄酮提取分离的研究,旨在为蒲公英黄酮的产 业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实施途 径。 

l材料与方法 1.1主要原料 蒲公英,购于新乡胖东来医药超市;芦丁对 

收稿日期:2010一O1—16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学院科研启动项目(6049)。 作者简介:张令文(1977一),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天然活性产物方面的研究。

 照品,购于上海同田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无水乙 醇、甲醇、丙酮、硝酸铝、氢氧化钠、亚硝酸 钠、石油醚、氯化铝、盐酸、锌粉、氯化铁、草 酸、硼酸、溴化铁等均为分析纯试剂。 1.2仪器设备 倾斜万能高速粉碎机Fw一400A:北京中兴 伟业仪器有限公司;数控恒温水浴锅W205B:上 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SHB—III S: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旋转蒸 

1.3.2蒲公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绘制 采用NaNO。一A1(NO,),一NaOH体系络合化 学吸光法¨…。 (2)蒲公英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取1mL定容后的提取液于25mL容量瓶中, 其余步骤与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相同。 (3)蒲公英总黄酮含量的计算 总黄酮含量(%)=(测得提取液中黄酮含 量÷所用脱脂蒲公英粉的量)×100 1.3.3蒲公英黄酮的定性分析方法 1.3.3.1颜色反应 (1)还原反应取蒲公英总黄酮溶液1mL于 试管中,加入少许锌粉振摇,再滴加几滴盐酸, 1~2min内(必要时水浴加热)即可显色,观察 反应现象。 (2)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将总黄酮溶液 1mL和5mL 1%A1C| 乙醇溶液混合于试管中,观 察试管的颜色;或取1mL总黄酮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1mL FeC1 溶液,观察试管的颜色。 (3)与NaOH的络合反应向1mL总黄酮溶 液中滴加5mL 1mol/L NaOH,观察颜色。 (4)与硼酸反应在草酸存在的条件下,取 总黄酮溶液并加人几滴硼酸,观察反应现象。 1.3.3.2紫外光谱分析 将0.5ra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和0.5mg/ 发器RE一52A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电子天 平FA2004N: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 恒温箱GZX—DH一30×35:上海跃进医疗器械 厂;uV一190型紫外光谱仪:El本岛津;分光光 度计721E: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UV一8三用 紫外分析仪:无锡科达仪器厂。 1.3实验方法 1.3.1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流程 

mL减压浓缩至干后的蒲公英总黄酮溶液,在波 长为190~500nm范围内进行扫描,通过与芦丁 对照品溶液的光谱图对比,确定提取物中黄酮类 物质的存在。 

2结果与分析 2.1蒲公英总黄酮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500nm下分别测定不同含量芦丁的吸光 度,得吸光度(A)与芦丁含量(mg)之间的回 归方程为:y=0.3299x+0.0541(r=0.9990), 其标准曲线见图1。 

一 

0.6 0.9 1.2 1.5 1.8 2.1 2.4 2.7 芦丁含量(mg) 蒲公英黄酮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2.2蒲公英总黄酮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2.2.1溶剂浓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其他提取因素相同情况下, 随乙醇浓度的提高,蒲公英总黄酮得率增加;当 乙醇浓度超过75%时,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总 物 取 提 酮 贵 总 .一 千● 至 缩 浓 压 减 量 舍 容 酮 如 渣 澳 液残 清涤 上洗 一 一 滤 ± 取 提 浴 水 一 脂 脱 醚 油 石 一 碎 粉 利 原 

l 9 8 7 6 5 4 3

盯% C生hin a F ood 坌堑 篓 Addil es ::!: : 

黄酮的得率不断下降,可能是随着乙醇浓度的升 高,使一些脂溶性物质的溶出增加,干扰因素随 之增大造成的。考虑节约成本,确定乙醇浓度 75%时为提取效果最佳点。 

35 45 55 65 75 85 95 乙醇浓度(%) 图2 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2.3提取温度的影响 由图3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总黄酮含量 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度为30~70oC时总黄酮 含量显著增加;当温度达到70℃时,总黄酮含量 最高,曲线达到最高点,表明70 ̄C是蒲公英总黄 酮提取的最佳温度。 

咖 抽 屠 椒 

温度(℃) 图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2.4液料比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液料比从12:1到24:1 时,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液料比大于24:1时 总黄酮含量增加趋势已不明显。从提取效果、减 少溶剂用量和降低浓缩负荷等方面综合考虑,溶 剂用量不宜过大,故选择液料比24:1为提取效 果最佳点。 删Ⅲ】l 如 盔 { 啪 

液料l:t(mL/g) 图4液料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2.5提取时间的影响 由图5可知,提取时间从35~60rain时,总 黄酮含量显著增加;当超过60min后,随着提取 时间的延长,总黄酮含量有下降趋势。这揭示了 提取60min时蒲公英中总黄酮的萃取已经基本达 到了平衡。 

3.8 3.7 3.6 面3.5 如3.4 窿3.3 

2.9 2.8 时间(min) 图5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3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以提取温度、 液料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因素,选用 L (4 )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见表1),并对此 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见表2)。 由表1实验结果可知,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 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 醇浓度>液料比,即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最大,提取时间次之,液料比影响最小。在实验 范围内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 C,D:,即提 取温度7O℃,液料比28-1,乙醇浓度75%,提 取时间60rain。方差分析可知,提取温度对总黄 酮的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 4 3 2 3 9 8 7 6 5 3 3 3 3 2 2 2 2 2 

~唧如匿极踊 表1水浴振荡提取正交实验结果 

表2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 2.4验证实验 按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 70℃,液料比28:1,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 60rain进行提取,测得的总黄酮含量为3.869%. 比正交实验结果中的较优组3.790%含量高,表 明此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优组合是符合实际的。 2.5蒲公英总黄酮的定性分析 2.5.1颜色反应 由表3可以看出,蒲公英提取物中存在黄酮类 化合物,其类型主要为黄酮醇类且结构中含有5一 OH黄酮或2一OH查耳酮,还可能含有黄酮或二氢 黄酮类物质,这与施树云 等的报道结果相似。 表3蒲公英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结果 

2.5.2蒲公英总黄酮的紫外光谱 蒲公英提取物与芦丁对照品紫外光谱如图6 所示。提取物与芦丁对照品一样,在300~ 380nm和240~280nm有两个吸收峰,可以确定 提取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但提取物在300~ 380nm处的峰形不显著,可能与提取物中存在的 不同的黄酮类物质导致峰的叠加有关。 

波长(nm1 ——提取液——芦丁对照品 图6芦丁对照品与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3 结论 通过总黄酮提取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 蒲公英总黄酮的常规水浴法最佳提取工艺为:乙 醇浓度75%,温度70℃,时间60min,液料比 28:1,总黄酮含量可达3.869%。颜色反应和紫 外光谱法定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存在黄酮类化 合物,其类型主要为黄酮醇类且结构中含有5一 OH黄酮或2一OH查耳酮,还可能含有黄酮或二 氢黄酮类。 参考文献: [1]肖玫,杨进,曹玉华.蒲公英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4):47—48. [2]朱蔚云,庞竹林,梁敏仪,等.蒲公英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 髓细胞突变作用的抑制研究lJ].癌变・畸变・突变, 2Oo3,15(3):】64—167. [3]金政,金美善,李相伍,等.蒲公英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 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1, 24(2):94—97. [4]吕俊华,邱世翠,张连同,等.蒲公英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4):215—216. [5]陈景耀,吴国荣,王习达,等.蒲公英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 活性[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 84—87. [6]Chun H and David D.Luteolin and luteolin一7—0一glueoside from dandelion flower suppress iNOS and COX——2 in RAW264. 7 cells『J].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2004,265 (1):107—113. [7]孟志云,徐绥绪.蒲公英的化学与药理[J].沈阳药科大学 学报,1997,14(2):137—143. 『8]张书燕.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山东中医杂 志,2007,26(12):858—859. [9]谷肄静,王立娟.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8):43—45. 『lO]李维,马银海.蜂胶黄酮提取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 2003,24(5):100—101. [1 1]林烽.橄榄叶总黄酮代谢和提取T艺优化及其抗氧化作用 [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12]施树云,周长新,徐艳,等.蒙古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1147—1157. 一 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