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日语论文:浅析高校二外日语教学
摘 要:高校学生选修二外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加,但二
外的授课时间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和文
化渗透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二外日语;教学;日本文化
随着中日两国往来日益频繁,日语在我国被学习和运用
得也越来越广泛。作为第二外语的日语课,是外语专业第二
外语必修语种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阅
读能力、初步的写和译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
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如何在有限的开课时间里传授给学生更
多、更新的日语知识,如何深化日语二外教学,提高教学质
量,以最佳的教学方法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当前二外
日语教学上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几点心得,以供探讨。
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外语教学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教学理论与实际的协调者,
对外语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更加严格。
1.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忠于职守、
爱岗爱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
为人梯、乐于奉献。教育工作者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已的
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
感。作为一名日语教师,应当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日语学
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甘于奉
献,不断进取,才能实现作为教师的价值。如果缺乏对教育
的热爱、对日语的热爱,无疑是不敬业的表现,在精神上和
心灵上也会感觉空虚,没有寄托。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
对师生关系的认知,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一直是不平等
的,教师和学生,使老师放不下架子与学生沟通,同时也使
学生感觉老师高高在上,不能亲近,对老师敬而远之,从而
造成了师生关系难以改善。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
感到亲切可信。学生受到教师的感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与教师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把老师当成敬爱的长者、知
心的朋友,这样教师提出的要求就容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需
要,成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3.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是教师完成各门课程所规定的教学
任务的基本条件。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素养。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日语学习离不开成为日语背景
的社会文化。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更好的展开教学。教师具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文
化素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有
的教师日语水平很高,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教育科学知识,
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缺乏技巧,学生听的云
里雾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倒
不出来”。可见,教育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好,仅有三分钟热度是不行的。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
的兴趣,化“枯燥”为“有趣”,以兴趣贯穿教学,才能收到
理想的教学效果。
1.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由浅入深,避免让学生产生日
语难学的感觉;同时,坚持鼓励的原则,提问题时,无论学生
回答得怎样,应耐心地倾听,鼓励,特别是对成绩比较差的学
生,应多肯定,多表扬,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回答问题
后的喜悦,慢慢地增强学习的信心。
2.通过会话,情景表演,激发学习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分角色进行会话练习。比如学到有关
购物的课文时,可准备一些物品带到课堂上,分组模拟在不
同场所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发挥其表演才能。这样可提高他
们运用日语的能力,学生们也会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更积极
主动地学习。
3.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除了在ppt中大量引入图片
和视频,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日本影视作
品。现在的学生大多接触过日本的漫画、动画片、影视剧,
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喜欢上日本的漫画才学日语的,所以可以
利用这些资源来充实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教学生唱一些比较
简单的日语歌曲等等。
三、注重日本文化的渗透
1.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日本文化
二外日语教学不同于专业日语教学,学校通常不会开设
专门的日本文化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日语,就
需要教师在课堂授课中结合课文内容导入和渗透日本文化,
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以二外日语教学中高校普遍采用的教材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为例,第一单元的主
题是“小李赴日”,其中包括初次见面的「挨拶」(寒暄语)。
在这里,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一下日本的「挨拶」在人际交
往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挨拶」是指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
或某些正式场合,使用相对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进行彼此
问候的简短的礼仪性的交流方式,是日本人在接人待物方面
特有的一套习惯化、模式化的社交礼仪形式,是日本文化的
独特表现。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意识强烈,非常重视人与人之
间的和睦相处,「挨拶」是彼此尊重、相互友好的象征。
2.结合单词介绍日本文化
注重对单词意义的延伸,讲授词语的文化意义。例如,
讲解「カラオケ」,「カラオケ」就是我们熟悉的卡拉ok,这
其实是日本人的发明。那么它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日本经
济在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男人都以工作和交际应酬为
生活的中心。在日本人眼里,男人下班如果不去应酬喝酒而
早早回家会被视为无能,会被妻子和邻居笑话,所以许多日
本男人就在下班后聚集在酒馆或茶馆,聊天到很晚才回家。
后来慢慢的他们觉得应该找点什么新的活动来打发时间,于
是有人发明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旋律作为伴奏,用电视机话
筒或麦克风进行演唱。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如
今风靡世界的卡拉ok。「カラ」在日语中是“空”的意思;
「オケ」是英文单词orchestra(管弦乐团)的日文外来语
缩写。「カラオケ」的字面意思就是空的管弦乐团,指的是
当时事先录制的伴奏带。因此,词汇教学不仅要讲解词语本
身的意义,还应加入这些文化成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和记忆单词,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推荐课外书籍,开展课外活动
适时地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有关日本文化的书籍,比
如全面介绍日本的《日本纵横》,介绍日本历史的《日本小
史》,介绍中日文化差异的《中日习俗文化比较》等等书籍,
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日本文化方方面面的了解,并且有助
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
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日语卡拉
ok大赛、日语联欢晚会、举办日本文化专题讲座等等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认识
与理解。
总之,在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
不断的加油、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兴趣贯穿教学活
动的始终,同时注重文化的渗透,以增强日语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从而使二外日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
阶。
参考文献
[1]王秀文.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世界知识出版
社,2005.
[2]徐文智.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
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石田敏子.日本语教授法[m].大修馆书店,1998.
[4]高见泽孟.日语教学法入门[m].黄文明,编译.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5]王军.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时的教学初探[j].辽
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