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试论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要 镦,育研充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摘要:我国的绘画艺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绘画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和特征。与国外的文化艺术 
相比,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特点,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笔者就中国画的艺术特点进行简要概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征写意笔墨 

中国绘画艺术有着漫长的历史,并且 在不同的时空阶段已形成深厚的民族文 化,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已形成一种独特的 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瑰宝。传统 的中国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和特 征,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形成 了多种多样的绘画形式,但中国画在千变 万化中始终不变的就是其特征。以下笔者 将从中国画五个主要的特征进行论述。 一、通过外部形象展示内在精神 中国画的特点是要求画的“神似”,而 不满足“形似”,这是指在绘画过程中不讲 究绘画对象的美与丑,而重视绘画的中心 意思,以此来表达画作的精神意境和绘画 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传神的境界。中国绘 画的前辈也很早就提出了“以形写神,形神 兼备”,从而可以将画表现得灵活甚至可以 夸张变形,从而不要求“形似”。现代画家 的创作已经超越了对绘画的临摹和再现, 而重点在于对事件或事物中心思想的把握 和主观意志的流露,简而言之为“意”。“意” 是画家通过绘画来抒发情感的。画家对自 然事物的描绘不但反映出画家看待物的思 想情绪,又表达了画家崇高的审美思想。 因此,“意”的创作又表现出了中国画的另 一种风格。 二、通过中国画最基础的技法表 现画家的主观想象 中国画的基础是线。线也是中国画的 主要表现技法之一。线是画家主观想象出 来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在长期的发展 中,线具有其立体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 艺术魅力特点。这是因为中国画所讲究的 线浑圆厚实,笔力深沉,这种特点和技法主 要通过中锋行笔得来,这样画出的线才能 外柔内劲。中国画中的线是有生命的,因 为中国画中的线不僵硬,在绘画中线条可 以形成各种节奏和旋律,就像会自动传神 一样。在绘画中线条的作用往往能够成为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手段,因此有说法称 “线是中国造型的艺术之魂”。中国画中的 10 笔墨就是以线为主的笔墨。画家也通过笔 
墨描绘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 三、虚中有实,虚实相融 从我国悠久的绘画历史来看,很多大 家都通过经营画面构图,注重虚实的渲染 和结合,使赏画者感受到一种意蕴。这种 画境往往为画面无形中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觉,使人不禁产生联想。在马远的《寒江独 钓图》中,画中仅仅体现一位老者乘一叶扁 舟独钓的情形,只几笔波纹却让人感觉烟 波飘渺。整个空白区域不禁让人产生出无 尽的遐想。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画中既 要有实,又要有虚。画中的虚实应相辅相 成、互相依托。这种实物与虚拟的结合是 中国美学的灵魂,没有了虚的表现,中国画 中的韵味也就失去了一半。 四、独特的绘画观察特征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在于绘画 特点的不同,西方所采用的技法为由近及 远,将远处即将消失的实物画为一点。而 中国绘画的特点在于不拘泥于一点,不会 受视野的限制,有时可以根据在不同点上 看到的东西进行移动观察,将组织好的构 思呈现在画面上。中国的山水画能够体现 辽阔的境界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在很多古 代作品中,山水画家针对空间运用了独特 的处理方法,将唯美壮观的景色淋漓尽致 地表现出来,就像在山巅或高空俯视大地 一样,所有的景色都尽收眼底。如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其充分描绘了大宋的锦 绣江山,画面千山万壑,江河交错,十分宏 伟、壮丽。 五、诗书与绘画的完美结合 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就是能够将诗 书与绘画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多种艺术融 为一体,相互辉映,这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中 国画在艺术性上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使 中国画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诗画合璧是中 国传统绘画中最重要的艺术美表现形式, 主要有题诗于画和依诗作画两种。前者称 为题画诗,后者叫做诗意画。在此主要谈 题画诗。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 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 
作者情感,或谈论艺术观点,或咏叹画面意 
境。 
但如果没有这首诗,此画只不过是一 
幅气韵生动、笔墨酣畅的上乘花鸟画;题了 
此诗之后,艺术品位就更高了,成了文人画 
中的精品。诗与画的交融,使得中国画具 
有了一种审美统一性的文化内涵,真正达 
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诗 
中之“意”与画中之“境”的结合,使中国绘 
画不仅能满足感官的审美需求,更能体现 
内心的精神价值。 
结语 
中国画浓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昭示了人 
生道理和意义的最高境界,还加强了国人 
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画特有的艺 
术表现力和艺术内涵会让人们更好地体会 
画中的意境和美感。学习中国画是当今我 
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少的一部分, 
更是能以此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修养的一 
部分。因此,画者应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 
发扬光大,使民族情感得到升华,不断提升 
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鸿增.中国画的创新之路.美术观察, 
2001(5). 
[2]屈健.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中国画的现代 
化.美术观察,2001(10). 
[3]陈池瑜.中国画的改良思潮与现代进程. 
美术观察,2002(5). 
[4]潘光年.中国画真的需要创新和现代化 
吗.美术观察,2003(3). 
[5]常存文.风情的固守与深入——民族题材 
绘画创作现象评析.艺术评论,2008(3). 

(作者单位:哈尔滨画院) 
编辑王树凯 

沦晶 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