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教研探索 

f关于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周存圣 

[摘 要】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分层次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发挥其最大潜能。这是培养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数学 分层次教学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 

指出:“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即使在 

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 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时,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随 

着高考学生人数的减少,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成绩差异越来越大。 

但在统一的教学模式管理下,面对差异较大的教学对象,教师只 

能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在给定的课时内,按统一的教学进度进 行教学。这样必然导致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为此,教师 

要认真研究学生现状,适时改进或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努力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实施分层次教学,正是循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正视学生的差 

异,面向全体学生,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眭,发挥其最大潜能。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对于高等数学的分层次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层而考虑:一 

是从专业层面上讲,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不一样,学生 人校的成绩也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对高等数学的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按专业进行分层次教学。 

二是从学生层面上说,即使同一专业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是面向全体学生制订统一的内容和目标,采 取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行统一的教学进度并制订相同的 

考核标准。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 

教和学生特长的发挥。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不同 要求,对同一专业内的学生,从学生层面上实行分层次教学。 

1.按专业分层次 

基于以上研究与认识,结合我院数学师资队伍、专业设置与 

学生的实际,2005年我院进行了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实践。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 

求》,结合我院专业类型,将高等数学课程分为以下三个不同教 

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时的专业层次。 

(1)第一专业层次(工科类):高等数学0)144学时,每周4学 

时,开设两个学期。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 

技术等工科专业,选用盛祥耀主编的《高等数学》教材,该教材是 

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2)第二专业层次(经管类):高等数学0I)1o8学时,适用于会 

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等经管类专业,采用顾静相主 

编的《经济数学基础》教材,该教材是教育部推荐教材、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第三专业层次(语言、艺术类):高等数学(III)54学时,适 

用于旅游管理、装潢设计、商务英语、音乐表演等文科专业,采用 

叶子祥等编的《经济应用数学——微积分》教材,重点讲授其中 

的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的内容,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着眼于数学 思想、概念和数学应用。 2.按学生分层次 对同一专业内的学生,从学生层面上实行分层次教学是我 

院在成功实施按专业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于2007年进行的高 

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又一次教学改革实践。 

科学合理地分层是提高分层次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按 学生分层次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意愿,要充分考虑 

学生本人今后努力方向及兴趣爱好;二是数学基础,主要依据学 

生高考成绩将学生分成A(提高班);B(普通班);c(基础班)三个层 次。其比例各占10%、70%和20%左右。各层次教学内容如下: 

(1)A层次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只因高考发挥欠佳,才 

没有踏进本科院校的大门,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加入 到本科生的行列之中。为此,在完成专科高等数学教学的基础 

上,应进一步拓宽、加深某些数学内容,使学生能深入地掌握一 

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进而达到本科高等数学的要求。教学 

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发现式等,注重启迪思维,开拓能力。 

(2)B层次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能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 

成一定的作业,是学生中的主体。教学应以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 学大纲为基础,采用较为统一的教学安排,强调以“必需、够用” 

为度的基本原则,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在 

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教学法等,着重提高课堂 

讲授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f3)C层次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在教学计划 

的制订上,可以适当降低对理论教学的要求,教学中除了使用国 

家规划教材外我们还自编了数学预备教材,用于复习和巩固中 学的基础知识。 

分层次教学取得的效果 

通过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院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有了显著提高。在近两年的高职高专升本考试中,高等数学的成 

绩都保持在平均成绩以上;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由我 

院A层次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连续三年取得省级、国家级奖励, 

2009年更是取得了国家级一等奖的佳绩,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 茅。B层次学生普遍感到教师能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 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使他们数学基础更加牢固,有利于后续课 

程的学习,考核成绩优秀率显著提高。c层次的学生则认为教师 授课能贴近他们的知识水平,起点低,坡度小,浅讲浅练,查漏补 

缺,使他们克服了自卑心理,变原来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信心 

和进取心也进一步增强,不再“望数生畏”。 

参考文献: 

【11华同曙.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i,tIJ1.教育导 

刊.2009(1):58 ̄59. [2】陈晓华.隐形分层次教学初探忉.科技博览,2009(8):44 ̄45.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