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光栅原理及应用

光纤光栅原理及应用

光纤光栅原理及应用•作者:饶云江王义平朱涛•丛书名: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7030167546•上架时间:2007-2-10•出版日期:2006 年8月前言.第1章概论1.1 光纤光栅发展概况1.2 光纤光栅分类1.3 光纤光栅应用概况1.4 本书提纲参考文献第2章光纤光敏性2.1 光敏性介绍2.2 硅基光纤的光敏性2.3 光致折变的各向异性2.4 点缺陷2.5 硅光纤光敏性的增强2.6 光敏性机理2.7 其他种类光纤的光敏性2.8 光致折变的清除与保持参考文献第3章光纤光栅写入方法3.1 内部法写人光纤布拉格光栅3.2 干涉法制作光纤布拉格光栅.3.3 相位模板法制作光纤布拉格光栅3.4 逐点法写入布拉格光栅3.5 模板成像投影法3.6 光纤光栅写入中的激光光源3.7 特殊光栅的制作过程3.8 氢载对制作光纤光栅的影响3.9 透过聚合物敷层制作光纤布拉格光栅3.10 长周期光纤光栅写入法参考文献第4章光纤布拉格光栅理论4.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耦合模理论4.2 非均匀光栅中的双模耦合4.3 倾斜光栅4.4 包层模耦合4.5 辐射模耦合4.6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数值算法4.7 布洛赫波4.8 非线性光栅效应4.9 讨论参考文献第5章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特性5.1 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5.2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种类5.3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脉冲响应5.4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寿命和可靠性参考文献第6章光纤布拉格光栅在传感中的应用6.1 概述6.2 传感原理6.3 fbg传感系统中的探测解调技术.. 6.4 fbg复用技术6.5 fbg传感器的应用6.6 其他应用参考文献第7章光纤布拉格光栅在通信中的应用7.1 光纤激光器7.2 光纤放大器7.3 光纤布拉格光栅二极管激光器7.4 光纤布拉格光栅滤波器7.5 波分复用懈复用器7.6 密集波分复用器7.7 色散补偿器7.8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其他应用7.9 小结参考文献第8章长周期光纤光栅理论8.1 长周期光纤光栅理论模型的发展8.2 耦合模理论8.3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模式耦合i 8.4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模式耦合ⅱ 8.5 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8.6 小结参考文献第9章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特性9.1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9.2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轴向应变特性9.3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弯曲特性9.4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扭曲特性9.5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横向负载特性9.6 小结参考文献第10章长周期光纤光栅在传感中的应用10.1 温度应变同时测量传感器10.2 长周期光纤光栅高温传感器10.3 弯曲不敏感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10.4 能判别弯曲方向的弯曲传感器10.5 高灵敏度的弯曲传感器10.6 能判别扭曲方向的扭曲传感器10.7 温度和负载同时测量传感器10.8 动态横向负荷传感器10.9 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在传感领域中的应用10.10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其他传感应用10.11 小结参考文献第11章长周期光纤光栅在通信中的应用11.1 增益均衡器11.2 ase噪声滤波器11.3 集成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纤耦合器11.4 长周期光纤光栅偏振相关睦的利用和补偿方法11.5 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构成的梳状滤波器11.6 wdm通道隔离器11.7 多波长光纤光源11.8 通信应用中长周期光纤光栅温度敏感性的补偿方法11.9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其他通信应用11.10 小结参考文献...增透膜的原理及应用陕西省安塞县安塞高级中学物理教研组贺军摘要:在光学元件中,由于元件表面的反射作用而使光能损失,为了减少元件表面的反射损失,常在光学元件表面镀层透明介质薄膜,这种薄膜就叫增透膜。

本文分别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对增透膜增加透射的原理给予定性分析;根据菲涅尔公式和折射定律对增透膜增加透射的原理给予定量解释;利用电动力学的电磁理论对增透膜增加透射的原理给予理论解释。

同时对增透膜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作一介绍。

关键词:增透膜;干涉;增透膜材料;镀膜技术1前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光学增透膜的理解,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观念。

这些模糊的观念不仅在高中生中有,而且在大学生中也是存在的。

例如,有不少人认为入射光从增透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后形成两列反射光,因为光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这两列反射光干涉相消,使整个反射光减弱或消失,从而使透射光增强,透射率增大。

然而他们无法理解:反射回来的两列光不管是干涉相消还是干涉相长,反射光肯定是没有透射过去,因增加了一个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光应该是多了,透射过去的光应该是少了,这样的话,应当说增透膜不仅不能增透,而且要进一步减弱光的透射,怎么是增强透射呢?也有人对增透膜的属性和技术含量不甚了解,对它进行清洁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坏。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增透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本文利用光学及其他物理学知识对增透膜原理给以全面深入的解释,同时对增透膜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作一介绍。

让人们对增透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进而排除在应用时的无知感和迷惑感。

2增透原理2.1 定性分析光学仪器中,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不仅影响光学元件的通光能量;而且这些反射光还会在仪器中形成杂散光,影响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上一定厚度的单层或多层膜,目的是为了减小元件表面的反射光,这样的膜叫光学增透膜(或减反膜)。

这里我们首先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对光学增透膜的增透原理给予分析。

一般情况下,当光入射在给定的材料的光学元件的表面时,所产生的反射光与透射光能量确定,在不考虑吸收、散射等其他因素时,反射光与透射光的总能量等于入射光的能量。

即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当光学元件表面镀膜后,在不考虑膜的吸收及散射等其他因素时,反射光和透射光与入射光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而所镀膜的作用是使反射光与透射光的能量重新分配。

对增透膜而言,分配的结果使反射光的能量减小,透射光的能量增大。

由此可见,增透膜的作用使得光学元件表面反射光与透射光的能量重新分配,分配的结果是透射光能量增大,反射光能量减小。

光就有这样的特性:通过改变反射区的光强可以改变透射区的光强。

2.2 定量描述光从一种介质反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把反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叫做反射率。

用表示,,和分别表示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振幅。

设入射的光强度为1,则反射光的强度为,在不考虑吸收及散射情况下,折射光的强度为(1-ρ)。

根据菲涅尔公式和折射定律可知:当入射角很小时,光从折射率n1的介质射向折射率n2介质,反射率(1)例如光线由很小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 1.8的介质时,则反射率为若以入射光的强度为1,则反射光的强度为0.08,折射光的强度为1-0.08=0.92。

在介质表面镀一层增透膜,设空气、薄膜、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n、n2,薄膜厚度为d,如下图所示:图1 光在单层膜中反射的示意图在入射角很小的情况下,空气与薄膜之间的反射率为薄膜与介质之间的反射率为如果把入射光线的强度仍设为1,光线①是入射光线经过空气与薄膜的界面一次反射形成的,则其强度为;光线②入射光线经过空气与薄膜的界面两次折射和薄膜与介质的界面一次反射而形成的,其强度为;光线③是入射光线经过空气与薄膜的界面两次折射、一次反射和薄膜与介质的界面两次反射而形成的,其强度为。

如果、、,则光线①的强度为,光线②的强度为,光线③的强度为,此光束以后反射到空气中的强度将更小。

由此可见,返回空气中的光线主要是①和②,而其它的光线强度非常小可以略去不计。

那么,只要光线①和②满足振幅相等,正好反相时,则相互抵消,整个系统的反射光能量接近零。

根据增透膜增透过程中能量守恒,透射过去的光能量得到了增强,几乎使全部光透射过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只要使光线①和②的振幅相等,并且正好反相,这层薄膜就起到了理想的增透作用。

欲使光线①和②振幅相等,即强度相等,则.由于非常小,非常接近1,所以,只要就可以实现1和2振幅相等。

又因所以①和②振幅相等的条件是:化简上式,薄膜的折射率应满足。

一般空气折射率n1为1,为玻璃折射率为1.5,则增透膜的折射率为,所以人们选择增透膜的折射率应等于1.23或接近它。

由于折射率小于氟化镁(折射率为1.38)的镀膜材料很难找到,所以,现在一般都用氟化镁镀制增透膜。

另外,要使光线①和②正好反相,对薄膜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

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反射光有半波损失。

对于玻璃上的增透膜,其折射率大小介于玻璃和空气的折射率之间,所以,当光从空气透过薄膜射向玻璃时,光线①在空气与薄膜的交界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光线②在薄膜与介质的交界面反射时也有半波损失。

所以,当光从空气透过介质薄膜垂直射入玻璃时,光线①和②要干涉相消,只要光线①和光线②的光程相差半个波。

则让薄膜厚度(k为自然数,为光在薄膜中波长),这样光线②经薄膜传播一个来回比光线①多行,因为光是波,具有周期性,所以不管k为哪个自然数,光线②与光线①的光程只要相差半个波长,就能达到目的。

在这里还要强调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反射光有半波损失。

而当时,这样光线①和②返回空气中时都经历了一次半波损失,相互抵消,可以不考虑半波损失。

下面总结光线①和②的干涉情况与膜的厚度关系为:其中k为自然数,为光在薄膜中的波长。

因此,当膜的厚度,则光线①和②重合时,出现干涉相消,从而减弱反射光的强度,增加透射光的强度,起到增透的作用。

当然,要满足光线①和②的重合,必须要求光线垂直入射,所以,增透膜在光线垂直入射时效果最好,入射角很小时增透膜也有一定的增透作用,但不如垂直入射时效果好。

2.3 理论解释下面我们再利用电动力学方面的知识,来对光学增透膜的增透机理作出解释。

设薄膜厚度为d,处于介质1与介质2之间,由于除铁磁介质外,其他物质的磁导率基本相同。

因此设三种介质的磁导率都是。

三种介质的电容率分别是,,,介质1.薄膜、介质2的折射率分别为,,,且薄膜介质为无损耗介质。

为了计算方便,设入射光为线性的单色平面波,且垂直入射到介质与薄膜的交界面Ⅰ(介质1与薄膜交界面为Ⅰ面,介质2与薄膜交界面为Ⅱ面)。

以交界面Ⅰ为x-y面,入射光波的行进方向为z轴方向。

入射波的电场沿x轴方向,磁场沿y轴方向,则入射波可以写作式中电磁波入射到介质薄膜里后,又会在交界面Ⅱ上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又在交界面Ⅰ产生反射。

如此下去,在薄膜层中,便有无穷多个向前、向后进行的电磁波。

将向前进行的无穷多个波的叠加写成式中把向后进行的无穷多个波的叠加写成式中介质2中向右进行的波式中利用交界面Ⅰ处的边值关系在处,得(1)在处,得(2)将(1)式代入(2)式得(3)因为,所以(3)式可写为(4)因为该关系式中含有复数量,所以要使该式成立,它的虚部和实部都等于零,故有因为故只有即(5)从而得出薄膜的厚度式中是电磁波在薄膜中的波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