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粮食价格研究

中国粮食价格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中文)中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研究

(英文)The 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Grain Price-Protecting in China 作者:

(中文名)贾素梅

(英文名)Jia Sumei

1

目 录

导言…………………………………………………………………………1

第一章 粮食价格概论……………………………………………………3

第一节 粮食及其重要性………………………………………………………… 3

一、关于“粮食”的概念…………………………………………………… 3

二、粮食的重要性…………………………………………………………… 4

第二节 粮食价格的特殊性……………………………………………………… 6

一、粮食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6

二、粮食价格在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8

第三节 粮食保护价格的经济学分析…………………………………………… 9

一、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作用与效果——蛛网模型……………………… 9

二、粮食保护价格的政策效果分析…………………………………………11

第二章 中国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及分析评价……………………………14

第一节 中国粮食价格体系的构成………………………………………………14

一、市场价格…………………………………………………………………14

二、定购价格…………………………………………………………………15

三、保护价格…………………………………………………………………15

四、粮食补贴政策……………………………………………………………15

第二节 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及评价……………………………………………16

一、自由竞争,国家干预(1949——1952年)………………………… 16

二、国家垄断,适时调整(1953——1978年)………………………… 17

三、国家定价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9——1984年)……………… 17

四、计划与市场的“双轨制”价格并行阶段(1985——1996年)…… 18

五、保护价格向市场形成价格转轨(1997年——)…………………… 20

2第三节 粮食价格政策演变的特点及问题分析…………………………………25

一、粮食价格政策演变的特点………………………………………………25

二、粮食价格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6

三、粮食补贴政策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8

第三章 发达国家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 31

第一节 美国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31

一、价格支持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31

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主要内容…………………………………………32

(一)制定价格支持政策的方法………………………………………………32

(二)价格支持的形式…………………………………………………………34

(三)主要政策措施……………………………………………………………35

三、对美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评价………………………………………37

四、美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演变…………………………………………38

第二节 日本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40

一、粮食保护价格政策产生的背景…………………………………………40

二、粮食价格政策的主要内容………………………………………………41

1、管理价格制度(大米)………………………………………………… 42

2、最低价格保证制度(麦类)…………………………………………… 43

3、粮食补贴政策…………………………………………………………… 43

三、对日本粮食价格政策的评价……………………………………………44

四、日本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演变…………………………………………45

第四章 完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思路与对策……………………………48

第一节 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8

一、中国的国情、粮情决定必须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格政策………………48

二、农业和农民的现状决定必须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格政策………………50

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为粮食实行保护提供了可能………………51

3第二节 完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思路…………………………………………52

一、制定合理的粮食保护价格………………………………………………52

二、缩小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和品种…………………………………………53

三、调整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定位…………………………………………54

四、加快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制度………………………………………55

五、充分利用世贸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 58

第三节 完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对策建议……………………………………60

一、建立健全粮食价格预测预报系统………………………………………61

二、完善储备粮管理体制……………………………………………………62

三、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63

四、加快粮食政策立法进程…………………………………………………64

主要参考文献………………………………………………………………………66

后记………………………………………………………………………………… 69

4摘 要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

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受

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所以农业的发展必须受到政府的保护和

扶持。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不论本国的粮食供求形势如何,

对农业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最常用的政策就是价格干预或价格

支持政策。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还占有较大比重,农业发展落后,现代化程度低,

目前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三农”问题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

展中的制约因素。在市场经济和中国又要兑现入世承诺的条件下,如何提

高中国的粮食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如何稳定和增加农民

收入,是一个艰巨的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同时,还要借鉴世界其它国家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粮食价格政策不

断调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向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断推进。1993年,

我国建立了粮食保护价格制度。1997年,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国家实

行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保护价格的实行,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由于实施的范围偏大,保护的品种较多,造成粮食结构性矛盾突

出,财政负担过重。同时,由于保护价收购政策属于WTO规定的需要调减

的“黄箱”政策,长期实施将难以为继,容易引起贸易争端。

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实施农业保护价格政策的历史背景、方法、效果

的分析,说明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要对粮食实行保护政策,实行保护价格政

策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手段;对中国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

了总结和归纳,并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补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5的目的在于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以及如何在不违

反WTO的原则下完善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格和补贴政策,并对此提出自己的

一点看法。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粮食价格概论。首先论述了粮食的概念及粮

食的重要性。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具有生命资源和经济资源

这“二重性”。然后分析了粮食价格的特殊性。与一般商品价格比具有较

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粮食生产对自然条

件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它的生产周期较长,需求的价格弹性小而供给的价

格弹性相对较大,市场结构接近与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它在国民经济价

格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所以,国家有必要对粮食实施保护价格这政策,

以稳定粮食价格,防止“谷贱伤农”。尔后还对粮食保护价格进行了经济

学分析。通过“蛛网模型”说明,保护价格可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的趋势,

而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处于发散型波动,所以政府要对粮食价格进行

干预;同时,对保护价格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从保护生产者和消

费者的利益出发,必须合理确定保护价格水平。

第二章分析评价了中国的粮食价格政策。本文把中国粮食价格政策的

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1)自由竞争,国家干预(1949—1952年);(2)

国家垄断(即统购统销),适时调控(1953—1978年);(3)国家定价为

主,市场调节为辅(1979—1984年);(4)“双轨制”价格并行阶段

(1985—1996年);(5)保护价向市场形成价格转轨(1997年——)。从

演变的特点看,政府作用的范围不断缩小,市场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国

家干预的手段也从单纯的行政提价向保护价格、进而向直接补贴政策转

变。

第三章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根据自然资源的丰裕程

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限于篇幅,本人仅选择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较详尽

地介绍了它们实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取得的效果

6及新的发展趋势。美国虽然粮食生产过剩,但也实施了粮食保护价格政策,

日本从来也没有放弃对粮食的保护。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国家有必要实

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以支持本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在目标选择上和具体实

施中应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保护政

策,这样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第四章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完善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格和

建立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论述了中国对农业

特别是粮食实行保护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的国情、粮情以及农业发展的现

状要求必须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格政策,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

为实行粮食保护政策提供了可能,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

段。其次提出在现有主产区保护价格政策框架内,完善我国的粮食保护价

格政策的思路是:缩小范围,落实品种,直接补贴,加强调控。但从长远

来看,我国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的经验,调整、完善和规范粮食

国内补贴政策,加快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当前应用足“绿箱”政

策,用好“黄箱”政策,改变对农业的负保护状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

保护力度。同时,建立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的一些配套措施,包括完善储

备粮管理体制,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加快粮食政策立法等,以尽快与国际

接轨,以增强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