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添加剂改善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

添加剂改善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

第l7卷第4期 20l1年8月 燃烧科学与技术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_01.17 NO.4 Aug.2011 

添加剂改善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 

乔春珍 ,肖云汉 

(1.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44;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对钙基CO2吸收剂进行了循环活性改善实验研究,分析了采用共沉淀法制取的高表面积吸收剂的循环特 性,考察了添加木钙等表面活性剂引起的吸收剂表面形态及比表面积等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 

剂的钙基改性吸收剂,其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循环稳定性也明显提高.但比表面积与循环稳定性并不呈正比,由此 可知比表面积并不是影响吸收剂转化率的唯一因素. 

关键词:CO2吸收剂;表面活性剂;活性改善 中图分类号:TQ5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740(201 1)04—0308—05 

Reactivity Improvement of Ca—Based CO2 Absorbent in 

Repetitive Calcination—Carbonation by Surfaetant 

QIAO Chun.zhen 。XIAO Yun—han (1.College ofArchitectur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Technology,Beijing 100144,China; 2.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 00080,China) 

Abstract:The cyclic carbonation/calcination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Ca—based C02 absorbent improved by surfactant was studied in a fixed bed.The novel sorbents were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from an aqueous suspension of calcium 

hydroxide by bubbling pure C02.The cycl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nge of microstructur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is greatly enhanced,and that cyclic conversion stabil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However,cyclic conversion stability does not changed in direct proportion with specific sur- 

face.which shows that surface area iS not the only factor in influencing conversion of sorbent. 

Keywords:C02 absorbent;surfactant;reactivity improvement 

利用钙基CO2吸收剂高温分离并减排CO2,成 

为实现CO:近零排放的新型方法,也是目前国际研 究的热点[1-21.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吸收剂在循环利 

用过程中,由于烧结和孔隙堵塞,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不断减小,导致其循环性能降低L3qJ.究其原因,吸收 

剂的反应活性和最终的转化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 比表面积、孔分布和孔容积等特性l5J. 

针对石灰石碳酸化能力的衰减,Gupta等(61采用 

沉淀碳酸钙加压制片的方法,Salvador等 用NaC1 

等添加剂对石灰石调质,笔者也以Na:CO 等为添加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3 J,Sun等【8J对吸收剂添加Al、 

si、Ti、zn及Mg等化合物进行了改性实验.根据可 

能引起吸收剂衰减的原因【5J,选择和添加合适的助剂 

以改善石灰石颗粒的孔结构是提高钙基吸收剂转化 率的另一个重要途经.Wei等L9J针对高温脱硫过程中 

脱硫剂活性的衰减,提出以一种羧酸钠盐N40V为分 

散剂、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取高表面积的钙基脱硫 

剂,并于3年后将该吸收剂用于脱除烟气中的 CO2【j….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吸收剂的活 

性,得到较好的碳酸化效果,但都处于实验室探索阶 

20l1-01.1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3AA529260);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乔春珍(1977一 ),女,博士,讲师. 乔春珍,joeczl221@sina.com.

 2011年8月 乔春珍等:添加剂改善钙基CO:吸收剂的循环特性 ・309・ 

段.根据该项目前期研究的结果,比表面积、孔分布 

和孔容积等特性决定了吸收剂的最终转化率f5】,而添 

加分散剂进行改性又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深入研究其 

他廉价、易得的分散剂对钙基CO2吸收剂的改性效 

果,笔者采用木质素磺酸钙(木钙)、十二烷基苯磺酸 

钠为微量添加剂,对钙基CO:吸收剂的活性进行改 

善实验研究,探索吸收剂活性改善的有效方法. 

1 实验 

1.1 吸收剂活性改善思路 研究表明,吸收剂容易发生烧结,其比表面积和 孔径大大减少 J.商业化的石灰石表面积很小,一般 

小于3 m /g,其煅烧产物在吸收CO2的过程中,很容 

易被生成的更大摩尔体积的CaCO3堵塞,从而阻止 

了CO2穿过外部形成的产品层,与未反应的吸收剂 

接触、反应.这就导致了每次循环中,只有越来越少 

量的吸收剂能够发生反应,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使其 

吸收能力不断下降.因此,改善吸收剂的表面特性, 

减少吸收剂转化过程中孔的阻塞,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钙(木钙)、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将表面活性剂加人氢氧化钙的 

过饱和溶液中,通过共沉淀法制取高比表面积的碳酸 

钙(pcc),然后将该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生成P— 

CaO吸收剂,再进行循环特性实验.具体流程为 

Ca(OH),+活性剂共沉 

PCC—Cac()堕P CaO吸收剂 

1 些 : I 

1.2改性吸收剂样品的制备 采用共沉淀法制取添加表面活性剂样品,实验用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生产的分析 

纯试剂.木质素磺酸钙(木钙)由辽宁营口市星光外 

加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其外观为棕黄色粉末,木钙 

的质量分数为55%~60%,基本结构为苯基丙烷衍 

生物,理化指标见表1. 

表1木质素磺酸钙理化指标 

根据共沉淀法原理,制取样品的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该反应器内径150 mm,高400 mm,反应器内 

装氢氧化钙过饱和溶液,由气瓶出来的CO2气体通 

入反应器底部,由热电偶观察沉淀过程中溶液的温度 

变化,具体过程如下:室温下,用量桶量取500 mL蒸 馏水倒人碳酸化反应器内,加入0.026 g十二烷基苯 

磺酸钠或木钙,称取12.8 g氢氧化钙,这样溶液的浓 

度为2.56%,即制得的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为其饱和 

溶液浓度的16倍(100 g水可溶解约0.16 g氢氧化 

钙).氢氧化钙的溶解使得开始制备时溶液的pH值 

达12,其余的氢氧化钙悬浮在溶液中. 

图1共沉淀法制取高活性吸收剂示意 

溶液配备好后,开始通人CO2气体,气体纯度为 

99.9%,气体流速为2.38 L/min,溶液的pH值由 

Delta320型pH计连续记录. 

CO2在水中溶解并与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溶解 

度更低的碳酸钙(100 g水可溶解约为0.001 2 g碳酸 

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钙离子被逐步消耗掉,悬浮态 

的氢氧化钙逐步溶解到溶液中,开始一段时间内溶液 

的pH值保持在l2以上.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氢 

氧化钙最终被完全消耗掉,钙离子的浓度也无法保持 

在饱和极限内.同时,由于CO2的溶解,溶液中出现 

游离态的H ,导致溶液呈现酸性.最终溶液的pH值 

稳定在6.0左右,这对应于室温下CO2饱和溶液的 

pH值,这标志着所有的氢氧化钙被完全碳酸化,过 

程完成. 

对沉淀物进行真空过滤,在温度1 00℃的干燥箱 

中干燥24 h,除去水分.改变CO:气体的流速或添加 

不同种类、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上述流程重新 

制备新的样品. 

由共沉淀法制取活性石灰石的过程曲线如图2 

及图3所示.图2曲线为添加2%的十二烷基本磺酸 

钠,CO2流速分别为1.68 L/min和2.38 L/min时的沉 

圈2不同COz

流速时pH值的变化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第17卷第4期 

图3活性剂木钙质量分数不同时pH值的变化 

淀过程,制得样品1和样品2.图3为添加木钙的沉 

淀曲线,CO2流速均为1.68 L/min,表面活性剂的质 

量分数分别为2%和5%,制得的样品简称样品3和 

样品4.由图可以看出,通入氢氧化钙悬浮液中的 

CO2流速不同时,pH值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但溶 

液中的氢氧化钙最终都会全部转化为碳酸钙,从而沉 

淀下来,使得溶液呈酸陛. 

1.3实验装置及过程 循环特性实验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型固定床反应 

器内进行,装置如图4所示.该固定床反应器为内径 

26 mm、高1 m的圆管,放在竖直管式加热炉内.不 

锈钢制的样品盘沿垂直轴悬挂,反应器内的温度由样 

品盘底部的热电偶测量.反应气体由两个高压气瓶 

提供,气瓶出来的气体经减压阀后流过两个体积流量 

计,经反应器底部向上流经样品盘.实验中,气体的 

总体积流量保持在1 00 mL/min.通过改变CO2和N2 

的体积流量来控制反应气体中CO2的分压. 

图4实验系统示意 

当反应器温度达到设定的煅烧温度并稳定后,将 

装有2.0 g样品的盘放人反应器,恒温煅烧15 min, 

然后取出样品盘,称量样品的质量,并调节温控仪, 

使加热炉降温到碳酸化温度,同时打开CO2(纯度 

99.9%)气瓶的阀门,并调节氮气流量计的阀门,使得 反应气体中CO2达到预定的浓度.当温度达到预定 

的碳酸化温度且反应气体浓度达到要求后,重新将样 

品盘放人反应器,恒温反应30 min.然后取出样品盘 

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冷却,待样品盘冷却到室温后,称 

量其质量.同时关闭CO2气瓶的阀门,调节氮气流量 

计使气体总流量保持不变,并调节加热炉的温控仪, 

使反应器重新升高到煅烧温度,以进行下一个循环的 

实验. 

为了分析吸收剂在循环过程中表面特性的变化, 

每次煅烧/碳酸化反应结束后,均用JSM一35CF型电 

子显微镜对吸收剂进行表面形态观察,该仪器分辨率 

为60 nm,加速电压0~30 kV,放大倍数10万一18万 

倍.并采用F—Sorb 2400比表面积分析仪,以氮吸附 

法对样品的比表面积 、孔容积 及平均孔径D进 

行测定.比表面积分析的载气为高纯He气 

(99.99%),吸附质为高纯N2(99.99%),仪器测量重复 

性误差≤2%,测量范围为0.01 m /g以上. 

1.4实验工况及参数分析 实验中各工况的煅烧时间均为15 min,煅烧温 

度均为900℃,碳酸化温度均为650℃,煅烧气氛均 

为100%氮气,煅烧及碳酸化压力均为O.1 MPa,碳酸 

化时间均为30 min,碳酸化气氛均为体积分数30% 

CO2和70%N2.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个工况进行2~3次的实 

验研究,对计算结果取平均值. 

实验采用钙基吸收剂的最大转化率来反映吸收 

剂的活性.定义为 

,, , X =X o√cao=— x100% (1) 21/1Ca0 式中: 表示第 次循环中吸收剂的最大转化率, 

%. 表示第 次循环中吸收的CO2物质的量, 

mc 0表示实验开始时加入的吸收剂中CaO物质的量.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共沉淀法制备的吸收剂循环特性 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纳和木钙、由 

共沉淀法制得的吸收剂的循环特性实验结果见图5 

和图6. 

由图5可以看出,改性后吸收剂的循环特性得 

到极大改善,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其循环 

吸收能力平均提高约40%.如样品2在第1次循环 中最大转化率达98.8%,而由碳酸钙直接煅烧生成的 

C—CaO吸收剂的转化率仅为73.4%.制取过程中 

CO:的流速对吸收的循环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由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