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年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照分析

青年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照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第14期(总第166期)2o12年5月鍪至验体会Jingyantihui 

青年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照分析 

孙胜利① 张书军① 

【摘要】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l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及预后。方法:从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62例青 

年AMI,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95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青年组AMI以男性为主,吸烟、阳性家族史高于老年组(P<O.O1);高脂血症与老 

年组相近(P>0.05);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AMI多有明确诱发因素(尸<O.O1),其胸痛症状典型(P<O.05),并发症少,再灌注治疗效果好。结论:吸烟、 

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降脂、戒烟及养成良好工作和生活习惯是降低青年AMI发病率的根本措施,青年AMI再灌 

注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青年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O5(2012)14—0111一O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Young and Elde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UN Sheng-li,ZHANG Shu-ju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2,10(14):111-112 【Abstract】0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ou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nd discuss its causes and prognosis. 

Methods:The risk factors,clinical features of 62 cases of young AM1 were analysed,and compared with 95 elderly patients with AMI.Results:Male 

AMI patients were more for youth than for elderly.Patients of smoking and a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were moer for the youth than for the elderly(P<O.01),while 

hyperlipidemia was near for two groups >O.05).AMI had clear causative factors,typical chest pain symptoms,less complications,and good reperfusion therapy 

effect for the youth <O.05).Conclusion:Smoking,hyperlipidemia,family 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the most main risk factors of AMI youth.Failing 

fat,quiting smoking and developing good work and life habit is fundamenta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youth AMI,and reperfusion therapy has a good 

effect for youth AMI patients.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Youth ’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eihuang,Neihuang 456300。China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月一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青 

年急性心肌梗死fAMI)患者作为青年组,年龄31~44岁。男55例, 

女7例。随机抽取同期老年AMI患者95例作为老年组,年龄 

58~89岁,男57例,女38例。两组病例均符合1997年世界卫生 

①内黄县人民医院河南 内黄456300 组织(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如下3条标准 

中的2条:(1)缺血引起的胸痛;(2)心电图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的动态演变;(3)血清有坏死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入院时的全部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 

重、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 

及发病诱因、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的动态变化情况,心 

功能状态的Killip分级,并与老年组进行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3讨论 

产褥感染一般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或产褥期生殖道受致病因 

素感染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据相关统计,该病的发病率 

为1%一8%,且为产妇的主要致死病因之・口]。我国中医理论认为, 

产褥感染是产后发热的表现之-,辨证以感染邪毒为主或伴瘀血 

阻滞,或伴血虚、外感等。病因一般为因生产而损伤元气、加之 

失血伤津、从而致使胞脉空虚,进而使得邪毒乘虚直侵胞宫,邪 

正交争,故见发热恶寒,甚则寒战高热_3】。一般患者在发病期间 

的体温可达39℃以上,严重者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笔者 

Chinese and Fo ̄ign Medical Research Vol 10。No.14 May.2012 所在医院采用的中药药剂中,利用金银花、连翘、黄柏具有清热、 

泻火、解毒的功效。再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或辅以养血和血、 

养血清热、活血散瘀等各种配方,较抗生素的光谱消炎疗法,具 

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在实际疗效方面也较单纯使用抗生 

素好。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进 

一步研究探讨的价值。 

参考文献 

Ⅲ1龙风.产褥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f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 

1839-1841. 

【2】刘荣,武迎宏.产妇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0(4):274-275. [3】贾丽媛.产褥感染的病因及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18):56-58. (收稿日期:2012—03—10)(编辑:何玉勤)

 经验体会Jingyantihui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第14, ̄J(总第166 ̄)2o12年5月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危险因素比较 

青年组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55:7,老年组男女比例接近, 

为57:38,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1);青年组 

的吸烟者占83.9%,阳性家族史比例占53.2%,均较老年组高 

(P<O.01);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分别占38.7%和8.1%,明显较 

老年组低 <0.01);高脂血症比例较老年组偏低,但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尸>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例(%) 

与老年组比较,P<0.01 

2.2两组患者诱发因素比较 

青年组诱发因素中过度劳累、饮酒及暴饮暴食比例均明显高 

于老年组(P<0.o1),情绪波动两组相似,而无明显诱因者显著低 

于老年组fP<0.01),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诱发因素比较 例( 

与老年组比较,P<0.01 

2.3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青年组多有明显的胸痛而缺乏心绞痛等前驱症状,老年组 

多有心绞痛病史,且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尸<0.01)。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衰)及心源性休 

克等并发症较老年组少见“)<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例(%) 

与老年组比较,P<O.Ol 

2.4治疗结果 

两组均按AMI常规处理,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抑制剂、p一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处理并发症等; 

有适应证且家属同意的患者行溶栓或PTCA。结果显示青年组溶 

栓再通率高于老年组(P<0.05),治愈好转率高于老年组(P<0.o5)。 

见表4。 

表4两组疗效及预后比较 % 

}与老年组比较,P<0.05 

—112—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青年急 肌梗 

死(AMt)有增多趋势。与老年AMI患者相比,青年AMI的危险因素、 

临床特 有所不同,对此类患者进行研究有利于做好防治工作。 

3.1青年AMI的危险因素 

(1)性别:本组青年AMI男性占88.7%。由于雌激素的保 护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较少,同时 男性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等者较多亦与发病率高有关。 

(2)吸烟:本文显示,吸烟在青年AMI中最为突出占83,9%。 

吸烟可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lCAM一1)和可溶性血管 

细胞黏附分子(sVCAM一1)浓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 ],同时降低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 

氮(NO)的合成和分泌能力,从而导致血管痉挛、血小板黏附聚集, 

诱发血栓形成,引起AMI。(3)家族史:有资料显示冠心病家族 

史是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如果有家族史同时具有不 

生活方式,则患病的概率会大大提高【2】。(4)高脂血症:高脂血 

症能加速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为大家所熟知。本文 

观察,青年AMI中高脂血症的比例占50%,与老年组相似。 

3.2青年AMI的诱因 青年AMI通常有明确的诱因,如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及情 

绪异常等。本文青年AMI组82.3%有明确诱因,其中过度劳累、 

暴饮暴食明显高于老年组,显示青年AMI与不良工作、生活习 

惯有关。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及情绪异常等可使体内产生应激, 

血液爿 L茶酚胺浓度增加,刺激血管壁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造 

成冠脉内皮受损,局部释放血栓素A 使冠脉痉挛和血栓形成[3-41。 

3.3青年AMI胸痛明显 青年AMI患者既往很少有心绞痛病史,发病即为AMI,多 

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大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而老年 

组有典型胸痛者较少,无痛性AM1发病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 

明显。这可能与青年AMI缺少缺血预适应过程,未能及时建立 

良好的侧支循环;而老年人随年龄增长,疼痛阈值提高,对痛觉 不敏感等因素有关。 

3.4青年AMI的预后 本组资料显示,青年AMI预后较好。由于青年AMI胸痛症 

状严重,就诊及时,无形中提供了更多的抢救治疗机会,且青年 AMI患者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少,因此冠脉损害轻,多为单支病变, 

钙化少,因而溶栓及/'cA治疗成功率高,效果好。 

以上分析显示,吸烟、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 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降脂、戒烟、戒酒、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疲劳、 

适当减压、合理膳食、养成良好工作和生活习惯是降低青年AMI 

发病率的根本措施,尤其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青年人更为重 

要。青年组AMI时胸痛剧烈,症状典型,因而较老年组更能及 时诊断并接受治疗。青年AMI再灌注治疗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李荔,凌文华.吸烟对男性血清粘附分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华南 

预防医学,2006,32(3):1-2. 【2]张钦凤,张铁,赵爱华,等 青壮年与老年心肌梗死发病因素的对比【J】. 

高血压杂志,2006,14(6):485—486. 

【3]毛春霞,张永丽,姜蔓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 

导报,2009,6(26):158—159. 

[4】韩艺辉,范艳慧,王喜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及探讨[J].中国 

医学创新,2010,7(25):76-78. (收稿日期:2012—03—08)(编辑:程旭然)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1.10,No.14 May,

2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