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_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吕凤霞
_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吕凤霞
, !9<# 年 ! M 淀
粉酶抑制剂曾经在微生物上有过报道,因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价 值而被广泛研究。 ! M 淀粉酶抑制剂在 #$ 世纪 <$ 年代被深入 由于发现其在医学上的重 研究, 在 #$ 世纪 >$ 年代和 9$ 年代, 要性,尤其在抑制糖尿病和高血糖以及对昆虫选择性控制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加速研究 。
X# M ) Y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在 >$ 年代初就开始与日本东京微生物化
学研究所、日本麒麟啤酒和美国辉瑞公司等合作从土壤中寻找新 的由微生物产生的生理物质的研究,建立淀粉酶抑制剂等的筛选 模型
X;Y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从小麦中提取一种 ! M 淀粉酶抑制
剂, 并对其理化特性及结构组成作了进一步研究 X>Y 。国内研究突出 是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从链霉菌中获得产生 ! M 淀粉酶抑制 剂的菌种 ? M !9 M !,系国内首次从淡紫灰类群中筛选出该抑制剂 菌株,建立适合 ? M !9 M ! 菌株的发酵工艺,并对其化学性质进行 研究。 发酵滤液中的 ! M 淀粉酶抑制剂活性超过 <$Z 。 经 +8[+ 小 鼠试验, 无任何毒副作用。该研究已获得中国科技成果奖。 目前,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较多的抗虫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 M 淀粉酶抑制剂 L ! M 含量较为丰富。它的 8S N 是在禾谷类作物和豆科作物的种子中, 杀虫机理就是在于其能抑制昆虫消化道内 ! M 淀粉酶的活性, 使食入的淀粉不能消化水解,阻断了主要的能量来源;同时, 也会刺激昆虫的消化 ! M 8S 和淀粉消化酶结合形成 \S 复合物, 腺过量分泌消化酶,使昆虫产生厌食反应,导致发育不良或死 亡。在小麦或大麦中已克隆出多个淀粉酶抑制剂基因。转化烟 草的实验证实,该基因在体内可正确表达。中科院从事菜豆淀 粉酶抑制剂基因的研究正处于实验阶段。 # ! M 淀粉酶抑制剂类型及特性研究 大多数 ! M 淀粉酶抑制酶抑制剂已从微生物源 L 主要集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C&H/ R,&. Q/@G7 4QH&,Q/P @G 36/ P@7/H3@U/ 3,4C3HE 4GP @3H 7/G/ C4G Q/ -H/P 4H @GH/C3 M ,/H@H34G3 7/G/H @G C,&DH Q,//P@G7( 8 C&.D,/V 6/GH@U/ ,/U@/T T4H .4P/ &G 36/ 7/G/,4’ P/U/’&D./G3E C43/7&,@/HE C64,4C3/,@H3@CH 4GP 4DD’@C43@&G &R 4 M 4.0’4H/ @G6@Q@3&,H @G 36@H D4D/, 4GP 36/ D,&HD/C3 &R 4DD’@C43@&G @G 47,@C-’3-,/ 4GP ./P@C@G/ T4H /WD/C3/P @G 4PU4GC/( ()* +,%-# 8 M 8.0’4H/ @G6@Q@3&, 264,4C3/,@H3@C B/P@C@G/ 8DD’@C43@&G 胰腺或唾液的 ! M 淀粉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和 血脂的浓度。 A,/H343@GH 是新 ! M 淀粉酶抑制剂 X ; Y 。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 国内酶抑制剂方面的研究始于 <$ 年代末。 并对 所从土壤中筛选到产生粉酶抑制剂的产生菌 ? M # M )" 菌株, 其代谢产物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显著
报道从链霉菌属中产生 ! - 淀粉酶抑制剂具有
+,-.’/0 1 2 /3 4’( 5( 26,&.43&7,( 8, !99: , ;:; : )<< = )>9( ?.@36 5 A /3 4’( 5( B@C,&C&’( ?/DE !99: , ;: !#< = !)>( ;; : !>!< = !>#:( F4.@4GHI0 J( 5( 8G4’( 26/.(E !99: , J@G/’’@ K /3 4’( 5( 26,&.43&7,(E8E !99;, <)) L ! M # N : ))< = ):<( J@G/’’@ K( 5( 26,&.43&7,( 8E !99" , <$$ : #$! = #$<(
. !# 0
#
! - 淀粉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 ! - 淀粉酶抑制剂的来源不同,其分离纯化的方法也有所
不同。 从植物源获得的 ! - 淀粉酶掏剂分离纯化方法, 据 5’ 等 . 6 0 报道, 主要步骤包括磨碎、 热处理或用水浸提、 用硫酸铵沉淀或 乙醇分离、过 7UNU - Q>((J(’9> 柱层析、V>1L2I>W X - G" 柱凝胶 层析以及 YZ - Q>((J(’9> 柱层析后分离, 冻干得白色粉末状酶。 从微生物来源获得的 ! - 淀粉酶制剂的分离纯化方法,据 主要步骤是将发酵液过滤除去不溶物, 清液中加 [2A3T3 . !# 0 报道, 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后,用乙醇洗脱,经多次柱层柱和纸层柱, 再经 V>1L2I>W X - !" 柱凝胶过滤, 再经 5SPY 得单个活力峰, 收 集活力峰, 冻干得白色粉末状酶。 /) ! - 淀粉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抑制剂的活力测定采用两种方法:碘呈色法和 # , " -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 !6 0 。 ,!+ 碘呈色法:测定过程在试管中进行,取 %) $"4( 浓度 用磷酸缓冲液配制的 ! - 淀粉酶, 加入 %) $"4( 待测 为 !48 M 4(, 加入 !] 可溶性淀粉溶液 !4(。#GY 恒温 液, #G\ 结合 !% 分钟, 反应一定时间后加碘显色。最后根据裉色的时间来确定抑制剂 的相对含量。 ,$+ 浓度为 !48 M 4( " - 二硝基水杨酸 , 7*V + 比色法: #, 的 ! - 淀粉酶溶液 %) $"4(, 与等测液 %) $"4( 在 #GY 结合 !% 分 在 #GY 保温反应 " 分钟后 钟后, 加入 !) "] 可溶性淀粉 %) "4(, 加入 !4( 7*V 试剂, 在沸水浴上加热 !% 分钟, 冷却后稀释至适 当的倍数并在 "$%;4 波长测定 ^7 值。 " 展望 从酶学的研究历史来看,第一代的研究是以阐明各种酶的 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为标志;第二代的研究以阐明酶的催化机 制和限定分解机制为标志,第三代的研究酶抑制剂对各种疾病 因加以阐明并提出治疗方案 . $% 0 。目前对 ! - 淀粉酶抑制剂的资 源及药理作用已作了系统研究,因淀粉酶抑制剂对胰岛素和血 糖的利用并无直接利用,过去一直认为其对糖尿病患者只有辅 助降糖作用, 而无直接治疗作用, 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 糖尿病 病人长时间的高血糖是导致病人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最主要 原因 . $! 0 。因此, 减少淀粉分解为单糖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对 糖尿病人的好处就显而易见。 减肥是永久流行的时尚, ! - 淀粉 酶抑制剂可减少糖向脂肪转化,增加脂肪消耗以减轻体重,其 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酶学和医学基 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使得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日趋活跃, 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农业上通过转基因技术来赋予植物尤 其农作物抗虫特性 . $$ 0 , 为农业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一条崭新而有 效的途径。
罗国安, 王义明, 色谱, !99" , !) L ; N : :)< = ::$( 邢少璟、 刘洁生, 食品科学, !999 , #$ L > N : ; = >( 舒友琴等, 食品科学, !999 , #$ L !! N : !) = !<(
! ! 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吕凤霞
摘 要
陆兆新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综述
食品科学
$%%$, &’() $#, *’) # !"#
在链霉菌属 + 、植物源 , 植物界中普遍存在,尤其是禾谷作物和 少数从哺乳动物中获得, 而且也在合 豆类作物的种子中 + 获得, 成物质中发现过。天然存在的 ! - 淀粉酶抑制剂有三种类型 . / 0 , ! + 微生物产带一个寡生物胺单位的含氮碳水化合物; 分别为: , $ + 微生物产多肽, 如 1234 , 来自微生物的猪胰腺 ! - 淀粉酶抑 制剂 + 和 5234 , 微生物起源人 ! - 淀粉酶抑制剂 + ;, # + 在谷类、 豆类以及其它较高等植物中发现的大分子蛋白质抑制剂。 通常的 ! - 淀粉酶抑制剂都是些有机化合物,它们与酶形 成酶抑制剂复合物而使酶失活。在化学结构上,它们可以是蛋 因来源不同 白质、 多肽和碳水化合物 . 6 0 。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 其化学物理特性而不同。 由各种不同的链霉菌属种产生的淀粉酶抑制剂具有低的 分子量, 大约在 "%% - $%%%72 , 道尔 + 之间, 而且是 ! - 淀粉酶中 非常有效的抑制剂,它们有三种类型 , ! + ’(38’9:2:3;9 寡糖制菌 , $ + 24<(’9:2:3;9 制淀粉酶素; , # + :=>9:2:3;9。它们共用具有拟 素; 双糖单元工寡生物胺或脱氢寡生物胺。不同数目 ! - 7 - 葡萄 糖基团以 ! - !) / 糖苷键连接,而在 :=>9:2:3;9 中与一个 ! - !) ! 糖苷键葡萄糖连接。 这个含 * 碳水化合物对几个葡萄苷酶包括 ! - 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 !% ? !$ 0 。 @2A3=3 等
X: Y
已研究发现 !$$ 多种来自植物和微生物的抑 <$ 年代以来, 制 ! M 淀粉酶的活性物质, 有的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 微生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