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正确评价任期经济责任的
有效制度, 对促进廉政建设,科学选拔使用干部,促进地方经济发
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
不少问题和难点需要完善和改进,本文从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出
发,对存在难点以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
一、县级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工作的时间上存在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应当遵循
“先审后离”的原则。但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先
离任后审计,存在为了得到评价和为了任用干部而委托审计部门走
形式的现象。离任者已离岗,接任者也已经到位任职,有的离任者
人走了好久才进行离任审计,时过境迁。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
监督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失去了考核、
监督的意义,监督上的滞后,导致干部考察与使用“两张皮”。
二是先审后离的原则得不到坚持,审计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
当前很多提拔调任的领导干部,多数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核,公示
通过后任命的。这样,也往往使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
然很重要,但也只是走过场而已,在这种心理前提下进行的经济责
任审计只能是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三是审计对象上存在问题。不能完全做到在任期内相关领导干部
都已应审尽审,不能完全体现公平;多数审计项目是临时上阵,总
体审计的质量不能保证;大部分员工对领导干部公开赞扬的多,而
客观批评的却很少,促使很多领导产生“审计走过场”的心理定势,
因此很难体现经济责任的权威性。
四是审计内容上存在问题。看重财务数据,忽视理性分析;重问
题,轻责任。看重问题罗列,忽视责任划分。审计内容重点不突出,
审计质量难以提高,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雷同于常规审计,影响了
审计效果。
五是审计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了查阅、设举报箱、公
告审计、座谈等方法。账外审计方法上下功夫不够,使审计的问题
难以查深查透,审计质量无法提高。
六是审计成果利用上存在问题。通过几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成为强化干部监督约束机制的一项重
要举措。但是,在进一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方面,
尤其是在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发挥重要
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不高,审计
结果报告滞后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目前最为普遍的现象就
是用人和审计严重脱节。其次,缺乏制度保障。经济责任审计主要
涉及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各个部门,由于没有严格规范的保障制
度,使审计结果在运用时大打折扣。最后,审计结果运用的衡量标
准不一致。由于审计结果运用中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有些审
计结果很难适应当前改革用人机制和加强干部管理的需要。
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是把离任审计监督的时间“关口”前移,逐步把离任审计变为
任中审计,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
患于未然”,而且还能防止和避免经济行为的“一错再错”;不仅能
有效地保护干部,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功过;不仅能减少和
避免账目“技术处理”的假账,还能使审计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
料”;不仅能正确地考察干部队伍,还能为组织任用调整干部提供
依据。审计实践证明,任中审计好于离任审计。
二是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审计部门在独立行使
审计职能的同时,要加强与组织、纪检部门的协作,研究制定经济
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
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非
常广泛,不同部门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有很大差异,责任
界定和评价规范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准确把握各部门之间的
差异,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
三是审计内容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不
但包括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还包括各项经济指标具体完成情况、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的审计。在内容上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突出
重点,主要包括:第一,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计合法性和真
实性;第二,审计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政策执行情况、投资决
策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等,重点审计效益性。
四是审计方法的使用应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经济责任审计除使
用审计的一般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一是“看”,
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基础设施等进行察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
审计疑问,从而确定审计重点;二是“问”,围绕领导干部实施的
经济行为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导者施政情
况;三是“访”,围绕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和施政行为,走访相关
人员;四是“谈”,组织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召开座
谈会,全面收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
五是合理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扎实有
效地开展下去并不断取得预期效果,确保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对
审计结果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经济
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价,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情况在一定
范围内予以公开,对于那些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认真履行经济
责任,工作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是一种表彰和宣传,而对于那些在
任职期间严重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规定,损公肥私或者玩忽职守,给
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领导干部,是一种警示、教育和制约。经济责
任审计结果合理的转化和运用,能有力地促进县级以下各级领导干
部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总之,审计机关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工作和积极探索,县级以下党
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各地实际
情况不同,各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也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问
题,希望各上级相关单位及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规
范、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武阳: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8(4).
[2]李建军: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与评价[j].中国审计,2002
(9).
[3]李洁丽: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财会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