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1期 2010年2月 有色矿冶
N0N—FERROUS MINING AND METALLURGY Vo1.26.№1
February 2010
文章编号:1007—967X(2010)01—0024—04 硫酸烧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马 涌 ,路殿坤 ,金哲男 ,李斌川 [1.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精炼厂,261441;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有色所,110004] 摘要:采用盐酸一氯化钠体系对硫酸烧渣中的有价金属进行浸出了探索性浸出试验研究,并对 浸出脱硫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根据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到了Pb、zn和鲰金属浸出 和脱硫的最优化条件。对最优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估算,同时对该最佳条件进行了验 证性实验。验证实验所得的Pb、zn和Ag金属的浸出率和脱硫率与估算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硫酸烧渣;银;锌;浸出;脱硫 中图分类号:TD926.4 文献标识码:B
L——L 1 日IJ 舌
某硫酸厂采用铅锌选矿厂尾矿浮选出的硫铁矿 为原料,年产硫酸4万t。13焙烧硫精矿约100 t,产 出的硫酸烧渣也约有100 t,渣中有价元素及硫的定 量分析结果见表1,半定量分析结果见表2。 表1烧渣试样中主要有价元素分析
No. 组分 结果 单位
样品:烧渣;分析方法:Oxide—cp30一BNCO;模式:厚样 根据定量分析结果,该烧渣中铅、锌和银等有价
金属具有提取价值。从表2可知,该烧渣含铁较高, 约为57%。因此针对该渣的综合利用应该主要考 虑生产铁球团。但作为铁精粉要求S<0.5%,TFe
>60%_1 J,因此其含硫量超标。从黄铁矿烧渣中去
除元素S,使其含量低于0.5%有以下一些处理方 法。意大利蒙特卡梯尼厂采用磁化焙烧一磁选一球 团法来生产铁精粉,从沸腾炉出来的烧渣经磁选以 后,含铁量可从49%提高到67%,铁的回收率为 94%。此外,美国田纳西州铜公司采用残硫燃烧烧 结法,德国鲁奇和杜依斯堡厂采用高温氯化挥发一 竖炉球团法,日本同和矿业公司冈山厂采用硫酸化 焙烧一水浸一烧结法等都取得了不错效果 。我 国也对烧渣制取铁精粉进行了试验研究,一般采用 磁选、重选或磁一重联合流程等对烧渣进行选矿,达 到富铁降硫的目的 J。这些方法多为火法与选矿 联合工艺,均为炼铁原料脱硫研究,没有兼顾有价金 属的提取。 氯化浸出法在硫酸烧渣中有价金属的提取方面 研究较多,效果较好 I5 J。若能在生产球团原料之 前采用某种湿法冶金的方法,将其中的有价金属提 取出来,同时除去多余的元素硫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这将会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 针对该烧渣中的有价元素进行提取和脱硫试验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验 (1)实验原料:本实验的硫酸烧渣取自硫酸厂, 该厂烧渣与收集的烟尘混合在一起,烧渣较干,粒度 较细,经过进一步烘干、称重后保存于干燥皿中,用 于化验分析与试验研究。 (2)主要的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收稿日期:2009—08—13 作者简介:马涌(1972一),男,河南扶沟人,本科,冶金工程师,从事黄金精炼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第1期 马涌等:硫酸烧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25 仪器:DZTW调温电热套500mL,北京市永光明 医疗仪器厂; IRW 20 DZM无级调速搅拌机,德国KA ̄集团 公司; 试剂:氯化钠,过氧化氢30%,盐酸均为分析纯。 (3)试验方法及程序: 将一定量的矿样与浸出液介质混合后,升到所 需的温度,搅拌并加入所需的氧化剂进行浸出试验, 浸出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后,将滤饼称重并送去化验 铅、锌和银。根据浸出前后固相化验的结果计算金 属的浸出率。金属元素化验分析采用AAS法测定。
3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结果 参考国外类似焙烧矿的浸出方法 ,采用相似 的HC1一NaC1一H O 浸出体系作氧化浸出试验研 究。对影响铅、锌、银浸出率和脱硫深度的因素进行 优化试验。试验采用L, (4 )正交表设计试验,每次 实验用硫酸烧渣量为50 g,试验考察的主要因子及 水平见表3,根据L。 (4 )正交试验表设计的试验方 案及试验后计算出的铅、锌和银的浸出率和脱硫率 见表4。 表3 L, (4 )正交试验的因子水平表 因子 水平 l 2 3 4 氯化钠 双氧水 c‘盐酸 D( ̄f,.[Ntzg) 度 v-/L mL mL oc l5O 3.93 2 5 200 7.85 5 250 I1.78 7.5 3o0 l5.70 l0 20 40 6o 80
3.2铅、锌、银浸出及脱硫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对于烧渣中铅的浸出来说,浸出率最差也在 92%以上,浸出效果非常好,而最好的浸出率也不超 过95%。由此可见,烧渣中的铅很容易在本溶液体 系中浸出,因此在本实验的因子水平范围内,浸出条 件不必优化。 关于锌的浸出,在A、B、c、D、E各因子中,对锌 浸出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E(25.85)>B(18.60)> C(16.5)>D(12.13)>A(7.68),其最佳条件组合 为A3BlC4D4E3。锌的浸出率波动在18%~64% 之间,可见浸出因子水平的变动对浸出率的影响十 分显著,所以有必要对锌的浸出条件进行分析和优化。 对于银的浸出,在A、B、C、D、E这5个因子中, 对银浸出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E(14.88)>A(8.2) >D(6.88)>C(6.78)>B(6.53),其最佳条件组合 为A4B4C4D2E3。银的浸出率波动在24%~62% 之间,可见因素水平的变动对浸出率的影响十分显 著,有必要对银的浸出条件进行分析和优化。 对于硫的脱除来说,在A、B、c、D、E这5个因 子中,对脱硫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E(0.73)>D (0.66)>B(0.61)>C(0.26)A(0.23)>,其最佳 条件组合为A4B1C3D2E3。硫的含量波动在 0.15%~1.79%之间,可见因素水平的变动对脱除 率的影响十分显著,有必要对硫的脱除条件进行分 析和优化。 3.3最佳浸出工艺条件的选择与论证 3.3.1金属浸出率及经济性的的比较 (1)铅的浸出率均高于92%,且最高不超过 95%。因此各因素对铅的浸出影响不够显著,因此 在金属提取的技术条件优化时可以将其放在次要地 位考虑,甚至不用考虑。 (2)锌的浸出率比较低,波动在18%~64%之 间,可见浸出条件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十分显著。锌 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3B1 C4D4E3。 (3)银的浸出率波动在24%~62%之间,其波 动范围与锌类似,浸出条件对浸出效果的影响也很 显著。银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4B4C4D2E3。 (4)硫的脱除波动范围很大,浸出条件对脱除 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银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A4B1 C3D2E3。 在金属浸出中要兼顾锌和银两种金属的回收, 每吨烧渣中的银和锌价值相当,在浸出条件的确定 上,应该以药剂消耗和成本较低为主。同时硫的最 佳脱除条件与银的浸出很相近,而且由于银的价值 略高于锌,因此在条件冲突时可优先考虑银的回收 和硫的脱除。 3.3.2浸出条件的选择与论证 A:氯化钠浓度的选择:氯化钠浓度为250 g/L 时(3水平),锌的浸出率最高,在此条件下银的浸出 率与最佳条件300 g/L的结果相比变化不大,而对 于脱硫来说属于次要因素。因此可以选择浸出液的 氯化钠浓度为250 g/L。 B:双氧水用量的确定:锌和银浸出的最佳双氧 水用量分别处于l水平和4水平,即锌的浸出不需 要太多的双氧水,3.93 mL/50 g渣(相当于78.6 L/t 渣),而银的浸出双氧水需要最高,达到l5.72 mL/ 50 g渣(相当于314.4 L/t渣),但银的浸出在双氧 水最低时效果与最高时相差不大。同时硫的脱除与 锌的浸出最佳双氧水用量相同,因此选择最低的双 氧水用量,即78.6 L/t渣。 26 有色矿冶 第26卷 C:盐酸用量的确定:浸出锌和银时盐酸的最佳 用量均为4水平的最高值,而且盐酸剂量对脱硫属 于次要因素,因此选盐酸用量为最高水平,相当于 200 I/t渣。 D:液固比的选择:浸出锌和银的最佳液固比分 别为4水平和2水平,即L/S分别为6和4。但液 固比对锌的浸出影响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而对于银 的浸出来说略微重要一点,但对于脱硫十分重要,因 此可取2水平,即选择液固比为4。 E:浸出温度的选择:从锌和银的浸出来看,温 度处于3水平最佳,这一点与脱硫条件相同,此时温 度为60℃,因此选择最佳的浸出温度为60℃。 因此,从多金属浸出和脱硫综合考虑来看,可将 最佳浸出工艺条件定为:A3B1C4D2E3,即:氯化钠 浓度250 g/L;双氧水用量3.93 mL;盐酸用量10 mL;液固比为4;浸出温度为60℃。
3.4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下的浸出率估算与验证性 实验 3.4.1 最佳条件下铅、锌和银浸出率数值的估算 按照前面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A3B1C4D2E3, 根据模型。6 X优=X+AXA3+AXBl+AXC4+AXD2 +AX睇,式中△x∞是A因子为3水平时的平均浸 出率减去均值X;同理,AXBl、AXc4、AX。 和AXE3 分别为B4、C4、D4和E3水平下的平均浸出率减去 x。由以上公式分别计算计算可得X 优=95.28%, Xz 优=70.70%和XA 优=64.15%,Xs优=0.45%。
3.4.2最佳条件下浸出铅、锌和银的验证试验 取烧渣试样50 g,用蒸馏水配置成200 mL浓度 为250 g/L的NaC1溶液,加入双氧水3.93 mL置于 烧杯中,加入浓HC1 10 mL,将矿样溶于其中,60℃ 搅拌浸出1 h。浸出结果及与估算值的对比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