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草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艾草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艾草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目 录 一、项目起源……………………………………………………………………2 二、项目简介……………………………………………………………………8 三、产品优势……………………………………………………………………10 四、市场前景……………………………………………………………………15 五、原材料资源状况………………………………………………………17 六、成本、利润核算………………………………………………………18 七、环境保护……………………………………………………………………20 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22 九、市场风险及防患措施………………………………………………24 十、结论……………………………………………………………………………25 1

一、项目起源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是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同病痛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积累的经验,并逐步升华形成理论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实践,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属于天然药物,其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倍受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加上工业化发展、全球环境恶化和人类“回归自然”潮流日益明显,为中药产业获得新生创造了极好的机遇,为艾草及其它中药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是今后艾草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艾草、艾灸简介 艾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植株有浓烈清香香气,味微苦辛。主根明显,略粗长,高45厘米~120厘米,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春夏之交,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艾叶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晒干或阴干,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挑选时以叶片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艾草是名贵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艾。”艾以茎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有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 2

温中开郁、清热止咳、清痰、调经安胎等功效,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艾除能治多种疾病外,还具有异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艾草的种类比较多,嫩芽能食之,又称之为香蒿,民间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的习俗,通常叫艾叶子。古时家庭用艾多为水煮,汤烫汽蒸。小孩出生“洗三朝”用的就是艾水,祛瘴气禳胎毒。“三朝”洗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孩皮肤的健康。患有风湿或浑身酸疼的人,用艾叶煮成的沸汤熏蒸,数分钟便见成效,肉体轻松,精神抖擞,甚至听见血液在通畅的管脉中汩汩流淌。 艾草先前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针灸分为两个部分,“针”是用针刺穴道, “灸”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最佳,称为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利用艾叶艾茎做原料,制成艾绒,运用艾绒在体表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烧灼、温熨,直接或间接地借灸火的适当温热刺激,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治法。《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因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流传很广。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针二灸三用药”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千年以来,艾灸疗 3

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相继传入日本,后来陆续传到东南亚,印度欧洲等地。如今艾灸疗法已经在全世界普及,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艾灸疗法具体功效 1) 温经 散寒 艾叶具有苦辛二味,苦辛能宣散,有温通调补之力,故能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在经脉中流行,依靠“气”的推动。由于各种原因,“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滞,热象不明显的疾病,都可用温通气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还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艾燃烧发出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因寒所致的气血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环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 4

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疾患,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可以缓解各种痛症。 3)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救,如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 祛风湿,止疼痛 俗话说:“百病从寒而起”,寒湿逼入脏腑,寒凝阻络,就会造成很多病痛,如胃脘痛、月经寒痛、四肢凉痛、腰酸背痛、头颈挛痛等。艾灸可以直接将留存于脏腑中的寒气排出体外。如果体内寒气严重的人,灸时可感到有一阵阵的寒气从手心、手指间、足心处排出体外,这种神奇的作用是任何药物所无可替代的 (三)艾养生在现代社会的神奇妙用 1)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来自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或者由于种种污染而影响身心,出现郁闷、心烦、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口臭、容易疲劳等。如今这些现代病的出现,体现出一个“累”字,实际上,中医认为这些都是气血不足或经脉不畅造成的。艾灸能 5

够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人在运动后,常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疲劳等症状,这是因为运动中出现了大量乳酸,而艾灸可以快速地减少乳酸的积累,缓解疲劳的产生。用艾灸治疗疲劳已经在运动员身上进行了尝试,效果出奇的好,能让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与其他疗法相比艾灸更方便。 2)养颜润肤,纤体塑身 人类在20~22岁体内激素分泌水平达到青春颠峰期,之后体内激素的分泌量每10年以15%的速度的下降,女性尤为显著,激素的减少会使皮肤出现暗淡无光、色素长斑、粗糙缺乏弹性、衰老松弛下垂等。 艾灸有针对性地施于有损面部容颜的人体经络特定穴位,还能缓解某些劣质化妆品的副作用,排出铅或一氧化碳废气,维持皮肤的保水、保湿功能,达到调理肌肤养护肌肤的目的,让人感到由内到外的健康和自然美。据现代生物分析,艾草含有侧柏酮、多种醇、胆碱,蒿淀粉等多种成份,艾草的根、茎、叶全身都是宝,对皮肤美白、补湿、抗老化、皱纹、改善青春痘、预防酪氨酸酶氧化、预防肌肤敏感等有良好调理功效。 3)消除冷感,改善性功能 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肌肉需要依靠气血的温煦、濡润、滋养以维持生机。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用艾灸祛除虚寒毒素,进行的全身养护,预防和改善人体内部隐患,达到治标先治本,标本同 6

治的目的。 7

二、 项目简介 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传统的艾疗法的燃烧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易灼伤患者,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物质直接被火烧氧化变质,挥发量90%以上,真正意义上用到人体的有效物质不足5%。但是,几千年以来,我们的先祖用艾叶解除病痛,代代相传,吸收中医疗效毒性低,伤体微之精华;依改传统,打破旧框,去除艾疗法的诸多不便之糟粕,发展到近年来中医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现代养生学的完美结合,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依据,采用实验、求证、实证、分析等科学方法和高科技生物工程提取技术,使得现代艾灸疗法、艾草提取物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日新月异。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中草药需求量比2002年同期增长50%,比2001年同期增长100%。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中药市场需求量更大,加上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华艾醇痛速消”因其神奇的疗效,庞大的流通市场,众多的使用对象,势必形成艾草行业需求量的重大突破。 “中华艾醇痛速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七十四化学研究所为解除我国特种兵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因受伤或医用临时解痛、治咳而研制成功的的专用中药制剂。取天然中草药复方成分艾草的叶、茎,经乙醇、丙醇在高科技实验设备条件下,用不对称提取法结合艾草的有效成分及其现代药理研究重新组方,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经过提取精制后,与适宜的基质熔融混匀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