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转变.





3)购买者和销售者都享有充分的信息。如果没有充分 的信息,资源就不会被正确地配置,消费者购买的价 格可能高于实际所应支付的价格,导致价格失真,这 不仅达不到满足的最大化,也不利于鼓励生产者去生 产适当的产品组合。 4)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和完全理性,而且没 有任何外部效应。即作为消费者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 个人经济行为,总是能最大限度的增进自己的福利, 而且不会对其它人的福利造成任何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5)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产品的经济 利益与成本能以价格加以计量,而且产品可以被分割 成许多能够单独买卖的单位。产品的可分性使物品的 所有权具有确定性,效用具有排他性。
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转变
主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管理学部 谢国财
本讲座主要内容
一、市场、政府和公共财政 二、政府和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 三、关于公共财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两点 建议
一、市场、政府和公共财政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政府和公共财政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二)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征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事实上,市场不是万能的,完全竞争的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五个条件只是一种 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这五个条件 不可能同时具备,因而存在市场失灵。 因为:
1)公共产品的存在:私人不会提供用于满足 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 2)市场无法纠正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的是 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收益 和社会边际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简单地说, 就是指某些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经 济主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获 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如果对别人是有利的影 响,则是指正的外部效应;如果对别人造成不 利的影响,则是指负的外部效应; 3)竞争失效:产品非同质、规模经济、自然垄 断、交易成本阻பைடு நூலகம்市场的自由进出;
1、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产品 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 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 整个社会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分割 成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 厂商享用,也不能按照谁付款、谁受益 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享 用。典型的例子如国防、外交、环保、 灯塔等。
(二)公共产品的特性
3、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即没有办法将 拒绝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产品 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也就是说,公 共产品不能由于有人不付款而禁止其使 用,而且,任何人也不能用拒绝付款的 办法,将其不喜欢的公共产品排除在其 享用品范围之外。
(三)判定公共产品的步骤
该物品是否有 不可分割性 是 该物品有 竞争性吗 否 该物品 排他吗 是 该物品属 于拥挤性 的公共物 品(俱乐 部物品) 该物品属于纯公 共物品,应由政 府或财政提供 否 该物品有 是 竞争性吗 该物品 排他吗 是 该物品是私 人物品,应 由市场提供
(五)公共产品的供给
1、“公共地悲剧”和“免费搭车者”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 尚没水吃” 2、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根据受益范围大小, 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其 实质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问 题。 3、公共产品的供给应由政府强制融资提供。
西方财政学家十分重视对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 这不仅是因为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重要领域, 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就体现在公共产 品的提供上,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 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公共产品有关。比如, 公共预算过程中,公共支出与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联系;公共收入中的税收与公共产品虚拟的 价格相联系。因而,公共产品理论构成了公共 财政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并成为公共财政学 的理论基石和核心理论。这里,我们简单介绍 公共产品理论最基本的问题。

该物品 排他吗

该物品属于公共 资源即有竞争性/ 无排他性 的物品

(四)公共产品的分类

1、纯粹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外交、 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环境保护、社会保障。 2、混合公共产品,又叫准公共产品。包括: (1)拥挤性公共产品(俱乐部物品),具有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但技术上可以 排他。如城市道路、桥梁等; (2)公共资源,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 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如河流、湖泊等。
4)市场无法消除风险与不确定性状态的存 在。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引起的;
5)市场不完全性:如保险业(私人保险不能 为所有风险提供保障)、银行业等;
6)偏好不合理:如劣币驱逐良币、假货横行等;
7)市场无法提供为社会所能接受的公平的 收入分配; 8)市场无法消除经济失衡和经济波动。
附:关于公共产品理论的介绍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
西方对公共产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探索过程,最终从严格意义上定义公 共产品,并被广为接受的表述是美国当 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1954年发表 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给出的定义: 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即每 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 品消费的减少。
(二)公共产品的特性
1、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有效的五个
必要条件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有效的五个 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但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同时具备五 个必要条件,而且缺一不可: 1)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所有的商品交易都 是在市场上发生,每个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 者,而且任何购买者和销售者都不能单独操纵价格。 2)资源的充分移动。所谓充分移动,就是指每一种资 源都能在竞争的要素市场里,因价格的变化,而迅速 做出反应;并且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进出不能有任 何的阻碍,资源也可以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2、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某一个人或厂 商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 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同时享用,也不会因 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产 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也就是说,增 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 共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 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如国防等。
(二)公共产品的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