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 配方提供依据。
•
(2)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
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通
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
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 (3)配方设计。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 肥工作的核心。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 数据等,划分不同区域施肥分区;同时,根据 气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 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
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技术的重要手段。农民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使用者,迫切需要向农民传
授科学施肥方法和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级技术人
员、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的系统培训,逐步建
立技术人员和肥料商持证上岗制度。
•
(8)效果评价。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
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最终受益者。检验测土配方施
• 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500*3.0/100=15kg
• 施肥量=(15-6.75)/(0.35*0.46)=51kg
• 生产上常施用有机肥料抵消部分无机肥料,如基肥施有机肥
1000-2000kg
• 有机肥料养分供应量=有机肥料用量*有机肥料养分含量(%)
•
*有机肥料当季利用率(%)
• 合理施肥原则
间关系也遵循报酬递减法则。 增施单位量养分的增产量,随着养分用量的增
加而按一定比例递减。总产量按一定的递减增加而 趋向与最高产量为其极限。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单 一因素都有最高产量。当条件改变时,该因素可能 达到的最高产量也随着改变。
3.指导作用: 计量施肥——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效。施
肥超过适量,产量与施肥量关系为抛物线下降, 简言之:施多少肥。
施肥量= (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 肥料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律%
• (2)确定五大参数:
• 计划产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而定,也可根据地块前三年的平均产量再提 高10-15%。
• 百千克经济产量作物吸肥量:可查资料,
• 如水稻需 N1.7-2.5千克,P2O50.8-1.3千克,K2O2.1-3.1千克 • 冬小麦 N2.6-3.0千克,P2O51.0-1.4千克,K2O2.0-2.6千克 • 春小麦 N3.0千克, P2O51.0千克, K2O2.5千克 • 春玉米 N3.0-4.0千克,P2O51.2-1.4千克,K2O5.0-10千克 • 夏玉米 N2.5-2.7千克,P2O51.1-1.4千克,K2O3.7-4.2千克 • 土壤供肥量:实验测定的速效养分含量mg/kg*0.15kg/ 亩*养分利用系数
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使用粪肥、饼肥、厩肥、堆肥、沤肥等,以 及经工厂化加工的优质有机肥,如膨化鸡粪肥、微生物肥、有机叶面肥等。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营养需求进行配方施肥。
2.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在有机肥为主的施肥方式中,将有机肥为主的 总肥分的70%以上的肥料作为基肥,种植前施入土壤中肥分不易流失,并可 以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追肥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与需求,以速效 肥料为主。采用根区撒施、沟施、穴施、淋水肥及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
法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 1.主要内容:随着作物收获,从土壤中带走某些营 养物质导致肥力下降。维持一定产量水平,需要恢 复肥力。肥力的恢复根本方法是施肥。 2.指导作用:需要施肥 — 把从土地取去的东西归 还土地,通过施肥补偿养分亏损。
(二)最小养分律 —木桶理论:李比希
1.主要内容: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吸收各种养分, 但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 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之增减而相对变化。 无视这个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它营养成分也难 以再提高植物产量。
•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 1、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根据作物需要,正确确定 施用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才能不断改善土壤营 养状况,使作物获得持续稳定的增产,从而保 证粮食生产安全。
• 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 肥料在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中约占50%,但是 施入土壤的化学肥料大部分不能补作物吸收, 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在土壤中发生挥发、 淋溶,被土壤固定。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减 少肥料的浪费,对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至关重 要。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
•
(1)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
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
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
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
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
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
第二节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一、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1)按照土壤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或划 分出一个配方区,利用土壤普查资料和过去田 间试验的结果,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估算出 这一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二、目标产量法——养分平衡法:
(1)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计算 施肥量。
• (4)校正试验。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 用的风险,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 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以当地主 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 肥的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 料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 (5)配方加工。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 提高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关键 环节。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 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 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 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 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 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 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二、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 (一)养分归还学说:
18%
• 例:某地块玉米计划产量500kg,若玉米百千克经济产量作物 吸肥量为 N3.0千克,实验测定的土壤碱解氮150mg/kg,养分 利用系数碱解氮0.3,需施用尿素多少公斤?
• 土壤供N量=实验测定的速效养分含量mg/kg*0.15kg/ 亩*养分 利用系数
•
=150*0.15*0.3=6.75kg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国家从2005年启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实践证明,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改善 农产品的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节能 减排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概述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与内容。 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 需肥规律,土地供肥性能及肥料效益,在有机肥 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N,P,K和微肥的适宜用量 与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施肥时期和施用方 法),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2、减肥增产 在高肥高产地区,通过减少肥料用量而达到 增产或平产效果。例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实行“水稻氮调法” 后,氮肥用量减少40%左右,而水稻单产仍较传统施肥提高 10%以上。
3、增肥增产 例如陕西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发现有些地区
土壤缺钾,施用钾肥,其农作物增产15―23%。
• (二)培肥地力,保护生态 指导农民施环保肥,增加农民科学实施肥意识,改变 传统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施肥现象,减轻过量施肥 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协调养分,提高品质 (四)调控营养,防治病害 (五)有限肥源,合理分配
• 4、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不合理的施肥会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浪费的肥 料必然进入环境中,造成大量原料和能源的浪费, 破坏生态环境,如氮、磷的大量流失可造成大体 的富养分化。所以,使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尽 可能多的被作物吸收,尽可能减少在环境中滞留, 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也是有益的。
• 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共减少不合理施肥110 万吨(折纯),相当于节约原油145万吨和天然气1.5 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有力的推 动了农业的节能减排,降低了农业的污染。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肥供应的压力。05-07年,一 共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是165万吨,肥料利用率提 高了3-7个百分点。
(三)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利希方程: 1.主要内容:
报酬递减律是经济规律,即反映投入与产出关 系。表述为“从一定土地上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 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 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逐渐减 少。”指变化量。
2.米采利希学说: 20世纪米采利希通过实验发现施肥量与产量之
• 3、节约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 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仅为30%,氮肥为20-45%,磷肥为10―25%,钾肥为25―45%左右。 导致化肥利用率偏低的原因很多,但施肥量和 施肥比例不合理,是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开 展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合理的确定施肥量和肥 料中各营养元素比例,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据测算,如果氮肥利用率提高10%,则可以节 约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或节约375万吨的原煤。 在能源和资源极其紧缺的时代,进行测土配方 施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土壤中测定的速效养分并不能全部被当季作物利用,用养分利用系数
表示,碱解氮0.3-0.7,有效磷0.4-0.5,速效钾0.5-0.85。
• 肥料利用率:施入土壤中的肥料被作物吸收利用的份额。氮30-35%,磷1020%,钾40-50%。
• 肥料有效养分:如碳酸氢铵含氮17%,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