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展、保障民生
努力开创人力社保工作新局面
乐益民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组建后全面有序运转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
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
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总体部署,
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两条主线,始终突出"强人才、保就
业、重保障、促和谐"四大重点,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十一
五"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为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课题。虽然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
展的基本面和持续向好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土地、水、能源和
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约束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体制性和
素质性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以低成本低价格竞争、数量型扩张为特征的
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已势在
必行,更是一项战略选择。经济转型升级,归根结底,基础在人才,关
键靠创新。如何更好地服务转型升级,为我省新一轮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人才智力支撑,是我们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工作面临的新课
题。
社会加快转型对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跨区域流动加快,对就业特别是农
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空前压力,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目前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已超过
15%,不仅给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带来很大压力,还将导致人口结
构发生重大变化,对劳动就业和人才政策带来重大挑战。三是就业方式
日益多样化,大量劳动者以灵活方式就业,迫切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多种
就业形式的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四是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
社会矛盾进入多发频发期,要求我们在工资收入分配、协调劳动关系、
保障劳动者权益等工作中,注意考虑和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促进
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新课题。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不断提高,对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
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
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更多地转向社会管理,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加快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重要
的民生部门,每项工作都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何适应经济转
型和社会转型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的理念、范围、内
容和方式,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这是人力社保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使
命。 工作要求上坚持做到"四个着力"
着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上取得新成效。紧紧
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把人才工作摆到基础性、战略性的位置抓紧抓
好。一要突出高端引领。围绕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和发展重点,大力培
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面向国内外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
才,加强人才战略储备,形成我省科学发展新优势,引领带动经济转型
升级。二要坚持企业优先。经济转型升级,重点是企业转型升级。要把
企业人才放在优先开发的位置,人才开发积极向企业延伸,人才工程积
极向企业倾斜,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造就一批高层次研发
人才和团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要强化基础开发。加强农
村、基层一线人力资源开发,使普通劳动者不断转化为人力资源,造就
一批高素质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对应用性、基础性人才的需求。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在推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上取得新成效。就业
是民生之本、执政之基,就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问
题。不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都必须把就业作为重要任务,实施扩大就
业的发展战略。一要坚持扩大就业与促进创业并举。充分发挥政府投
资、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
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把创业促就业放在更
加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着力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动
创业带动就业。二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并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
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失业的监控预测分
析,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基础性作
用,努力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三要坚持统筹城乡与确保重点
人群并举。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身份分割,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群为重点,统筹
解决城乡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推动城乡劳动者公平充分就业。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上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我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目标的关键一年。应按照广覆盖、保
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扩面提待、完善制度"为重点,加快
建立健全具有浙江特色、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要着
眼于增强公平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
筹城乡、配套推进,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扩大社会保障
覆盖面,尽快实现应保尽保。二要着眼于适应流动性,推进各类社会保
障制度整合,加强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切实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
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三要着眼于保证可持续性,逐步提高社会保
险统筹层次,逐步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加大公共财政投
入,健全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合理提高待遇水平,推动社会
保障体系良性发展。
着力完善各类群体利益调节机制,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成
效。当前,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不同群体价值取向、利益诉求
及其表达方式日益多样化,必须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类
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一要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
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
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合理有序、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工资收入分配格
局。二要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职工自身依法维权和政府维权相
结合,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自主协调和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外部调节
相结合的劳动关系调整新机制,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人事争议,
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三要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
问题。密切关注不同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利益诉求,花大力气解决因
改革和利益调整带来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事关民生的信访
问题,切实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
好、发展好。
具体实施中注意把握"四个更加"
更加注重统筹。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各项工作的成效十分显
著,但同时也沉淀了不少矛盾。人才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整合后,我们
的业务范围、工作内容、服务对象都比原先更宽、更多、更广泛,必须
更加注重统筹。一要统筹各项工作,就是要在牢牢把握重点工作全力推
进的同时,驱动人才人事、劳动保障"两个轮子"一起转,各项工作整体协调发展。二要统筹各类人群,就是要考虑所涉及的各类人群,正确处
理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注意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三要统
筹各项制度,就是要在解决制度空白、盲点的基础上,着力消除制度碎
片、制度分割,增强制度间的有机统一、配套衔接。四要统筹各项改
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的点和面、上和下、远和近、内和外的关
系,确保改革整体推进。
更加注重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政
策,很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当时有效不一定现在有效,过去走在
前列不等于将来走在前列。一要坚持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打
破观念、思想、体制上的束缚,进一步解放自我、解放职能、解放权
力。二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解决遇到的新情
况、新问题,不断化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历史问题,以推进改革、解
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新成效,推动事业新发展。三要注重发挥基层的首
创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典型引路,不断总结推广
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使我们的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更加注重基础。基层工作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们
服务的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将是我们今后最大的服务群体,要求
我们工作的触角必须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并按照服务基层的要求,加强
各类基础建设。一要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县级以下街道、乡
镇和社区基层公共服务站点为重点,切实解决基层站点经费、场地、机
构、人员等方面的困难,加快职能整合,建立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布
局合理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新体系。二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统
筹规划各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各项业务网络应用的全覆
盖。三要加强规划和基础统计工作,全面总结"十一五"工作,在此基础
上,规划好"十二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规划,完善统计指标
体系、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报表制度,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为科学研判
和决策提供保障。
更加注重落实。落实是抓住机遇、推动工作的关键。去年,中央和
省委、省政府在人才开发、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推出了一系列
政策举措,很多要在今年贯彻实施。一要加强谋划,明确时间表、路线
图,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周详、措施得当。二要加强指导督促检查,严
格责任追究,严格目标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三要坚持从
我省实际出发,在确保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创
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政策真正落地,取得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