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浅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浅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
现状与政策建议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
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
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对我国城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希望能够
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政策建议
一、新型城市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
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
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投资、产业在城
镇的集中、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等,直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
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向城镇的流动。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
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然
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为了实现经济引擎的转变,让我国经济持续下去,需要
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从我国城镇化与世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来看,我国城镇
化中的问题不仅表现为城镇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更表现在现有城镇质量不高等
情况,例如,小城镇有“镇镇像农村”之说,大城市有“城中村”现象。
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更突出问题还是表现在质量方面,主要有1.城镇规划
缺乏科学性、合理性2.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经济实力不强3.忽
视城镇内涵建设,基础设施薄弱4.大量占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5.城镇环境条
件较差,污染严重6.小城镇的农村生活方式没有真正改变。7.就业、医疗、养
老、教育等社会问题突出。8.城镇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等。这些问题突出表
现为:一是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还比较弱。大、中、小城市
结构不合理,与国际普遍发展规律相比,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集中的
人口比例明显偏低。城镇群发展刚刚起步.城镇之间联系交往程度还比较低,,
城镇聚集程度还较低,人口总规模还比较小,人口吸纳能力还不强。目前,,我
国城镇一般都还处于人口和产业的集聚阶段,,对外辐射能力还比较差,郊区化
和分散化的趋势虽然也存在如产业和人口转移等,,但还不十分明显。二是城镇
宏观区域布局和城镇内部空间布局存在不少问题。在城镇的宏观区域布局上主要
问题是城市数目太少、乡村太多、建制镇规模太小。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混乱,城
市核心区、中间区、边缘区、郊区和郊县的关系不清,,致使城市盲目外扩,摊
大饼,这也是“城中村”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城乡差距调控不力。
城乡差距扩大,关系不顺,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
障没有普遍地、均等地惠及城乡人口,城乡没有形成良胜互动的格局,城镇化推
进未能有效地、稳定地减少依赖土地的农业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在征地、拆
迁、旧城改造等方面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造成
了一些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转变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城镇化
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生
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为保障城镇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作为后发国家要认真处理我
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断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及时进行完善。
(一)加强科学规划。通盘考虑城乡空间、产业、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
住房建设,与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
接,完善城乡一体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强化指导性和操作性,
建立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城镇规划体系。
(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继续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
做好社区”的思路,积极构建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集镇和农村新型示范
社区五个层次为主体的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转变。
(三)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产业聚集能力和就业承载能
力。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物流、运输、建筑、信
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餐饮、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完善教育、
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服务体系,促进城镇产业体系和服务功
能不断完善。
(四)建设特色、生态、宜居小城镇。优化与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
局,挖掘自然山水、地域文化、传统民俗等元素,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发
展节能环保产业,完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加强空气、水源、土壤
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绿化覆盖率,建设方便生产生活、富有文化特征、环境清新
怡人的特色生态宜居小城镇。
新型城市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快推进新
型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
步。当前我国在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今后需要通过加强
科学规划、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特色城镇、推
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途径来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从而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经
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