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美在水墨动画教学中的运
用
中国传统水墨画追求意境之美。 水墨的晕染有表达意境之美的 优势,能够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 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 最高境界具有审美特征。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在多个艺术门类包括文学、美术、 戏剧、音乐、摄影等基础上分化出的全新艺术形式,将美术与影 视的特征相结合。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动画完美结合, 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在中国水墨动画意境美的表现中融合了 多种现代动画手法,充分发挥中国民族艺术特色, 创造出中外动 画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之美。 意境悠远是人们对中国水墨动 画的一致评价。这样的审美原则对水墨动画教育教学也是值得学 习的。
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的珍宝, 它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 表现方式,使动画的各种造型具有水墨特色,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色的艺术风格。
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美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指纯用水墨不施色彩, 或者以水墨为主略
施淡彩的中国画。据《辞源》载: “水墨画——专用水墨而不施
色彩的画。”《辞海》解释:“水墨画一一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体。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如 兼五彩' 取得‘水晕墨章 ' 、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为主导, 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 ”
学术界普遍认为水墨画始于唐代王维的泼墨山水。宋元之后, 文人画家的素养支撑着水墨画的艺术成就, 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塑 造成融诗书、涵情怀、讲趣味的艺术。近代以来水墨画经历了写 实与通俗等艺术形式的改造, 开始具有了现代化追求, 出现了“彩 墨画”、“表现水墨”、“抽象水墨”、“实验水墨”等现代水墨画, 它们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比较而言, 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都发 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现代水墨画是兼容复合型的, 包含丰富的抽 象、构成因素。结合水墨动画教学来看,我们探讨的仅仅是具有 中国传统书画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水墨画在构图上讲究经营位置, 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时间或空 间,而是根据画家的内心感受和实际需要,打破时空限制,把不 同时空中的景物容入自己的画面,营造出画家心中的时空境界。 水墨画的构图也讲究虚实对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讲究“疏 可走马”、“密不透风”。也可以省略环境描写,大胆留白,观画 者产生无限遐想。 例如在水墨画中, 几乎所有的水都是靠留白来 表现,只有在船只经过的地方才会有一点水纹或涟漪, 似有似无 的感觉留给了观画者无限的想象。 在透视上水墨画也不拘泥于焦 点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法,观景取物,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
灵活性。 中国传统水墨画利用墨在宣纸上独特的晕染效果, 传达 出了形式美和情感。
画家在描绘表现事中国水墨画中的意境是指水墨画作品中, 物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形成的一种艺术感染力, 同时 呈现出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形象, 并且使观画者产生联想从而 引发共鸣,创造出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李可染曾说过“意 境是艺术的灵魂, 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 加上人的思想感 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 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 ” 意境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 凝聚着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根
本精神,是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中, 画家不是对客观物象进行简单描摹, 也不是进行主观意念的随意 拼凑,靠的是描绘富有生命力和感情的形象, 在有限的空间中去 表现无限的感情。水墨画家通过抒发主观情思来追求意境 , 意境 能体现出主体与客体、动与静、虚与实、情与景等多方面的高度 完美统一,从而引发观画者的无限审美想象。
水墨画的意境美还体现在“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水墨画讲求 以形似为前提,神似为目的。中国水墨画讲究神似,苏东坡曾题 诗:“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只有将“形”和“神”统一于 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之中 , 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
二、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过程
动画的英文Animation词根源于拉丁文anima,意思是“呼吸”、 “灵魂。”国际动画协会( ASIFA)1980 年在萨格勒布对动画的 定义是:“动画艺术是指除使用真实的人或事物造成动作也就是 用人工方使用各种技术所创作的活动影像,的方法以外, 式创造出来的动态影像。 ” 中国动画史上曾出现过众多极具民族特色的动画电影, 其中以 水墨动画为首,在国际动画界被誉为“中国学派” 。这些动画片 成就了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 中国水墨动画创作中把中国传统水 墨画的技法运用到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 突破国外 动画片常采用的线条结构方法,
借助水墨的浓淡虚实来表现对象, 追求意境气韵,讲求笔墨情趣。
自 20 世纪 50 年代《水墨动画片段》试拍成功以来,我国创作 了多部知名度较高的水墨动画电影, 其中包括 《小蝌蚪找妈妈》 、 《牧笛》、《鹿铃》、《山水情》等。
《小蝌蚪找妈妈》 是以齐白石先生的画为蓝本的影片, 故事中 涉及的角色和场景是中国传统山水、 花鸟画的常用题材, 巧妙地 将剧本内容和水墨动画的形式相结合。 既反映齐白石先生的水墨 画风格, 又赋予水墨画生命。《牧笛》源自李可染先生的名画 《牧 童与牛》。影片运用李可染先生简练并富有趣味的绘画特点塑造 牧童和水牛的形态, 以传统的中国绘画色彩展示了高山峻岭和飞 瀑的宏大景象,充分营造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 部影片相比《小蝌蚪找妈妈》 ,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更显成熟。 《鹿铃》以程十发先生的画为蓝本, 在内容上侧重写实, 在动作、 色彩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有动作性较强的场面, 还有人物较多的 集市场景。 此片的尝试给水墨动画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8
年拍摄的《山水情》有大量山水场景,富于东方韵味,是一部非 常适合水墨来表现的动画影片。《山水情》中杰出的水墨技法与 古琴技艺均出自名家之手,不仅情节铺陈内敛且富于东方韵味, 画家在创作水墨效果时,也做了大量技法上的尝试。 《山水情》
将写意山水画与古琴曲完美结合, 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诗意空间。 中国水墨动画既有真实的泼墨写意画面,又有流畅细致的动态。 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而没有轮廓线, 水墨动画中每个场景都是
一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形象的表情和动作优美灵动, 泼墨山水 的背景充满诗意。这体现了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 意义,意境深远。水墨动画充满中国式的优美韵味。在水墨动画 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汲取经验, 尤其是水墨动画
深邃的审美意境。
三、水墨动画教学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汲取经验
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动画的代表性作品, 继承了中国传统绘
画的哲学思想表现手法,注重意境的表达。动画继承了中国传统 绘画讲究的“传神”,靠笔墨浓淡和渲染程度的变化来表现运动 规律,这种饱含水墨意蕴的画面传承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美 学思想。在构图布局和场景绘制上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 讲究
虚实关系的呼应、留白的处理,处处都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的重 要思想。
意境美的体现方式有很多方面,“留白”,则是构成中国画形式 美及意境延续方面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作品的主题、意境、绘画 中的“虚实相生,中国画很重视“留白” ,趣味等多种因素。 . 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画通过“留白”处理虚实关系。
水墨动画的代表作《小蝌蚪找妈妈》 、《牧笛》、《山水情》分别 直接取法于中国画的写意花鸟、写意人物、写意山水三类。而以 单线平涂为主的动画如《大闹天宫》 、《九色鹿》、《哪吒闹海》、 《天书奇潭》
等则在传统的中国工笔画和壁画中汲取营养。 它们 都呈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绘画面貌。 在《小蝌蚪找妈妈》中,意境主要体现在画面的留白。大片空 白映衬着寥寥数笔,给人以虚衬实、深邃的画面意境,也给人留 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体会到水墨的优雅情调。 《小蝌蚪找妈妈》 的故事发生在池塘里,
但实际的背景是一片空白, 在空白上画出 池塘生物,观众就默认他们是在水中。几张荷叶就表示水面,几 根水草就指水底。 《牧笛》中牧童与水牛在水中嬉戏一场,画面 上只有水牛露出水面的上半截身体与背上的牧童, 其余占据大部 分画面的是一片空白。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 , 另一半在空白 处, 这里充分体现了传统绘画对虚实运用的精彩绝妙之处 , 画里画 外是无尽的气韵生动 , 可谓虚生相生 , 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水墨动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表达, 结合影视语 言表现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山水情》突出地体现了传统水墨 画中的意境观念。在人物造型设计上,抛开了人物的比例关系, 追求“似与不似之间” 。在场景设计中,大量留白的虚实处理更
是体现出了中国画讲究的虚实相生,留白处可云,可瀑布,可河 流,却丝毫感觉不到空,反而留给观者无限遐想。这已将水墨动. 画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之其墨色的渲染成流动之势, 虚实
相生的独特韵味表露无遗。 整个画面因水墨而表现的深邃而富有 诗意,少年和老琴师用墨简单勾勒和渲染,精巧别致。
水墨动画中的意境处理是可以从水墨艺术中获得灵感, 也可以
从优秀电影艺术的处理技巧中吸取营养。 水墨动画受传统水墨画 美学风格的影响,借助水墨画的技法,将写意手法运用其中,在 水墨动画中创造意境、抒发情感,既是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美学精 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动画教育教学中表现形式的突破与创造。
中国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水墨画题材、 审美情趣和意境引入到 其教育教学过程中,巧妙的笔墨营造出优雅的画面, 表现出中国 水墨画唯美意境,中国传统水墨画与中国水墨动画之间有根深蒂 固的传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