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探索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探索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群众文化是文化体系的一部份,隶属于社会文化,是社会文
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新是文化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探
索群众文化创新建设与发展,是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方式。作者就群
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创新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为我们群众文化
建设提出创新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 建设 创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
步,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隔,文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紧密相联,
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如今,
文化已然成为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 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体系建设之需要、是构建和
谐社会发展之需要,因而实行群众文化建设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与现实意义。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社会主义建设价值体系构建之需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于构成社会的成
员的生产生活行为。主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体现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在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主
要的战略任务[1]。

(2)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和谐文化的发展
是构建和谐社会之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食粮。在新时代,构建
和谐社会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之一。同时也是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体现群众的利益与愿望。和谐社会是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和谐与
统一,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整合与传播效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因而
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地位举足重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
用。

(3)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随着群
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十七大
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是国家竞争力
的重要因素,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国人民的一致愿望。”群众
文化的提高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文化的进步与发
展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是一个思想、观念、文
化大融合的时代,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并存[2]。因此努力增强群
众文化创新建设,是巩固发展和谐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
段。
2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沉淀,形
成具有自身特色又富有社会含义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从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建设与发展,然而群众文化在建设的
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办与群众文化办之间的误区。群从文化办几经发展
更名为社会文化办,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
群众文化生活,搞活文化产业,对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不足进行补充。
但是这一决策传递给管理层一个错误信号,理解成了群众文化由群众
办解决,专业文化由政府办解决。因而导致决策领导层认为,群众文化
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顺其发展,甚至让群众的文化事业单位,自负
赢亏,自生自灭。

(2)群众文化单位进行文化服务活动视为文化产业的错误认识。
群众文化事业进行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但是更具有一定的
事业属性,包括引导性、示范性与公益性。然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
就象硬币的正反面,一般来说,文化产业是利用文化进行赚取利益,把
企业效益最大化。然而文化事业需要用钱进行发展文化,最终p

3 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群众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同时
也是群众文化建设单位的本质特征和优势所在。文化的表现形式都是
借助于载体,没有载体文化就失去依赖空间,据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可
以分为精神载体、虚拟载体与物质载体。这三者相辅相承,有机结合,
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表现。

(1)群众文化创新建设与发展,需优化物质载体。物质载体是精神
载体之基础,是城市之灵魂,是以国家政府等公共部门向群众提供以保
障群众基本生活权利为主要目的。提高群众品位,满足群众生活之需
要是物质建设的宗旨。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人民群众之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建设必
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尊重群众意识,对不同年龄阶
段,各种职业特色的群众文化差异全方位考虑,避免群众文化建设出现
低俗化、老龄化、单调化及消极化现象的发生,对差异性进行探索,寻
其共性,对差异文化予以尊重,根据差异性创新精神载体。

(3)群众文化创新建设与发展的新亮点,注重虚拟载体创新。随着
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网民数量迅速增长,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世
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的群众公共情怀在互联网上迅
速凝结,形成各种虚拟团体。以博客、微博为网络媒体代表,在互联网
上将信息准确、快速、安全的传播,虚拟载体是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
创新亮点。作为文化工作者应借助互联网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
掌握文化的主导权[4]。对网络文化成立快速反应机制,引导舆论,注重
参与性,以先进的互联网创意技术为引导,创建群众文化惠民平台,创
意文化产业平台,树立群众文化新坐标。
4 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之需要。但是群众
文化的改革创新必须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文化生
活之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之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革
命新形势之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课题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体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J].理论动态,2011(5).

[2]张剑.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析[J].电脑知识与
技术,2010(33).

[3]王开厂,王忠杰.群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考[J].大众文艺,
2010(11).

[4]徐缨.网络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J].理论动态,20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