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研究BDA

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研究BDA

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研究BDA分类:军事观察2009-12-24 08:59摘要: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目标毁伤效果(BDA)系统充分暴露出了其缺陷:评估速度慢、评估准确性差。

它严重的影响了美军的各项军事行动,阻碍了战争的进程,引起了美军及其它各国军事专家的重视。

海湾战争后,美军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BDA分析研究。

论文简要回顾了BDA发展的进程,重点论述了海湾战争后,美军在BDA评估机构、评估模型及评估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BDA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信息侦察评估机构评估模型1 引言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是指对敌方目标实施火力打击后,对目标的毁伤效果进行的综合评估。

海湾战争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评估(Battle Damage Assessment,简称BDA)做了如下定义[1]:及时、准确的评估因运用军事力量(包括致命的和非致命的)而造成的预定敌方目标的毁伤效果。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可用于各种武器系统(包括空中,陆上,海上,和一些特殊的武器系统)。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起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美空军轰炸机执行完轰炸任务后,他们几乎没有反馈任何有关目标的毁伤信息。

但空军的决策者和指挥官们需要知道轰炸的效果,以便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所以他们开始向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机组人员索取轰炸任务报告,以及轰炸过程中拍摄到的目标毁伤照片。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从此诞生,美军称其为BDA。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不断发展,开发了各种侦察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用于目标毁伤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到越南战争时,其分析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并不断开发各种分析程序,以满足不同层次战斗的需要。

但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技术的发展却一直落后于其武器装备发展的脚步。

海湾战争中,由于高新技术武器的运用,使得落后的信息收集、处理技术及评估程序难以及时、准确的对目标毁伤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处理,从而难以满足战场指挥官对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需求、制约了美军及其盟军的各项军事行动。

由于海湾战争时间太短,各种新的评估技术、评估程序及评估的组织机构还没来得及走向成熟,海湾战争就很快结束了。

海湾战争后美军意识到其BDA分析存在的缺陷,所以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BDA分析研究,并不断调整其BDA分析组织机构。

2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现状海湾战争后,美军根据其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系统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对其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机构进行了新的调整,开发了各种新的评估技术、评估方法及模型。

2.1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组织机构海湾战争后,美军对其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目标毁伤信息的收集处理及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工作。

其评估机构如图 1 所示。

1.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工作组(BDA Working Group)[1]为了对BDA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美军事目标情报委员会(MTIC)从各联合司令部、各军种、联合参谋部情报局和相关国家机关抽调部分代表,创立了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工作组(BDA Working Group),专门研究联合BDA分析的原则、程序,对BDA术语进行标准化,分析建立共享BDA信息数据库的需求,研究BDA分析所需的体系结构支持,评价BDA的训练需求等。

2.国家军事联合情报中心(NMJIC)目标选择与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小组[1]美军联合参谋部情报部门通过负责目标选择的副主任,以跨机构合作方式,成立国家军事联合情报中心目标选择和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小组,协调全国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能力和相关力量的工作。

国家军事联合情报中心目标选择与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小组主要向总统、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联合参谋部以及各作战司令部提供重点的国家级目标情报。

3.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办公室(J-2T-1B)[1] [3]为具体管理协调各部门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工作,美军各联合司令部都成立了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办公室(BDA office),通常由联合情报中心(JIC)或联合分析中心(JAC)担任,负责指导并协调各作战司令部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工作。

4.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小组[1] [3]各作战司令部的情报部门通常单独设置一个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小组,负责具体的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工作;联合司令部通常选择其下属的一个作战司令部作为主要的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机构,主要负责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目标功能及目标系统毁伤效果评估。

其它司令部或支持性机构为其提供信息及情报支持。

5. 作战部队战场BDA 小组各作战部队的战场BDA 小组主要负责为相应的作战司令部提供战场上有关目标的情报信息,并与作战司令部、各支持性机构及国家级情报信息机构相协调负责第一阶段的目标物理毁伤效果评估。

表一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阶段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阶段阶段 1 最初阶段(物理毁伤评估)评估任务与结果- 初始报告(粗略的)- 最初的物理毁伤评估信息资源- 全体机组人员的报告- 前线的观察员- 提供必要的再次打击- 武器系统(飞机上的录建像阶段 2 补充阶段(功能毁伤评估)- 物理毁伤评估- 功能毁伤- 目标恢复能力的评估- 初步的目标系统评估- 所有信息资源阶段 3 (目标系统评- 全面的目标系统评估-所有信息资源及专家经2.2 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流程[1] [2] [3]目前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采用“三段式”方法: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及目标系统毁伤评估。

三个阶段不断深入,逐渐细化。

三个评估阶段拥有不同的评估信息及评估任务,如表一所示。

阶段1:主要是根据视觉的或报告的一些目标毁伤信息,做出的对目标物理毁伤的评估,这些评估多是定性的。

它主要由各作战部队完成,作战司令部、联合司令部、国家军事联合情报中心(NMJIC)等机构为各作战部队提供情报信息支持,其评估结果呈报有关各级机构,其信息流向如图1 所示。

阶段2:物理毁伤效果评估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后,在物理毁伤效果评估的基础之上,根据更为详细的目标毁伤信息对目标的功能进行评估。

功能毁伤效果评估主要由各作战司令部的BDA 小组负责。

各作战部队、联合司令部、国家军事联合情报中心(NMJIC)等机构为其提供情报信息支持。

阶段3:在一定的作战阶段,各作战司令部的BDA 小组根据战斗冲突的实际,战斗的节奏,和必要的情报信息,对相关的目标系统进行大范围的评估。

其它各机构为其提供信息及情报支持。

2.3 评估模型为促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发展,美军相关研究机构和人员对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毁伤效果评估模型与方法。

1)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贝叶斯网络决策模型[4]1999年美空军的丹尼尔上校(Daniel.W.F. )提出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贝叶斯网络(Bayesian belief network)决策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战时实时的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它可以综合战前的各种预测信息,战场上收集到的各种目标毁伤信息及专家的经验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做出综合评估,因而提高了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同时它可以不必等待侦察卫星收集到的目标毁伤信息就可以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从而提高了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速度。

2)目标毁伤评估概率模型[5]美海军研究生院的Donald P.G和Patricia A.J共同提出的一种目标毁伤评估概率模型。

他们认为不同的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正确率将影响目标毁伤结果,即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正确率高,评估结论可信,所做出的打击决策正确,最终的毁伤概率就比较高;反之毁伤率较低。

3)陆军目标毁伤评估系统美国陆军的盖伦•迪克森上校(Glenn Dickenson)开发的陆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系统,可以实现目标毁伤评估过程自动化,并可以为将自动化的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能力结合到“全部信息来源分析系统”(ASAS)中奠定基础。

该自动化系统可以对部队的现有兵力进行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小组的工作量,使小组成员可以专注于控制数据质量,并确保战斗部队及时报告所需信息;同时它还可将计算结果与文字处理文档相连,并转化为超文本标识语言(HML)发布在网络上,供作战部队访问,随时了解敌军兵力情况。

2.4 评估手册目前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还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而完善的标准体系,但在部分条令中已对其有所涉及。

1.《军事行动的联合情报支援》(JP2-01)美军联合参谋部1996年发布的《军事行动的联合情报支援》(JP2-01)规定“联合司令部所属的联合情报中心(JIC)为满足各地区作战指挥官及其下级指挥官的作战情报需要,负责提供包括目标毁伤评估在内的目标情报支持”。

2.《目标确定联合条令》(JP3-60)美军联合参谋部2002年发布的《目标确定联合条令》(JP3-60)继续充实了目标毁伤评估的相关理论,明确了目标毁伤评估在联合目标选择与打击工作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及其包含的内容,并规定“各级情报部门(J-2)在为所有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收集、分析和目标毁伤评估方面负有主要职责”。

3.《为目标选择与打击提供情报支持的联合战术、技术和方法》(JP 2-01.1)美军联合参谋部2003年1月发布的《为目标选择与打击提供情报支持的联合战术、技术和方法》(JP 2-01.1)从战术、技术和方法上详细地阐述了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目标、方法、职责分工、报告样式及相关培训等问题,同时也使情报部门更好地理解了目标毁伤评估对作战评估和联合目标工作的重要性。

4.《目标毁伤评估快速指南》美国防情报局制订,主要用于为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用户提供行动指南。

5.《目标毁伤评估参考手册》美国防情报局制订,主要用于为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用户建立通用的知识基础。

2.5 目标毁伤信息收集技术目标毁伤信息的收集是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基础。

多手段、多平台、全方位的侦察信息以及由武器系统所提供的大量实时、准确的战场情报,对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起着重要作用。

美军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信息主要通过侦察卫星、战略侦察机、无人机、主战平台配备的侦察设备以及弹载侦察系统等来获取。

(一)天基侦察装备在高技术条件下,空间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卫星已成为战场态势感知和毁伤效果评估的主力装备。

美军用于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卫星主要是照相侦察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

其中照相侦察卫星可分为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

(二)空基侦察装备有人/无人侦察机以及主战平台上配备的侦察设备也是获取信号情报、图像情报、测量与特征情报、视频信号等情报的重要来源。

与侦察卫星相比侦察机可以更机动灵活的提供有关目标的毁伤信息,为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提供不可或缺的情报支持。

(三)地面侦察地面侦察是一种传统的侦察方式,它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侦察。

地面侦察监视手段很多,除了常见的光学侦察(如望远镜、潜望镜、侦察经纬仪、测距机、地面远程摄影机等)外,主要还包括无线电通信侦察、雷达侦察、地面传感器侦察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