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

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

第27卷第2期 V0L 27 No.2 钦州学院学报 JOURINAL OF QINZHOU UNIVERSITY 2012年4月 

Apr.,2012 

高校非中文专业 

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 

许红晴,黄群 

(梧州学院中文系,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 在高校中推广普通话,最基本的是要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这是推普的“本”。在非中文专业开 

设现代汉语课程对于普通话的推广、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在实用写作方面和第二语言学习都有极 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非中文专业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14(2012)02—0l13—03 

一、普通话推p-研究简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普通话推 

广工作。然而,在学校普通话推广的实际过程中, 

因为各种因素,效果总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不少 

有待提高的地方。对此,已有很多学者在学校推 

广普通话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研究不同方言区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 

例如伍巍的《对穗港澳地区普通话教学的思考》, 

周健《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若干问题》,严春艳、廖 

鹏程的《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推广的困难与对策 

研究》,王群生、王彩豫的《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 

通话”》等。这些论文就方言地区普通话推广存 

在的难度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和对策。此类研究对于不同方言地区高校推广普 

通话有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局限性在于此类 

研究仅限于普通话语音推广方面。二是有关普通 话训练方面课程的教学法的探讨。在非中文专 

业,各高校有关普通话教学方面的课程主要有普 

通话训练、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其中普通话 

训练课程是最主要的。然而,这些有限的普通话 

教学方面的课程所产生的效果却不很理想。对 

此,很多学者对这些课程的教学法进行了探析,如 

邹斌的《高职高专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谢旭慧、程肇基的《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 

话教学模式的探索》,刘萍的《利用现代教育技 

术,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李晓琳的《刍议普通 

话教学中的教与学》等。这些论文对于提高普通 

话相关课程的质量存在一定指导意义,但这些论 

文同样只侧重普通话语音方面的教学。三是其他 

方面的一些研究。如有关PSC方面的研究等。 

从以上研究综述可看出以往学者对普通话推 

广的研究主要侧重在现代汉语语音方面还包含词 

汇语法等方面。但普通话不仅仅包括语音方面还 

[收稿日期]2012—02—20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汉语语言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2011JGB123);梧州学院院级 

教改项目:《现代汉语》在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建设探析(wyjg2011B21);梧州学院院级教改项目: 

语言课程的整合(wyjg2008B005)。 

[作者简介]许红晴(1981一),女,湖南郴州人,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黄群(1966一),女,广西贺州人, 

梧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l14 钦州学院学报 第27卷 

包含词汇语法等方面。现代汉语共同语就是以北 

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为了更 

好地学好普通话高校在非中文专业必须开设现代 

汉语课程。 

二、推广普通话之“本”:开设 

现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 

(一)有利-3=基本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都侧重能直接产 

生效益方面的东西,往往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重要 

性。但就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中国的历史、 

文化等知识要有个基本了解一样,作为中国的一 

名公民,必须掌握自己国家所使用的共同语。特 

别是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 

始学习汉语,研究汉语,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汉 

语知识方面还落后于外国人,那就无颜以对了。 

(二)有利于改变普通话教学课程的不合理性 

现阶段,普通话教学课程设置存在有待提高 

的方面。因为在初高中阶段普通话教学方程主要 

是语文课,但语文课上没有系统性的普通话的理 

论知识教学。而到了大学阶段,非中文专业在普 

通话教学方面的课程却很少,最主要的课程是普 

通话训练课,其次是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课 

程。但这些课程在进行普通话教学方面都存在局 

限性。如普通话训练课程,这是高校非中文专业 

普通话教学方面的主要课程,但一般为公共选修 

课,课时为2学时一周,教学目的是为学生考PSC 

而准备。因此,不管是普通话训练课程的教材还 

是教师都侧重学生在普通话语音方面的知识和训 

练,而几乎没有涉及到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方面 

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有些地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 

的普通话训练教材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些章节 

提及到,但教材的思路不是通过讲解普通话的词 

汇和语法的理论知识来训练学生们这方面的素 

质,而主要是通过方言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或语法 

和正确的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对比来避免方言区 

的学生出现错误。这种教学思路对于学生实际掌 

握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存在局限性。当然,随着 

广西PSC考试的改革,即PSC中删除选择正确词 

汇和句子的题目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普通话训 

练教材中也没有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理论知识了。 

诚然,语音部分在普通话方面很重要,是普通话的 

物质外壳,标准的语音会给人很好的听觉享受,但 

在实际生活中,方言普通话(侧重语音方面带有 

方言特点)占更大范围,且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 时间。但用带有方言语音特点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一般不影响交际。而如果用带有方言特点的词汇 

或语法跟不同方言区的人进行交际,则可能存在 

交际障碍。在PSC时,有些学生也因为现代汉语 

词汇和语法掌握不好而出现错误。如在PSC的 

最后一题:说话题中,有些学生就因为选用方言 

词,句子语法不对等词汇和语法上的错误被扣分。 

由于普通话训练课程的教学目的、课时、教材等方 

面的原因,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的理论知识不能在该 

课程中教给学生,而其他相关课程如大学语文、演 

讲与口才等也由于教学目的、课时、教材等方面的 

原因不能进行系统的普通话理论知识讲解和练习, 

不能教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提高现代汉语词汇 

和语法方面的能力。而实际交际过程中,普通话在 

词语和语法方面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笔者认为 

在开设普通话训练、大学语文或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之前,要开设现代汉语课程,且要在非中文专业作 

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去开设。这样才能打好普通话 

推广工作的基础,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普通话推广工 

作。 

(三)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在非中文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对学生学 

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实用写作方面 

虽然我们不要求每一个人的文笔都很好,但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在写作时是不应该出现错 

词和错句的。比如毕业论文的写作至少在措词造 

句上不应该出现错误。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撰 

写毕业论文时大多都会出现很多错句病句,笔者 

认为这是个极其危险的事情,鉴于此,笔者认为在 

非中文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2.第二语言学习方面 

各大高校对于学生“英语”的学习都是有要 

求的,有些学校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大学英语四 

级才能获得学位证,有些至少要求学生要过了学 

校英语学位考试才能获得学位证。然而,很多学 

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成绩并不好。当然成绩不好存 

在各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开设现代汉语课程 

对于高校学生学习其他外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汉语和其他很多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 

有联系,学好了汉语对学好其他语言有融会贯通 

的作用。比如,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讲解了国际音 

标的知识,学好国际音标对我们学习其他语言也 

很有用。有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现代汉语和其他 

语言发音的对比来更好地学习其他语言。比如英 

语中有浊音,

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会把浊音 第2期 许红晴,黄群: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 115 

发成汉语中的清音,如英语的“boss”中的“b”是 

浊音,国际音标是[b],而学生们经常把[b]发成 

清音[P]。再如英语的“have”中的“h”,国际音 

标是[h],是喉音,而汉语中和国际音标同形的 

“h”国际音标却是[x],是舌根音,而学生们经常 

把英语的喉音发成舌根音。再如,现代汉语词汇 

和语法部分对构词法、构形法、句法、句子成分等 

理论都有详细的讲解,学好了这些理论对于学习 

第二语言也有融会贯通的作用。比如汉语词后加 

上后缀,就能构成一个新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 

学会了这个理论就相当于学会了很多词,而不必 

去死记硬背。 

有人认为外语教师在教授第二语言时可以讲 

解一些语言方面的理论,而不必各专业都开设现 

代汉语课程。然而,从具体的第二语言教学内容 

看,开设现代汉语课程是必要的。大学阶段的英 

语教学已不再强调基本的语音教学,就算教师会 

在理论上再次强调语音的标准性,但鲜有外语教 

师会通过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发音来教学生进行英 

语的发音,因为教师自己之前也未修过现代汉语 

课程,现代汉语各方面的理论也掌握得不是很好。 

另外,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自己母语的理论知识而 

非第二语言的理论的知识。 

三、建设好推普之“本”:非中文 

专业现代汉语课程设置对策 

(一)课程地位的确立 

基于以上所述现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各高 

校需把现代汉语课程作为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 

必修课来确定。每周课时为2课时。 

(二)教材的选择 

目前,现代汉语的教材很多,但大都是为中文 

系专业的学生编写的。所以,要致力于编写适合非 中文专业学生学习的现代汉语,最好是能根据不同 

专业的特点,编写各具侧重点的教材。比如,外语 

系的现代汉语教材可采取对比方法来编写。 

(三)教学法的探索 

即使是在现代汉语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 

的中文系,现代汉语教学法也总有不足之处。对 

此,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如,邵敬敏的《现代 

汉语课教学方法改革刍议》、华丹的《<现代汉语> 

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冷瑾的《在现代汉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等。在非中文专 

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法的探讨就显得更为重 

要。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采用对比法 

在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时,尽量地和各专业的知 

识相联系,至少可以和英语相联系。英语作为大学 

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每个专业都要学习的。在 

进行教学时可拿汉语和英语进行比较。如此不仅 

能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也 

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另外,也可以通过现代 

汉语和方言比较进行教学。 

2.精讲多练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做到“精讲多练”。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多联系实际生活 

的语料来教学,让学生有对象、有兴趣去“练”。 

“推广普通话”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学校作为 

推普的基础场所,其推普工作更为重要。现代汉语 

课程在非中文系的开设对于普通话的推广、大学生 

基本素质的提高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汉 

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可谓是推普的“本”。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1. 

The Necessity of Offering Modern Chinese Courses 

for Non.Chinese najors in University 一 一 XU Hong—qing,HUANG Qun 

(Department ofChinese of Wuzhou University,Wuzhou 543000,China) 

Abstract:To promote Mandarin。in universities,the most basic is to offer Modem Chinese Courses.Offering Modem Chinese 

Courses for non—Chinese major in Universities plays a vital role,for it is good for promotion of Mandarin,improvement of students 

quality,students practical writ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Key words:Modem Chinese Course;mandarin;non-Chinese major ’ 

[责任编辑黄昭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