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第32卷第3期 V_0l 32.NO 3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11年6月 Jun.20ll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林茹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和职业素质教育融合的实践出发,结合提升育人水平、培养实用人才和打造教学新特色的目标,对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行思考.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基础工作,不能为了 

结合专业放弃思想政治阵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人文素质;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63(2011)03—0050—04 

DoI:10.3875 ̄.issn.1674—3563.2011.03.009 本丈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这几年,高校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办学模式发生很大变化.从单一的工学结合发展到校企 

合作、校企一体化直至校企共同体,经历了高校与企业双方由融入到融合再到融通的过程.“校 

企共同体”是指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开放、相 

互依存并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其共同要素是利益共享、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文化共融、师资共建、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和基地共建;其特征是共同愿景、共同组 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以及共担风险….校企双方通过在师资力量、专业规划、实 

训设施和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合互惠共赢的目的. 

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去顺应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趋势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急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1现实挑战 

1.1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囿于校园象牙塔 

在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未形成时,思想政治课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教学,其教育环境基 

本上在教室里、校园内,被称为“墙院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校企共同体机制下,企业需要介 

入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施教主体.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理论 

教学,还要贯穿学校整个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实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2“融”核心理念的辐射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囿于学科自身 

“融”体现了学校融汇古今、融通内外的文化理念;对融和融新、共融共进的追求以及对高 

等教育的独特且前瞻性的理解和对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在“融”核心理念的引 

领下,学校要融入区域发展,校园要融入社区,专业要融入产业,教学要融入企业,企业文化要 

融入校园文化,教师要融入学校发展,企业元素要融入专业建设,专业元素要融入学生活动,人 

文教育要融入技能训练,创业教育要融入人才培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建设和校园 

收稿日期:2010—04.02 

作者简介:林茹(1

969一),女,浙江平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林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51 

文化建设并融合企业文化就成为必然趋势. 

1.3高校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需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囿于传统教育模式 

新时期的高校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 

能力强、职业道德好、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级实用型的人才.而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现行的思想政 

治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过去的传统模式,根本不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 

上还是传统的以理论为中心的“老三段”模式,根本不符合当前高校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培养 

要求;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做法,根本不符合高校教育 

所要求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要求;我们的团队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象牙塔”模式,结构单 

一,能力单一的状态,根本不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校教学要求I .同 

时,在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生源质量总体上有所下降.和以前的大学生相较,他们在思想观念、 

综合素质、学力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文化基础稍差、行为习惯稍逊和学习 

能力稍弱,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或漠视.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非 

同一般的要求和期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以达到学生乐学易受的佳效. 

2实践探索 

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立足于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 

人才,积极推进改革步伐.为应对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做一些实践探索. 

2.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 在学校“开墙”搞教改,“开门”办专业,教学形式由“深入浅出”向“由浅入深”转变, 

专业课堂教学内容由“知识为主线”向“技能为本”转变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基于素质教 育实际需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走入教材,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做到“将思想 

政治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切实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师要通过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结合自身高校的专业特点,融合学 

生思想工作特征,设计教改方案.在讲授理论时,有机地联系专业案例,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在 

实践教学中,要与专业教师一起参与学生专业实习活动.期间,专业教师负责专业指导,思想政 

治教师从事人文素养、纪律礼节、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内容教育.深入企业,在真实情境下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明显: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将理论内容分模块进行专题讲授, 

并在实践中强调爱国主义、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能力素质得到提高. 

2.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部分高校新生入学时不适应大学生活,其原因有二: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未能实现 

一体化,影响了高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中,部分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 

女过分溺爱,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只看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思想品德的培养.还有些中 

小学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基础文明的教育贯彻地不彻底.其次,高校学生自 

身情况造成个人发展不顺利.入学成绩较好、素质较高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考取的学校不理想而影 

响到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和素质的提高;部分素质较高,而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而 

迟滞了自身潜力的挖掘和素质的提高.针对这些现象,要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角色, 

认清现实,展望前程,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新生的思 

想政治教育应该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罗列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系列经典著作;开设“中国传 

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课程,引导学生领略“仁义礼智信”的魅力;在思想政治课教 

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走有中国特 52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第32卷第3期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育,增强对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2.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是不是爱岗敬业,是不是诚信和努力工作,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 

个人发展,而且影响到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职业素质教育有机融入教 

学、实训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改变学生不实际的想法和做法.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与社会接 

触,得到实践锻炼,学会正确估价自己.通过定向指导,使学生在现实与理想中明确职业选择方 

向,逐步形成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职业理念.要达到这个171的,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先 

进模范和岗位先锋到校讲座,宣传企业对学生职业修养的要求,使学生树立“品德为先”的思想 

观念,自觉加强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开展就业形势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就 

业能力和法制意识;开展学生抗挫折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加强 

职业心理教育,教会学生学会调适不良的就业心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准确自己的职业定 

位,克服自卑、焦躁等不良心理,以积极态度、自信地面对社会选择;全面开展就业指导讲座, 

开展应试技巧、简历制作和面试礼仪等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学生成才和未来发展出发, 

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格塑造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创业素质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谦虚、豁达、宽容 

和坚韧不拔的个性心理品质;加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教育;通过情景式教学、体验式互动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认知能力,探索个人职业方向 J. 

3目标达成 

3.1以推进校企共同体为契机,在提升育人水平上形成新优势 

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是高校为发展需要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校企共同体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更 

加紧密地联系企业,更加充分地反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转型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转换角 

色,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仅要从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工作,还要承担学生始业教育、学生党建、班 

主任、实习德育导师和院系学生活动指导等工作.这使教师从单一角色向多面手角色转换,零距 

离地接触学生,直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了思想政治教师育人新优势. 

3.2以坚持服务专业为重点,在培养实用人才上谋求新模式 

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秉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重构课堂、 

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教改思路,以服务专业院系、强化企业参与为手段,结合高 

校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在培养实用人才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他们立足实际、着眼社会需要并 

面向未来发展,建构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锻造其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培育其职业修养 

和职业素质.“职业化目标切入、多元化情景展示、主流化价值引导”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 

3.3以融入人文素养为切入点,在丰富教学内涵上打造新特色 

牢固树立“人性思维,人文关怀,人本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索传统文化熏陶和人 

文素质教育方法,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探求职业精神、追寻生命责任、彰 

显人文特质l4J.在实践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主题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地把人文素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着力 

培育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团体、爱党、爱国、爱民族、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的博爱之心. 

4问颛思考 

“融”,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过程,必然要经历“融入、融合、融通”这几个阶段.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