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产优质水稻绥粳10号亩产700kg栽培技术研究

高产优质水稻绥粳10号亩产700kg栽培技术研究

高产优质水稻绥粳10号亩产700kg栽培技术研究I驰2009.10试验研究高产优质水稻绥粳10号亩产700kg栽培技术研究聂守军谢树鹏史冬梅刘立岩(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绥化l52052;2.鹤岗市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6200)摘要:试验结果表明:绥粳10号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施氮肥分为基肥,分蘖肥,调节肥和穗肥,比例3:3:3:1,最佳密度为30.0cmX13.3cm或(40+20)cmx13.3cm产量最高,实测达到了735.1kg/667m..关键词:寒地水稻;绥粳10号;700kg/667m.;栽培技术绥粳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2002年F决选,代号绥02—7015.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预备试验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7%:2005年一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比对照东农416平均增产11.9%;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比对照东农416平均增产10.4%.四年试验产量均排在本熟期组的第一位.绥粳10号两年来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有许多稻农单产达到了700kg/667m.绥粳10号米质优,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能力强,结实率高.2008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通过审定.为了探明绥粳10号高产机理及量化栽培模式进行了此课题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绥粳10号,12片叶.试验肥料尿素(尿素含氮量46%),磷酸二铵(含量P2O46%,含氮量18%),硫酸钾(含KO33%).1.2试验地基本概况pH6.9,有机质3.79%,全氮0.23%,全磷0.06%,全钾20.8%,碱解氮171.3mg/kg,速效磷16.8mg/kg,速效钾157.8mg/kg.1.3试验设计秧田采用开闭式保温旱育苗,4月10日浸种,4作者简介:聂守军(1970年一),男,硕士,副研究员,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工作.电话:0455—839854413836489796E-mail:nsj一0821@163.coin一30一月15El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00g,5月20日移栽.栽培密度设4个处理:A1(33.3cmxl3.3em),A2(30.0cmxl3.3em),A3(30.0cmxl0.0cm),A4常规栽培(26.4cmxl0.0em).施N7.7kg/667m,分四个时期施肥,即为基肥,分蘖肥,调节肥和穗肥,施氮肥的比例为3:3:3:1;P2053.1kg/667m,全部做为基肥;K203.3kg/667m.分基肥,穗肥,比例为6:4.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lO00mz.人工插秧,每穴2~3苗.生长期水层管理以浅水间歇灌溉为主,8月末停水.水稻成熟以后,对每个处理取4点,每点取10m,并在一行上连续收10穴,单穴收获,进行室内考种,其余的按每点单独收获晾干后脱粒进行产量测定.2结果与分析绥粳10号各处理产量因素构成如表1.从表1中看出,处理A2(30.0emxl3.3era)产量最高小区实收735.1kg/667m,比处理A1增产8.0%,比处理A3增产7.3%.比处理A4增产9.9%.增产显着.3单产700kg/667m栽培技术3.1培育壮秧水稻壮苗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在浸种前4d左右选晴天晾晒2d,促进种子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浸种消毒,目的是消除种子上带的恶苗病,稻瘟病等病菌.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秧田,适宜播种时间应在4月10日一20日.播种密度一般为250~300g/m,只有稀播种才能育出大苗,壮苗.秧验研究2009.10未业础姬瓤田管理是保证秧苗素质的关键,管理内容包括温度和水分以及防病虫草害等,秧苗管理中心是通风炼苗,水稻秧苗在1叶1心期根据当地当时具体情况进行通风炼苗,以防止稻苗青枯病和立枯病的发生. 3-2合理密度移栽时期应在5月15日一20日.这时秧龄达到35~45d,4.5~5.0叶龄.根据密度试验,绥粳1O号最佳密度为30.Oemx13.3cm或(40+20)emxl3.3cm,每穴2—3苗.3.3水分管理寒地水稻有效分蘖期短,移栽后若没有晚霜可先不灌水,待1~2d后新根出后再灌水扶秧.灌水深度.先是小水,过2d后达苗高的2/3.然后保持2~4em的水层.灌水时要小流量,缓慢补水,灌水时间视天气和田间状况而定.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化期是对水反映最敏感和水层管理最重要的时期.如干旱缺水会影响枝梗分化和小穗败育,结果造成穗小,粒少和空秕粒多.如水层过深也会影响幼穗分化的正常进行,并会产生颖花退化或小穗畸形.该时期可采用间歇性灌溉方式,即每次灌水时使水层达到3-5cm,然后自然落干后再灌水.黑龙江省水稻在颖花分化期易遭受低温冷害,当进入减数分裂期时(抽穗前8~】4d),如果白天最高气温低于17CC时,日平均气温低于15E时,则对配子形成造成严重的生理障碍,即障碍型冷害,致使不实粒增多,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在减数分裂期,如果遇低于17c【=以下的低温,要加深水层(15~20cm)进行防御,使幼穗在水下.免受低温危害:低温过后再恢复正常水层管理.以抽穗期为标志水稻开始进入生育后期,此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水稻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和温度反应敏感,从开始抽穗到齐穗之前要保持连续浅水层灌溉,水层深度3~5era.进入灌浆期后要采取问歇灌溉,灌水深度应为4~5cm, 这样即可保证水稻对水分的需要,又可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根的活力.间歇灌溉应注意,开始时是以湿为主,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十1~2d,田面无水脚窝有水时再灌水;乳熟期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蜡熟期开始要以干为主.自然落干2~3d时再灌水,即干湿灌溉.3.4肥料施用秧苗返青后生长需要吸收养分较多.此时温度还较低,土壤释放养分少.尽管整地时施过基肥.因肥料分散地全耕层中,而根系又分布在土壤表层,所以要补施分蘖肥.穗数是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保证足够穗数的关键是增加有效分蘖数,为保证能有足够的健壮分蘖数,必须有足够的氮肥营养来保证分蘖对氮肥的需求.分蘖肥用量为全生育期总量的30%,蘖肥要早施,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后4叶龄时,施蘖肥总量的70%,施肥时间为5月23日至5月27日左右:第二次为6月12H至6月17日左右,这次施肥主要补施,施于叶色淡,分蘖少的,施肥量为总量的30%.进人生育转换期(绥粳10号为9.1~10.0叶龄),需要大量的无机养分.施肥时间为7 月2日至7月7日左右,施肥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0%.穗肥是在抽穗前15~20d左右施用(倒数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一般在11.1~11.5叶时追穗肥.绥粳10号穗肥为7月12日至7月17日左右,施肥量为全生育期施氮总量的20%.3.5病虫害防治稻瘟病是黑龙江省主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以穗茎瘟危害最严重.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在7月15 日左右每亩喷施40%稻瘟灵80ml+稻喜乐50ml+丰产星lOml+米醋150ml:在7月25H至8月5日每亩喷施40%瘟扫净80m1+3.5%多抗霉素lOOml+丰收佳lOml+磷酸二氢钾150g.害虫主要防治潜叶蝇,负泥虫,二化螟等.防治潜叶蝇每亩可用40%氧化乐果50g,对水30kg喷雾;防治负泥虫每亩可用5%敌百虫粉剂1.5~2kg喷粉:防治二化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kg.对水50~60kg喷洒,或用40%的水胺硫0.1~0.15kg对水50~60kg喷洒,用药1~2次.一31—巷i}ji抛2009.10试验研究单季晚稻不同氮肥施用量与施肥方法试验研究戈长水应武徐君.李金文俞祥群宋亮(1.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l0024;2.浙江省富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311400;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摘要:氮肥是水稻的必需元素.水稻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叶片发披,叶色过绿,植株过长,无效分蘖大量增加,收益减少;氮肥施用不足,则造成植株生长发育差,影响产量.本试验以秀水63为供试材料,探讨了单季晚稻最佳氮肥施用量与施肥方法,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秀水63;氮肥;施肥方法;产量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与处理试验设在杭州市转塘镇龙心村西湖区农业局病虫测报站,土地肥力中等.分别为试验品种为单季晚粳稻秀水63,施N水平设8个处理,每亩施纯氮0kg(NCK),纯氮5kg(N2),纯氮10kg(N3),纯氮15kg(N4),纯氮20kg(N5),纯氮25kg(N),纯氮4kg(N),纯氮8kg(N).每个小区面积为18m(3mx6m),重复i次,随机区组设计.小区之间筑田埂,田埂均用塑料薄膜包裹至犁底层,防止肥水相互渗漏.重复之间用水沟隔开,进水沟与排水沟单独分开,每小区灌排独立.1.2试验经过秀水63于2008年6月2日播种,6月27日移栽,秧龄25d.全部小区栽插于当天完成.移栽后保持浅水层4~5d.每次追肥前应落干后施肥,施后灌上浅水层.在分蘖期间.湿润灌溉,干湿相间.每灌一次水,田间积水不超过2~3d,自然落干,沟中无水再灌.具体操作:用手用力捏耕作层土壤成团,指缝无水再灌;或用脚踏几下田面,不显泥浆再灌,周而复始进表1小区追肥数量及方法(9/18m)注:①返青肥,施尿素总量的20%,移栽后5d内施用.②分蘖肥,施尿素总量的30%,在主茎长出2张新叶时用(移栽后10~15d).③保蘖促花肥,施尿素总量的30%,在主茎第二节伸长5-7cm时施用(移栽后30d内).④粒肥,施尿素总量的20%,主苗破口时施用(移栽后45d内).每个处理统一施基肥过磷酸钙405g,氯化钾35g,追肥氯化钾450g.行.抽穗期先保持浅水层5~7d,接着湿润灌溉,重复进行.收割前一星期断水.在水浆管理上严格管理进水与排水,不使串灌.依照病虫害发生情况统一进行防治.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氮肥用量及施肥方法与产量的关系从表2可看出,与CK相比,在亩施5-20kg纯氮范同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产参考文献:[11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同农业出版社,2007[2】夏书实,等.吉林省水稻主要品种叶龄模式研究.吉林农业32科学,1992(2):90—95[3】奚振邦,等.简论水稻施肥模式与相应的施肥技术.土壤肥料论文选.1983.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