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顾新连(1963-)女,山西忻州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收稿日期:2008-02-131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在我国,因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生产成本,而对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外部的价值链更是不够重视。

表现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而从成本动因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

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

1.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传统成本管理中,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

从现代理念来分析成本管理,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下降。

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成本管理[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

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多的应靠技术投入,从而产生更大的收益,实现相对的降低成本。

2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对成本管理的影响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管理学科发展。

其中对成本管理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时制。

适时制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下一环节,目的是使各类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其成本。

2)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上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由顾客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

其目标是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2]。

3)战略管理。

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企业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4)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所谓基准就是以企业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

基准管理与关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顾新连(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摘要】在市场经济中,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随着新的管理理念广泛运用,成本管理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应立足于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从成本与效益对比中提出了存在问题并立足战略高度寻找成本最小化,即追求相对成本的降低。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领先;战略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73X(2008)03-0136-02ThoughtsofCostManagementofModernEnterpriseGUXin-lian(CollegeofEconomicManagement,NorthUniversityofChina,Taiyuan030051,ShanxiProvince.)〔Abstract〕Inthemarketeconomy,thetraditionalcostmanagementthoughtandthemethodhaveunablet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Alongwiththenewmanagementconcept'swidespreadutilization,thecontentofthecostmanagementalsonotonlyreducesthecostisolated,butshouldbebasedontheoverallstrategictargetandtheexternalenvironmentoftheenterprise.Thanistoseekfortheminimumcostthroughthecontrastofthecostandthebenefit.〔Keywords〕Costmanagement;Leadingcost;Strategicmanagement第23卷第3期(总第102期)机械管理开发2008年6月Vol.23No.3(SUMNo.102)MECHANICALMANAGEMENTANDDEVELOPMENTJun.2008136・・第23卷第3期(总第102期)机械管理开发2008年6月顾新连:关于现代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简讯2006年我国科技论文总量世界第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11月15日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会议上的论文共17.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4%。

我国已跃居世界第2位。

论文总数排在世界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德国。

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收录的中国论文71000篇,占世界份额5.9%,列世界第5位。

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EI收录中国论文65000篇,占世界比例14.6%,排第2位。

2006年SCI和EI分别收录我国大陆科技期刊75种和163种。

ISTP收录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主要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36000篇,占世界总数的9%。

我国科技会议论文在世界排至第2位。

截至2006年,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日本专利局、欧洲专利局申请注册的专利共4418件,排世界第13位。

(转摘自《科学时报》)(转摘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讯》2007年第11-12期第61页)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企业学习,以同质产品最低成本作为基准,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以增强竞争力。

5)限制理论。

根据限制理论,每个企业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发展,否则无论企业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

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条也就得到了加强。

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而是要在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量,“为了省钱而花钱”,这也是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诠释。

6)目标管理。

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

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

我国目标战术管理,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6种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都已有不同程度地应用。

但总体来说,由于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均未真正落实到成本管理系统上。

3现代成本管理的立足点通过对传统成本管理和现代成本管理的比较分析,对现代成本管理的立足点可概括为:3.1立足于长远战略目标现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产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3]。

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应从长远出发雇佣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3.2立足于总体发展战略现代成本动因的理解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消耗,更应包括企业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

成本管理就不能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4]。

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

现代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3.3立足于外部环境传统成本管理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应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等等。

为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并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

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1]颉茂华.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J].财会月刊,2002(6):13[2]陈洁.试论企业全面成本管理[J].上海财税2001(1):20.[3]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4]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1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