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X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我国农产品现状及分析 学生XX: 学 号: 年级专业:二○○八级物流管理 指导老师: 系 部:管理学院 . .. XX·XX 提交日期:2010年5月 目 录
摘要…………………………………………………………………………………………1
1前言…………………………………………………………………………………………1 2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1 2.1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方面…………………………………………………1 .2.2农产品生产物流方面…………………………………………………………2 .2.3农业供应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的主体方面………………………2 .2.4农产品运输、仓储及装卸方面……………………………………………2 2.5.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2 2.6.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布局方面…………………………………………2
2.7农产品物流需求市场方面…………………………………………………… 2.8农业科技含量不高………………………………………………………………2 2.9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危机管理意识薄弱…………………………………3
3改善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分析………………………………………………………3 3.1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3 . .. 3.2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3
3.3打造现代农产品SCM模式……………………………………………………3 3.4政府应为改善农产品物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
3.5协助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各种形式物流组………………………………4 3.6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织实体………………………………………5 3.7加快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5 3.8积极开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业……………………………………………5 3.9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开发………………………………………………………6 3.10推进农产品流通国际化……………………………………………………6
5结束语……………………………………………………………………………………6 参考文献……………………………………………………………………………………6
我国农产品现状及分析 作 者: 指导老师: .
.. 摘要:目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重复建设现
象严重、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不适应等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经验,提出改善基础条件、优化整合资源、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教育与培训等对策,为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化 1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 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意识影响广泛,而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更没有形成农产品物流完整的体系框架。农产品物流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物流的理论探讨严重匮乏。本文在界定农产品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产品物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2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物流量大面广,其自然分
布的区域性与消费需求的全国性以及国际形势是现阶段农产品物流的一个重要前提。农产品物流组织有多种形式,共同组织着我国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但农产品物流技术明显落后。 2.1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方面。 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导致农产品在途时间长,运输损耗大,鲜活度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 2.2农产品生产物流方面。 除少量企业化生产物流量较大外,大多由个体农户生产或从事,每户承包土地不多,耕种或养殖物流量小。 2.3农业供应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的主体方面。 . .. 主体繁多,包括供销系统、粮食系统、农业系统农产品市场及其它农业物流主体,
市场秩序较乱,整体上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培育状况不容乐观。 2.4农产品运输、仓储及装卸方面。 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特种仓库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的现象相当突出。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极其有限。 2.5.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物流资源丰富,但农产品物流相关的部门行业条块分割严重,致使资源难以整合,其结果是农产品物流企业数量供过于求,但服务质量又满足不了市场需要。 2.6.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布局方面。 农产品市场培育滞后,远不能适应当今供求质量提高的新阶段需要。具体说来,结构不合理,城乡农贸市场多,无效物流比例惊人,给城镇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批发市场不足,生鲜连锁经营超市太少;缺乏综合服务功能,拥有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市场为数不多,交易方式落后,网上成交、电子结算卡的运用仍处于试用阶段;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和布局存在着不尊重商品流通客观规律的现象,市场应有的功能难以释放。 2.7农产品物流需求市场方面。 农产品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但专业化物流服务理念滞后,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表示怀疑,担心产品安全,自营物流比例过高,物流非合理化状况突出,物流发展面临市场需求约束。 2.8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产品质量低、加工及保鲜技术落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和缺乏品质检验手段及食品安全保证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2.9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危机管理意识薄弱。 对“禽流感”型的公共卫生事件给农产品物流造成的影响和由此引致的“物流中止”或“逆向物流”认识不够,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3改善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分析
3.1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应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 .. 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
管理等物流方法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2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3.3打造现代农产品SCM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从育苗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废弃物回收等所有流程,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标准化等因素影响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始终。“市场信息指导+种业公司+农业科技推广+农资连锁经营+整合型生产物流机制+食品安全认证与标准化”模式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该环节一般可分为产前物流、产中物流和产后收获物流三个阶段。“信息指导+种业公司+农业科技推广+农资连锁经营”是打造农产品供应链的前提,应鼓励农民成立生产协作小组,尝试实施整合型生产物流机制,将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田间管理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存储等作业形成的物流统筹由共同机制运作,引入HACCP和ISO14000系列标准等认证,确保食品安全,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链。 3.4政府应为改善农产品物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在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并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进程,健全行业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保持适度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3.5协助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各种形式物流组织实体。 物流企业和组织是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关键环节,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物流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内部各环节的整合优化,积极引进和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充分利用运输、商业企业在市场. .. 信息、销售网络和运销经营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组建自营物流企业。这也能充
分实现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战略,使各产业链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扶持农村营销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支持、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自办购销组织,推进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鼓励各组织之间的联合,运用管理和信息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兴办第三方物流,使其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农业的生产。 3.6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 整个物流链条上,技术的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因此,要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在生产上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产前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选用,产中的栽培、饲养等技术规程,到产后的加工、包装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X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为农业产出、产后各个环节的进行做好准备。还可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加强品牌推广和扩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形成一批农产品的强势品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二是要提高加工、包装技术。包装除具有保护功能和促销功能外,还是连接农产品市场利润和物流成本的结合点。因此,要在农产品的精加工和包装上狠下功夫,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三是要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要在抓好传统销售方式革新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应用现代销售手段。鼓励龙头企业或销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在沿海沿边口岸设立流通加工和销售网点、对外窗口,发展代理商,建立直销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代理等现代交易方式。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消费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网上购买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 3.7加快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 物流教育体系应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