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英语教育将何去何从
----------论美国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的借鉴作用
摘要:这是一门学习和讨论美国文化及历史的课程,但是我的标题却是中国的英语教育
将何去何从,的确,当初选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对美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仅仅是出于
对美国的兴趣。但是从课程之初至今,我了解到了美国是如何从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个前
途未卜的联邦国家到如今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我们且不论未来世界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单从美国能在仅仅二百来年就将自己的国家发展称如今的模式来看,美国就有不少值得
我们借鉴的地方。而它的发展和自身的教育是有密切联系的。而我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生,
在对美国发出感叹的同时,也要深刻的认识到本国教育的不足之处并尽可能的发现出原因和
找到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由于我的专业是英语,所以在这里谈谈我在英语教
育方面的认知。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英语教育向来都是遵循老套刻板的教育方法,上课方式也极为单一。
再加上中国应试教育的传统,导致中国的学生到头来只会做题,而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一
门语言,更不要说领略语言的魅力了。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上,有这样一个采访问
题:你最想改变现在的什么? 有一名高校教师回答道:我最想改变的就是现如今中国学生的
英语水平。这其实道出了中国现在英语教育的弊端。中国的学生虽然能在高考英语中取得较
好的成绩,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大部分学生不过是只会纸上谈兵罢了。但我
们不能把这归咎于中国的学生不努力,要是这样的话他们的数学竞赛水平从何而来的呢?我
们也不能说中国不重视英语方面的教育,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而中国在这
个世界舞台上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要将与其他人沟通的语言学好。中国已不再是那个
闭关锁国傲气满满的清朝大国,而是一个寻求发展,向外广伸橄榄枝的发展中国家。而想要
更好的发展,离不开英语的使用,现今世界很多有价值的文献和学术资源都由英文著成,而
绝大部分世界著作都有英文版本,而中文虽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但至今为
止却达不到英语的那种重要程度和使用范围。所以,改变英语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
重要话题。中国方面显然也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从最近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高考改革措施中,
我们能看到国家对教育做出的努力,的确教育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涉范围几乎覆
盖全中国的问题,每做一个决策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想来2017年即将实施的英语
教学改革也是经过了长年的讨论最终得出的版本。
虽然说在未来中国高考的英语分值会有所降低,但这并不代表这英语的重要程度降低
了。而是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态度去对待英语的学习。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和个人
的发展。要让中国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会英语,教育方针固然重要,老师的教育方式也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何让学生不再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趣,如何让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如何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真正将英语当做他们自身的能力从而表现出来,使之成为
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们去仔细思考,想出对策的。那么这就和我
今天的话题相关了。谈到美国教育,稍微了解一些的人都会认为美国教育是一个非常宽松的,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是也确实是这样。美国的中小学
教育并不像中国这样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最后的考试也仅仅是考察他们的记忆背诵能
力,而不是实际应用能力。而美国教育却更加注重创新能力,课程讨论也更为普遍,更能将
学生的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展现出来。而发展要求的是创新,而不单单只是前人知识的重复。
所以我认为中国在教育上可以借鉴美国的教育模式,这并不是夸大美国教育的作用贬低中国
教育,而是为了更好的将中国教育办得更好,让中国学生能更好地将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
从而为社会服务。
那么具体有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向美国借鉴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前辈们已经做了大
量的研究。成果也极为丰富。从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就有传教士来到中国,向中国介绍
及推广他们的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他们的教育。他们在中国广办教会学校,吸引了一批中国
学生,这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对美国的教育研究更
为广泛和细致,相信他们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在
研究他们的同时要将他们的模式改变为能适应中国的同时将它应用在中国。在我看来,中国
的教育要想有更大的进步,首先要从初级教育开始。
前几年,中国中央出台的一项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反映出
我国小学教育给了孩子太多的学业负担,而这极不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他们大脑创
造性思维的形成。而自己而美国的教育则是启蒙式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加之正确的
引导,使孩子们对知识感兴趣,从主动学习。①语言的学习更需要做到这样,语言它反映了
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内涵,在教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涉及到该语言的国家
文化及历史,是学生对该门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学习该门语言。课堂的教学方
式也会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态度。教师们可以设置一个开放讨论式的课程环境,引导学生
主动地用该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习惯用英语来表达和交流,而不
是现在学生的不愿不敢开口。从而做到真正的使用一门语言。还有英语的阅读也是英语学习
中的重要部分,我们要让学生学了一门语言之后能够做到读懂一定水平的文献书籍,在教学
初期我们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故事类书籍,在他们阅读之前先给他们介绍该书
的背景知识以及粗略内容,让他们有大概的了解,了解才能产生兴趣,这样他们就能在阅读
中收获快乐,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学方式的改变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我
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它,使之成为能为己所用的一项工具。我想通过这样的一种
方式让学生们在一种相对而言轻松的环境学习到一门语言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美国教育以规模教育、知识教育、成才教育为基本特征。②这也影响了他们的教育结构,
而中国的教育则是以应试教育为基本形式,这也就导致了两国教育根本上的差异。应试教育
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它的可行性,但是也有其弊端。忽视实践、忽视基本素质、忽
视个性心理、这是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根源。这使得中国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创
新性,也是导致我们的教育出现如今的瓶颈的原因。所以要想真正改变现如今的教育误区,
首先要改变人们对教育的观念。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③,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需要我们深
刻地去理解,中国现如今的情况与其背道而驰,我们要如何改变,才能让中国的学生真正爱
上学习,这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习的过程难免会有一些枯燥,但是只要我们将它整体的学习
模式调整过来,让学生主动地去接触英语,我们就能达成让学生“学会用”的目的。当今世
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
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④所以,中国的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我们应更
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而不是教出一群只会考试的机器。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未来不
论在那个领域都能使用到他们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创新思维模式,让他们的知识体系能更深刻
地留存在他们的脑海并为他们所用。美国在这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中国也在不断地往更好
的教育理念方向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全面的教育理念,使
中国能真正从教育出发,培养出具有创新的中国未来一代,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①
赵静 《中国教育模式与美国教育模式的差异性》
②
赵静 《中国教育模式与美国教育模式的差异性》
③
出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④
石鸥 《意识、手段、机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