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章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全芳香族聚酰胺英文名为Aramid,是美国联邦通商委员会于1974年定名的,泛指至少含有85%的酰胺键和两个芳环相连的长链合成聚酰胺,由此类聚合物制得的纤维称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Aramid fiber),这就是全芳香族聚酰胺区别于通常的脂肪族聚酰胺(如尼龙)之处。在我国此类纤维被称作芳纶。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一些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还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 与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类似,芳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对氨基酰氯缩聚而成,通式为:
如聚对苯甲酰胺纤维(PBA)。 一类是由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酰氯缩聚而成,通式为:
其中Ar1和Ar2可相同或不同,可以是苯环,萘环甚至杂环,其中最重要的是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纤维和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上述两种纤维在我国分别被称为芳纶1313和芳纶1414。 第一节 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60年代,杜邦公司的纺织纤维前沿实验室致力于低温溶液聚合过程的研究,这种聚合方法特别适用于以胺类或胺+盐类无水溶剂为反应介质的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最初的芳香族聚酰胺以高熔点、低结晶度和耐溶剂性为主要特征,以间位聚合物为主,1962年实现了Normex®的工业化,此纤维的纺织性能与棉纤维相似,但因其优异的耐热、耐燃性而广泛应用于消防服、高温过滤材料和电绝缘纸等领域。 此后,制备同时具有优异耐燃性和力学性能的纤维,成为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其中,各向异性芳香族聚酰胺的发现成为关键。1965年,美国杜邦公司的科学家S.L.Kwolek在研究聚对苯甲酰胺时发现当聚合物溶液浓度在10~15%时流动性变好,搅拌时有乳光,完全不同于粘稠的各向同性溶液,用干喷湿纺法纺丝,无需拉伸就可得到高取向度的纤维,经过热处理成为高强高模的耐高温纤维。这种液晶纺丝法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由Herbert Blades发现的聚对苯甲酰胺(PBA)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此后杜邦公司开始了液晶纺丝法制芳香族聚酰胺的工业化进程,最初的PBA和PPTA统称为B纤维。1971年建成年产250吨中试厂。从此以Kevlar®为商品名的PPTA纤维蓬勃发展。荷兰阿克苏公司的Twaron®纤维也属此类,主要品种及其分子式见表2.1。 表2.1 芳香族聚酰胺的主要品种 名称 分子式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PPTA)
CCNHNH
OO
n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CCNHNHO
O
n
NH2Ar1[]nCOClNHCOAr1HCl2HCl[]NH Ar1 NH CO Ar2 COnNH2Ar1NH2ClCOAr2COCl 2
名称 分子式 (PMIA)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3,4’-二氨基二苯醚(PPD/POP-T) NHNHOCCOmNHONHOCCO
n
聚对苯甲酰胺(PBA) ]nNHCO[
聚对苯二甲酰-4,4’-二苯砜胺纤维 CCNHNH
OO
nSO
2
液晶纺丝法工艺流程长,须对聚合物再溶解,而且以发烟硫酸为溶剂,设备要求高。所以各国的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由聚合反应溶液直接纺丝法制备PPTA纤维,即改善聚合体在聚合反应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通常是引入第三单体降低PPTA分子链的线性,所得纤维经过高倍热拉伸而得到高强高模的高性能纤维,其代表纤维是日本帝人公司的Technora®。1990年德国Hoechst公司采用由聚合物溶液直接纺丝生产出的新型对位芳纶纤维,在力学性能方面可与PPTA纤维相媲美,而且密度比PPTA小,特别是耐酸碱性能远优于PPTA。 第二节 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一、PPTA纤维及其结构与性能 1. PPTA纤维的结构 图2.1为PPTA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由于分子链内相邻共轭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使酰胺基和对苯二甲基能在一个平面内稳定地共存,由氢键联结的聚酰胺分子平行堆砌成片状微晶,相邻的氢键平面由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这样氢键平面好似最紧密堆砌的金属晶格一样起着滑移面的作用,使之易于剪切和拉伸流动取向而形成液晶。
图2.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的结构 对PPTA纤维结构模型的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褶片层结构和皮芯层结构模型,它们都认为纤维有表皮层存在,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反相气相色谱(IGC)的观察,发现了PPTA晶体的斑点较少且分布比较均匀,基本在矩形网络上,而采用表面力显微镜(IFM)通过测量PPTA纤维的纳米级力学性能,分别测得皮层和芯层的模量为13.4Gpa和60.2Gpa,也有效地证明了PPTA纤维皮芯层结构的存在。 PPTA分子的结晶单元结构如图2.2所示,其结晶单元尺寸为a=7.87Å,b=5.19Å,c=12.9 Å,c轴的尺寸表明PPTA分子链在结晶区域内是完全伸直的。其链段和c轴之间的取向角为6º,和对苯酰基段之间为14º,酰胺基和相邻聚合物链的羰基之间的距离约为3 Å,NH-O之间的夹角为160º,这种结构使得相邻 3
分子链之间产生很强的氢键。酰胺键平面和对苯二胺段的亚苯基平面的夹角为38º,键的自由旋转受阻,分子链表现出刚性棒状特征。
图2.2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晶格结构 2. PPTA纤维的性能 (1) 力学性能 图2.3是杜邦公司的Kevlar®PPTA纤维和其他产业用纺织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比较,从图2.3中可见PPTA纤维的断裂强度是24.86 cN/dtex,是钢丝的5倍,尼龙、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的2倍;同时它的模量也很高,达到537cN/dtex,是钢丝的2倍,高强聚酯的4倍,高强尼龙的9倍。高模型的PPTA纤维的模量高达1100cN/dtex,断裂伸长非常低。
051015200481216202428
强度 g/d (cN/tex)
伸长 %
(175)(140)(105)(70)(35)
(210)Kevlar AramidFiberglassSteel WireDacron Type68 polyester
DU PONT Type 728 Nylon
图2.3 Kevlar®纤维和其他产业用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 4
作为产业用纺织纤维,对比强度有较高的要求。比强度为抗拉强度与密度之比,比模量则是指抗拉模量与密度之比。图2.4是芳纶和其他产业用纤维比模量和比强度的比较,可见Kevlar29和49的比模量介于玻璃纤维和高模量硼纤维和石墨纤维之间,比强度高于其他产业用纤维。
0501001502002500.00.51.01.52.02.53.03.54.0
比强度/106 m锦纶聚苯撑苯并二噻唑(PBT)
Technora
硼纤维玻璃纤维 石墨纤维
PBO-HMSpetra1000
钢纤维KemelNomexKevlar 149Kevlar 49
比模量/ 106 mKevlar 29
图 2.4 不同增强纤维的比模量和比强度比较 为了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美国杜邦公司和荷兰阿克苏公司分别开发了不同的PPTA品种,已工业化生产的PPTA纤维的主要种类及力学性能如表2.2所示。 表2.2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的性能
PPTA纤维种类 纤度 /dtex 密度/g•cm-3 抗拉强度 抗拉模量 伸长率/% 吸湿率/% cN•dtex-1 GPa cN•dtex
-1 GP
a Kevlar 1.66,2.5 1.44 20.5 2.9 496 70 3.6 5-7 Kevlar 29 1.66,2.5 1.44 20.5 2.9 496 70 3.6 5-7 Kevlar 49 1.66 1.45 19.7 2.8 696 99 2.4 3-4 Kevlar 119 1.66,2.5 1.44 21.9 3.1 380 54 4.4 5-7
Kevlar 129 1.66 1.44 24.1 3.4 700 99 3.3 4-6
Kevlar 149 1.66 1.47 23.4 3.3 1000 145 1.5 1.5
KevlarKM2 1.66 1.44 23.4 3.3 300 42 3.3 5-7
Twaron SM1000 1680/1000f 1.44 19.1 2.7 467 66 3.4 7.0
Twaron HM1055/6 405/250f 8050/5000f 1.45 19.7 2.8 880 125 3.5 7
Twaron HM2200 1680/1000f 1.45 19.7 2.8 704 100 2.7 5.5
Twaron Hs2000 3360/2000 1.44 26.9 3.8 638 90 3.5 5.5
Twaron SM1041 1680/1000 1.44 19.1 2.7 425 60 3.5 7
(2)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