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共大连关于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

中共大连关于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

中共大连市委 大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

大委发[2008]6号

(2008年6月2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加速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当今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做优做强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在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和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充分发挥环境优势、科技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而提高城市整体产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成为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大力推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主要是:高水准规划建设了软件园区,形成了国内领先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软件产业国际化和自主创新的互动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信誉环境。我市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成为全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代表城市之一,初步具备了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基础条件。但是,应该看到,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产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综合竞争力需要得到根本性提高等等。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在促进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重点突破,全力推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努力向“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标迈进。

二、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环境、科技、人才和对外开放等优势,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和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目标,将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推动自主创新和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并举的方针,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建设产业园区,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深度挖掘国内外市场资源,全面提高产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和成熟度,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大幅度提升产业规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在国内外领先的产业竞争力,使我市成为我国重要的软件产业自主研发基地、高端服务外包承接基地和连接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的再次转移中心。

其主要目标是:到2013年,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进一步扩大服务外包的总体规模,保持对日软件出口,航运物流、数控技术软件研发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努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万人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家左右,形成国内最大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集群和承接能力,产业综合成熟度和竞争力实现“中国第一”。到2018年,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达到全球产业领先城市的水平,成为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爱尔兰都柏林齐名的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集中区。

三、切实加大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不断加大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今后,市财政每年用于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资金都要有一定的增加。主要用于扶持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含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业务流程外包、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开发、工业设计和管理、互联网增值业务等)的企业以及相关人才教育培训机构的项目研发、市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和师资引进培训等。各区市县和先导区每年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并逐年增加资金额度。 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扶持作用。加大创新力度,将政策扶持范围扩大到全市范围内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以及相关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市场开拓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给予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保持政策上的领先优势,形成国内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的政策洼地。抓好政策的落实工作,形成“绿色通道”,为企业和人才享受相关政策创造条件。

四、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

在综合协调、科学布局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区域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体制创新,加快解决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要继续发挥“官助民办”体制在局部园区建设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探索和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支持大连软件园、河口软件园、天地软件园、龙头软件园和大东沟服务外包基地等加快发展。

着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产业园区环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依据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现实需求,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人性化”的原则,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办公楼宇、教育教学设施、生活休闲设施、商务配套环境齐全的新社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优先安排产业园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提早规划、尽快启动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道路交通建设,重点实施双语幼儿园、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内企业的税费收入,除按规定上缴部分外,原则上用于支持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对园区内由开发企业完成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由同级政府部门评估后,给予相应的补助。注重产业园区的生态保护,把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一流的产业发展区,成为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

五、大力优化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结构

鼓励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把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研发经费投入、自主研发成果等作为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建立企业创新扶持和奖励制度。软件产业发展资金将重点支持各类技术中心建设、重要创新项目研发、行业标准研制、动漫游产品原创、研发和原创成果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等。结合我市经济特色和产业优势,寻求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自主创新的突破口,重点支持航运物流类、装备制造类、工业设计和管理类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遇,形成一批自主创新品牌和企业集群。

进一步推进产业国际化,促进服务外包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强市场拓展和招商引资,巩固和扩大对日软件出口和外包的优势,扩展面向欧美、印度、韩国的市场领域。发挥现有优势,扩大金融服务外包等高端外包业务的规模,在IT基础设施服务外包、制造设计研发外包等新兴领域中抢占市场先机,逐步在服务外包产业链中占据上游位置。明确我市服务外包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定位,争取成为联系国内外发包、接包市场的战略门户和再次转移中心。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产品出口的层次,鼓励和支持企业将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动漫游产品打入并占领国际市场。

尽早研究和开拓国内服务外包市场。面向国内金融、电信等行业拓展呼叫中心等外包业务,鼓励我市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将主机托管、网络和设备维护等交给本地技术水平高、信誉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扶植一批面向国内服务外包市场的企业集群。

六、全力做好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壮大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队伍,确保未来5年人才的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市财政设立软件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鼓励高校、职业院校扩大软件和服务外包类人才的培养规模,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倡导有条件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教育部门要加强与产业部门的沟通,提倡和鼓励各种形式的校企联合,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大力兴办“实训基地”,扩大实训规模。鼓励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异地办学。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与外地高校和人力资源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组织巡回招聘活动等途径,大量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来我市就业,形成人才供给腹地。采取有效措施引进软件和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定期组织海外招聘活动,将紧缺急需的高级人才列入市重点产业人才开发目录。对企业引进急需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所发生的费用,可利用市软件人才专项资金给予一定补贴。

实施优惠的人才政策。继续对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中高级人才实行奖励。高新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兴建软件工程师公寓,尽快形成规模。产业园区在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对园区内的从业人员实行购房优惠政策。

七、营造良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信誉环境

强化质量管理、信息安全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信誉环境,保持我市的领先优势,努力提升面向未来产业竞争的“软实力”。

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CMMI、PCMM、ISO、SAS70等国际质量和安全评估、认证工作,并通过评估、认证,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开发过程的不断优化。

在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中推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标准及其评价制度,争取逐步与日本等国家的相关认证实现互认。积极研究开发其他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和经营者权益不受侵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通过财政支持正版软件集体采购等措施,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软件正版化,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加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和扩大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和领域,为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等咨询服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间合作。

八、着力扶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成长

充分发挥企业在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中的主体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扶持不同规模、不同业务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重点扶强做大一批优质企业。协助企业开发市场资源,尤其要充分挖掘本地信息化市场资源,支持本地企业成长。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和国内其他城市创办分支机构。

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为企业成长提供优良的投融资环境。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及融资平台,优先为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等融资支持。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对于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允许其以软件产品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推动政策性担保公司积极为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短期贷款担保。鼓励风险投资、社会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投资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鼓励企业间的自主联合,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措施实现扩张。大力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上市融资,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专项资金补贴。

九、积极创造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和促进机制

加强领导,努力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有关部门要积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