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201 3 NO.29 Chlna EOucat1on InnovatlOn Herald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孙立平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武威 733000) 体育与艺术研究 

摘要:声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能课程。是以发声技能训练和歌曲情感处理相结合,突出声乐特色的教学课。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逐步地了解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正确地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思想感 情,具备“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能力。 关键词:呼吸 共鸣 咬字吐字 情感处理 中图分类号:G 6 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95(2013)l0(b)一02O0—02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能课程。 是以发声技能训练和歌曲情感处理想结 

合,突出声乐特色的教学课。在声乐集体课 

教学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培 

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逐步地了解 

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正确地理解 和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具备“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的演唱能力。因此,解决好声乐 

教学中的歌唱问题是上好声乐课的关键, 

是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歌唱的本质要求。 

1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为声之本”, 

“但得沙喉润响,发于丹田自能耐久”(摘自 

明代魏良辅“曲律”)。没有良好的气息控制, 

则永远无法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美妙的 

歌唱声音。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所有的声 

乐理论都将只是概念,只有切身的了解它, 感受它,才能掌握它;通过学习有关呼吸系 

统运作的知识,知道它是什么,它在哪里, 

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建立起一套稳定的 

和自动化的机能,从而强化气息控制能力, 学会歌唱的呼吸。 

1.1正确的歌唱姿势 有正确的歌唱姿势,适度挺胸抬头,两 

肩自然下垂、颈部放松、两眼平视前方、面 

带微笑;双脚自然前后分开,身体重心向 

前;保持姿势,自然呼吸。 

1.2呼吸的方式 (1)叹气式呼吸,要求学生自然地叹气, 

叹到那里就吸到那里,不要人为地做强制 

性的动作。吸完气后,在叹气的同时,把舌 

尖轻轻触下门齿,发出“咿”音,要求呼出的 

气息要均匀、平稳、缓慢,不可忽强、忽弱。 例: 

5一一一一l5 

咿 (2)闻花式呼吸,闻花式吸气方法容易 

使气吸得深,自然张开嘴与鼻子同时吸气。 

吸完气后,在呼气时打哈欠或发出“啊”音, 要求呼出的气息要均匀、平稳缓慢,最关键 

的是要体会气息流人体内时的感觉。 例: 5一一一-15-一 

啊 (3)惊讶式呼吸,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 

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 速吸气的目的。我在要求学生练习时分小 

组站好,先自然呼吸,在对方不注意时“搞 突然袭击”触摸一下对方同学的腰部痒痒 

肉。体会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 

松的感觉。 

(4)“吹纸”式呼吸。将一张纸撕成几条, 

用手垂直对准嘴唇要求慢慢把纸条吹向一 个方向,吹出的纸条要平稳,摆动幅度不能 

大。要求学生体会呼气时对抗或者说是控 

制的正确感觉。 

(5)打嘟噜练呼吸,在呼吸练习时常常 

出现气息不够用和憋气现象,要求学生采 

用打嘟噜的办法体会自己的声音,传送自 己的声音。利用人体自然吸气(深吸),再控 

制气的吐出。双唇阻气打嘟噜,使学生能最 

快获得横膈、小腹支持气息的内在感觉。并 

且逐步掌握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动力基础, 

以及歌唱呼吸的位置,深浅程度,强弱程度 

等等。在实践中99%的学生不用多久就能 做到、领会到。针对那些打嘟噜比较困难的 

学生采取叫出同学名字的办法练习,然后 

用三度、五度音程、音阶过渡到唱出旋律, 

并在不断地调整腔体的过程中,使声音逐 渐改善。 

2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共鸣乃是“声情并茂”中“声”传 

情达意的重要途径。获得清澈宏亮的共鸣, 

才是歌唱的关键,共鸣是歌唱的灵魂。发音 

时先要感觉到声音在头部或已从头部上方 

出去,眼睛适度睁开,眼光有神,形成音的 

高位置;在唱中、低声区避免深呼吸带来的 较深喉头位置而造成声音后倒、音色晦暗 

和声音不能致远;进入极高音区时逐步做 

到“打哈欠、吸着唱”,喉咙感到进一步放松 

叹气,“气沉丹田,发于顶”。由于在声乐教 

学中部分学生经常对一些声音概念混淆, 

出现一些歌唱共鸣的问题。因此,在做共鸣 

练习时一般先用元音“a”母音和“i”母音 来练习,然后加上…e母音。先做打哈欠哼 

鸣练习后再做其它练习比较好。针对具体 

的问题采用不同办法进行解决。 

(1)歌唱中的喉音问题,喉咙是声音上 

下融汇贯通的必经之路。有的学生错把喉 音当成是喉腔共鸣,在发声时故意压低喉 

咙,压出声音,在中低声部尤其更为严重, 做出听觉上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的样子。 

200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由于学生初学声乐时,只是对一些声音一 

味的模仿,不追求解决声音实质的问题,照 

葫芦画瓢,没能够鉴别细微的声音变化,声 音观念不够明确。我会要求学生抓住“前哼 

上啃”的要领,用抛物线的感觉明确声音走 

向,集中声音位置自然说话,或大声朗诵。 

“前”就是明确发声方向,“哼”明确发声方 

式、“上”找到发声位置(前上门牙与硬腭交 

接处)“啃”明确发声状态(抬笑肌,半露齿, 微笑自然),要求学生面对面相互唱给对方 

听,表情自然,声音流畅,随时观察学生的 

声音和表情变化,及时指导纠正。 

(2)错把鼻音当成鼻腔共鸣的问题,这 

也是一种集体课中的常见现象,由于人多 

声杂,许多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声音很好的 

辨别。实际上鼻音是晦涩的、尖细的、不通 畅的。鼻腔共鸣是声波在鼻腔产生共振,它 

的音响明亮、圆融、松弛,声音有亮心,并且 

能感觉到发声时,鼻梁上部位(眉心处)有明 

显的振动。上课时我会要求学生“真声位置 

假着唱,唱着说,假声位置真着唱,说着唱”。 将手掌放在眼前部和前额处,能够明显的 

感觉到声音产生共鸣时的振动位置和面罩 

的感觉。 

(3)声音“后倒”当成是头腔共鸣的问 

题。后倒音响的产生会断送声音的青春活 

力。不仅听着感到声音空虚、音色苍老,就 

连学生本人也会感到演唱吃力。在课堂中 观察你会发现歌唱时声音后倒的学生,他 

们青筋爆出,面红耳赤,后倒的声音没有穿 

透力,无法控制声音的自然流畅性,高音更 

难完成。我会打比喻告诉学生如果有股水 

流从身体涌出是从前面出来还是从后面出 

来,学生们都笑着说当然是前面。所以声音 

如水流,既然七窍向前,自然是从前面出来 了,道理就在这里了。所以头腔共鸣指是向 

前的高位置共鸣,发声时能感觉到头腔空 

阔,声音具有金属声音特质,穿透力较强, 

并且清澈圆润。 (4)抖音当成颤音的问题。抖音是因学 

生在歌唱发声时喉部肌肉痉挛而做作出的 

一种抖动的声音。颤音则是自然的、美的、 有规则的技能技巧;是一种靠气息的有力 

控制和高位置的共鸣发出的通透、致远的 

声音效果。我在初期教学中一般不会要求 

学生歌唱时要有颤音,因学生在初学声乐 

时基本都处以模仿状态,技能不够,辨别力 体育与艺术研究 201 3 NO.29 China Eduoatlo一—In—no—v—a—ti—o—n—H—er—a—ld 

不高,就会错将抖音当成颤音,甚至将教师 的歌唱毛病模仿继承下来。 

(5)口腔声音当成口腔共鸣的问题。声 音包在口腔里没有声音位置、没有着力点、 

没有声音振动点,不能错将口腔声音当成 口腔共鸣。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歌唱时一味 

的追求方法,而不敢咬字,不敢说话,甚至 

将“美声”说成是“白声”。而把一种乌云遮 

日的朦胧声叫做“美声”这种观念是一种典 

型的错觉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假洋鬼子” 状态,或叫做“云遮月派”,这都是在声乐学 

习中不容许的。美声声音清晰明亮,具有金 

属性和穿透力,强弱自由,高音轻松,可塑 

性大 

3歌唱的吐字咬字 

“语言的尽头便是音乐的开始”,声乐 

可以说是带旋律的朗诵或说话,在声乐作 

品中不管是中文还是外文作品内容都将会 

用歌词更具体更真切的反映出来。注意字 声结合,使呼吸、位置、共鸣都为字的吐出、 

延长、收音服务,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 

茂。“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 

板正为三绝”(摘自明代魏良辅“曲律”)。可 

见,“字正腔圆”在我国由来已久,那么“字 正”和“腔圆”有着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要 

求学生以字出发,腔随字走,字领腔行,注 

意整体的歌唱状态。我在教学中结合歌曲 

练习,编写、采用短小带词或母音练声曲 

等,同时根据学生掌握得较好的带词练习、 

练声曲,反复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 

歌唱咬字的规律。当然在训练过程中不仅 

注意学生的吐字发音,还要注意音乐气质、 音乐修养、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达到出 

字、立声、入情。在日常学习中出现部分学 

生音不准现象,吐字不清的现象,就是因咬 

字问题而出现的。当然,只有在声乐教学中 

要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多练,体会咬字 吐字的规律,才会逐步做得更好。结合学生 

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说好普通话,掌握吐 

字发音的准确性。 

(1)以宇带气:主要是字头的吐出与气 

息“挂钩”,掌握声音的着力点。 

(2)以字带声:要求咬字时“字头,字腹, 

字尾”尤其是元音字母一定要纯正、准确。 

(3)以字归音:要求准确无误的收韵归 音,字尾归音一定要归到家,要交待清楚, 

分清i、u、n、鼻音四种类别。 

(4)以字发音:要求吐字要符合唇、舌、 齿、牙、喉的合理动作;开、齐、撮、合的口形 

变化,任何怪动作都会影响咬字的清晰和 

吐字的韵味。 

(5)字的连接:字与字的连接要保持在 

一条线上,用气息的支持把它们连接起来。 

(6)字的转换:在转换字时主要是舌位 

的变化,一定要把一个字的全过程交待清 

楚,吐字柔和连贯、弹性刚健。 生的思想情感;要求学生对声乐作品进行 

分析、研究、琢磨并将所学技能准确运用 

到作品表达中。 

总之,声乐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 

事业,对于每一位具有歌唱能力的人来说 

都是幸运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 发自内心的说:“我喜欢,我愿意,我能够” 歌唱。所以在声乐课教学中要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新问 

题、新的观点、新要求应及时进行讨论、思 

考、分析、解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 

学生的决心、耐心、恒心和自信心,树立正 

确的声乐观念;进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敢 

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面对现实,面对挑 

战。因此解决好声乐教学中的歌唱问题是 上好声乐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如何 

歌唱的本领。我会经常对学生说“如果每一 

位有歌唱能力的人都可以用歌声去感动别 

人或被别人感动,世界岂不处处都美好!如 

果你热爱她就别放弃她”。 4歌曲的情感处理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旋律 参考文献 的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和色调的色 【l】邹本初.歌唱发声的自学体系研究Ⅸ歌 

彩变化,在运动中表现感情的变化发展。” 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J】.歌唱艺 歌唱不仅是文字与音符的结合,更重要的 术,2000,l1. 

它是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所 [2】赵震民.声乐理论 教学[M].上海:上 

以,在平时声乐教学中,就应该要求学生 海音乐出版社,2007. 有感情地歌唱。不能单纯地追求声音技能 [3】王福增.声乐教学笔记[M】.北京:人民 

技巧,而忽略了歌唱的感情和有感情的歌 音乐出版社. 

唱。要注重歌声与情感的结合,准确的把 

握作品的风格。由于每个人的个人经历, 

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生活背景、社会关系 

各有不同,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对音乐的 

理解不同,其表达形式也就不尽相同。原 则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在 

教学中我会经常提醒学生,声乐是表现情 

感的艺术,只有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 

人。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尽量启发、调动学 

(上接1 99页) 为代表的游戏说认为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 

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人 

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审美与游 

戏是相通的。人生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 

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 

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 

整的人。审美游戏说强调人类精神自由和 自我去蔽、自我解放功能,使美学与改造社 

会改造人类这一目标联系起来。 

3直观判断一艺术是儿童教育的核心 

仿佛是某种不言自明的东西,儿童的 

天性蕴藏着人和自然本身的奥秘,合适的 

年龄做适合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学习本 身不是目的,而有创造力的生活使生活值 

得过。家长们让孩子进行艺术专业的学习 是共识。 (1)艺术的经验使得孩子成为一个均衡 

的人,具有才艺在未来的社会更有竞争力 

量。(2)一种持之以恒的艺术技能训练锻炼 

孩子的意志。(3)艺术美的教育让自己的孩 

子更富有审美情趣,其对心灵的重建作用 让生活更快乐。为沟通创造话题。 

4高职学前教育要紧紧围绕艺术教育 

目前幼儿教师非常缺乏,幼儿教育这 

个新的领域还在摸索之中,我们需妻即有 

专业音乐素养,同时又懂幼儿教育的人。高 

职院校的艺术系,适当引进幼儿教育课程, 

让给学生掌握艺术技能的同时,也学习幼 儿教育的必备知识,利用职业院校的职业 

化培养目标和优势,塑造这样的复合型人 才,可以说是双赢。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 

民音乐出版社,20l1. 

[2]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 

乐教育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 

[4】可怕的对称 .代物理学中美的探索 

[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