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佳点集多目标进化算法

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佳点集多目标进化算法

第37卷 

、,0l_37 第24期 

NO.24 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2011年l2月 

December 2O11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文章编号:l0o .3428(2011)24.-_o152— 3 文献标识码:A 中圈分类号:TP301・6 

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佳点集多目标进化算法 

裴胜玉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结合数论中的佳点集理论和多目标优化方法,提出一种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进化算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 引入佳点集理论,以确保所构造的个体在搜索空间内分布均匀,设计变异算子增加个体多样性,采用分群局部搜索方式,并根据Pareto非 

支配关系选择群体中的优势个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甓词:进化算法;佳点集;约束优化;多目标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 Algorithm 0f Good Point Set 

for Solving Restraint Optimization Problem 

PEI Sheng-yu 

(College ofMathematical Sciences,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A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ood point set is proposed to tackle restraint optimization problems.Good point set in 

number theory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s are integrated into algorithm.Restraint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b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good point set,it makes the individuals in search space distribute more evenly. The new mutation operator is applied for enhancing the diversity of the offspring population.A sub—swarm local search operator with Pareto 

non—dominated is used to choose the best individuals for the next popul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good stability. [Key wordsi evolution algorithm;good point set;restraint optimization;multi—objective 

DOI:10.3969/j.issn.1000—3428.201 1.24.05 1 

l概述 

由于约束优化问题的复杂性,而现有的求解算法大多不 

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类型相对复杂的约束优化问题。文献【11利 

用数论中的佳点集理论,对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 

中的交叉算子进行重新设计,提出佳点集遗传算法,并在许 

多问题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用进化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s,COPs)时,除算法本身的 

搜索能力之外,处理约束条件也是优化效果的关键。目前, 

常见的约束处理技术有惩罚函数法、多目标优化法等方法, 

如文献【2】提出将可行解与不可行解进行算术交叉,避免引入 惩罚因子。本文针对现有处理约束技术的一些不足,采用进 

化算法,提出一种新的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算法。 

2约束优化问题与处理方法 

约束优化问题是实际工程领域常遇到的数学规划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约束优化问题可描述为: 

, ),X=(Xl,X2,…, )∈R gJ( )≤0,J=l,2,…,f 

hi(x)=0,j={+1,f+2,…,m (1) 

其中,X:( , ,…, )为决策向量; 的取值范围为【t,“ 】; 

,( )、g )和hj. )均为n维欧氏空间R 上的 元函数; 

, )为目标函数;g )为不等式约束条件; )为等式 

约束条件。 基于常用的构造惩罚函数方法,本文对约束条件作如下 

处理: fmax{O,g,( )}1≤ ≤f … Gj( ) lih:x)I f十1≤ ≤m ’ 6( ) Gj(x) (3) 

则可以将约束条件转化为一个目标G )。G( )与,( )构成 

2个目标矢量F(x): 

F( )=(_厂( ),G( )) (4) 从而,由n个决策变量、单个目标函数和f个不等式约束和 

m—1个等式约束条件组成的COPs就转化成含n个决策变 

量、2个目标函数的无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 

Y=F( )=(-厂( ),G( )) 

X:( ,X2,…, )∈X X={( ,x2,・一, )l‘≤Xi≤ ll 

,:(11,12,…, ) 

U=(“l,“2,…,Un) (5) 

下面给出3个关于多目标优化的重要定义: 

定义1设D:R _÷R ,71,Y2 R ,称解J,1支配解Y2 

当且仅当O(y.)部分优于O(y ),即Vie(1,2,…,七},Oz(y,)≤ 

Df( 2),3i∈{l,2,…, },Oi( 1)<Df(_),2),记做Y1 Y2,以上 

为Pareto一支配。 

定义2解Y ∈Q称为解集合Q的Pareto最优懈当且仅 

当集合{_), I Y ’,Y’∈Qj: ,以上为Pareto最优解。 

定义3对于给定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设定义域为Q,则 

其Pareto一最优解集y 定义为: 

Y ={S∈QI一 。∈Q,O(s’) O( )l 

以上为Pareto一最优解集。 

作者筒介:裴胜玉(1982-),男,助教,主研方向:人工智能,进化 

算法 收稿日期:2011-07—25 E・mail:sunback 007@163.corn

 第37卷第24期 裴胜玉: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佳点集多目标进化算法 153 

将COPs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来处理,可避免使用惩 

罚函数,于是可以运用多目标优化自身的特点和方法来求 

解。-厂代表目标函数,G代表约束目标函数,而在非支配解 

解集中,因为至多存在一个可行解,所以目标函数的最优可 

行解即可行域与Pareto一前沿的接合点(全局最优解)。如果种 

群中所有非支配个体均不可行,则种群所有个体均不可行, 

所以如果种群不可行,那么可以从非支配解解集中,选择惩 

罚度最小的作为下一代的最优个体;当然非支配个体中的可 

行解既可以支配可行解,也可以支配不可行解,但非支配个 

体中的不可行解只能支配种群中的不可行解。本文算法是运 

用上面这些性质求解COPs。 

3佳点集多目标进化算法 

3.1佳点集重要定义与性质 佳点集重要定义与性质…表述如下: 

(1)令rE G ,s是任意小的正数,形为Pn(k)={({ × }, 

r2 xk},…,{ × }),k=1,2,…,n}偏差,满足妒( )=C(r,e)n “, 

其中,若C(r,£)是只与,、£有关的常数,则称 ( )为佳点 

集,r为佳点。 (2)取 ={2cos(2xk/p)},’1≤k≤ ,其中,若P表示满 

足(p—s)/2≥S的最小素数,或rk={e },1≤k≤S,则r为佳 

点,{a}表示a的小数部分。 

本文运用佳点集理论,在搜索空间中产生相对均匀分布 

的个体。如图1为400个粒子在二维空间t。,t:∈【O,4oo](单位 

为mm),基于佳点集理论产生的二维佳点集。 

,i/n1m 图1二雏佳点集 

3.2新的变异算子 本文设计一对新的自适应变异算子 , ’,当满足变 

异概率且个体序号为偶数时,如下: 

f (1 curren—t_g—en) 1 

:{ ( )_(1 L ) ,】)<二n (6) 1 

。therwise 

当满足变异概率且个体序号为奇数时,如下: 

f (1一c…urrent gen) 1 

t: 一( 。_㈣ ( 一 ) (oA)<二n (7) lWi’ 。therwise 

其中,i=1,2,…,n,f( “(f)分别代表第i维的最低下限和 

最高上限; 和 ’分别表示个体序号为偶数时的当前变异算 

子和个体序号为奇数时的当前变异算子;u(o,1)和h均表示 

(0,1)之间的随机数;current—gen、total—gen分别表示当前 

迭代次数和总迭代次数。(】_current—gen/total—gen) 随着迭 代步数的增加而非线性降低,从而保证进化早期的高效率搜 索,也确保后期种群个体的收敛性。 

3.3分群局部搜索方法 本文根据COPs的特点,利用分群搜索技术,对劣势个 

体进行淘汰选择,得到下一代新的优势个体,从而确保迭代 

的收敛性。分群局部搜索算法如下: 

begin 随机产生新个体r,k=0,原种群A,A’= ; 

while k<n/q do 从A找出q个离r最近的个体,得到:M={al,a2,…,a ) 

单形交叉,得到:M’=SPX(M) 选择M’中的非支配个体,记为:x-,x2,…,x r 

ji,i∈[1,m’】,j∈【1,ql,if Xi.<aj,then ai=xi endif if一 i,i∈I1,m’】,G(xi)=0,then ar=xk.a 为任一个体,x 为约束惩罚最小个体 endif 

A’= UM 

k=k+1 end Output:A’=A’U A end 3.4单形交叉算子 在局部搜索中,本文引入单形交叉算子(Simplex cross— over,SPX),该方法不依赖于适应度信息直接生成下一代呈均 

匀概率分布的种群个体。详细参见文献【3】。 

3.5算法步骤 算法采用实数编码,其步骤如下: Stepl基于佳点集理论产生初始种群pop={xj,X2,…, 

},给定交叉概率cross=0.8,变异概率mutation=0.1和分 

群规模q=12。 

Step2对种群个体在维数空间上进行交叉操作。 Step3按照式(6)、式(7)进行变异操作,溢出时作回归处 

理,保存新种群个体为pop’,并计算2个目标适应度值。 

Step4 dis(a,6)表示个体a与b间的距离;POPi表示种群 

pop第i个个体。执行下面操作更新个体: 

begin if dis(popi,popi’)+dis(popj,popj’)≤ dis(popl,popj’)+dis(popj,popl’)then if popi.<popl’then popi=popi’end if 

if popj_<popj’then popj=popj’end if 

else if popi popj’then pop ̄=popi’end if 

if popj.<popi’then popj=popi’end if end if . end Step5执行3.3节算法分群局部搜索操作。 

Step6满足迭代条件则输出,否则,返回Step2。 

4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使用13个标准测试函数检验本文算法,这些测试 

问题对于COPs有广泛的代表性H]。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本文算法与文献【4】所述的基 

于随机排序的约束进化策略(RY)、文献[5】所述的一种用于约 

束优化问题的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等在解决上述约束问题时 

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算法的运行参数如下:群体个数m=252,对每个测试问 

题在相同条件下独立运行

20次,算法适应度值评价次数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