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企业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企业研发投入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摘要:研发投入是一项创新投资,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关于研发投入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而鲜有研究涉及研发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梳理归纳了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企业价值和IPO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述评,以期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研发投入、经济后果、价值、盈余管理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Abstract:R&D investment is an innovatio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vesting in R&D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research on R&D investment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Existing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D investmen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ut few studies have involve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R&D invest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impact of R&D investment on corporate behavior, corporate value, and IPO, and briefly reviews it,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in-depth research. Keywords: R&D investment;economic consequence;value;earning management 1. 引言

创新引领时代的潮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项目实施后,我国在科技、物流、医药等诸多行业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投入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因此各国企业为了增强竞争优势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如富士通公司2018年的研发支出高达12.2亿美元,占销售额的3.4%,且高于11.7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富士通集中于研发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等七大技术领域,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融合多领域技术并积极整合传统业务的优势,从而寻找新市场。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就需要通过研发活动提升产品优势。因此,研发投入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的热点话题。已有学术文献从企业性质、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企业内部环境和政府补助、财政政策、金融支持等外部环境分析了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而鲜有学者研究研发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梳理归纳了近年来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企业价值和IPO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述评,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包括盈余管理、资本结构决策等) 当企业业绩不能满足管理者的期望和目标时,管理者通常有较大的动机进行盈余操纵。研发投入作为一项创新投资行为,往往会成为管理者粉饰业绩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角度出发,探究研发投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本上认为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以及研发投入自身特性增加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2. 1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

Schipper最早提出盈余管理这一概念,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有目的地改变企业会计信息的欺诈行为,自此盈余管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学者发现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会影响盈余管理程度,Markarian等(2008)、许罡和朱卫东(2010)发现新准则实施后,研发支出资本化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盈余更加倾向于使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Cazavan-Jeny等,2011)。李晓慧和梁立彬(2014)分析了天源迪科2010年财务数据,发现该企业存在调整会计信息的行为,并提出研发支出大的企业资本化政策会对盈亏程度产生重大影响,最终降低盈余质量。王曙光和郭纯孜(2019)指出企业基于债务契约、薪酬契约和收益平滑等动机更容易利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1]。傅贵勤和李卓翊(2018)研究了A医药股份公司研发数据,发现对于研发密集型的医药行业来说,由于投入较大,研发支出资本化界定标准不明确会给企业利润造成巨大影响,管理者为了吸引投资者和增加融资渠道会进行隐蔽的盈余管理措施[2]。总体来说,修饰后的业绩虽然能够满足管理者的期望,但向市场传递了错误信号,迷惑投资者的判断,对企业健康发展不利(张炳红,2018)[3]。 2. 2研发活动中的真实盈余管理

调整投资行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操纵业绩的常见手段(林华,2019)[4]。研发投入高风险、复杂性和高度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决定了研发投入成为盈余

操纵的有效途径。Osma(2008)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具有盈余管理效应,且会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投入中的真实盈余管理现象。研发投入资金大且调整成本较高,Bereskin等(2018)认为企业可能会通过更改研发支出管理盈余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在此之前Tahinakis(2014)、朱红军等(2016)的研究就表明削减研发投入可以使企业达到“保盈”,特别对于任职后期的管理者来说,通过削减研发支出以实现短期盈利目标更为强烈。范海峰等(2013)认为这种方法会受到控股股东产权性质的影响。而Sun(2016)的研究却表明当管理者期望维持较高的股市估值时,削减研发并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5]。 2.3.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投资需要融资,研发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决策,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持。关于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学者们基本上发现这两者之间呈负向影响,原因可能在于研发投入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代理问题以及自身高风险会减少债务融资。Vicente-Lorente(2001)研究表明研发与企业低负债相关,这是因为研发产生的无形资产缺乏担保价值。同年Rahim在研究融资次序与研发投入时发现研发投入低的企业持有更高的现金水平。周艳菊等(2014)以高新技术企业2008-201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负债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王亮亮和王跃堂(2015)的研究支持这一结论。柴斌锋(2011)、赵立韦(2012)、张学慧和彭剑巍(2019)的研究均指出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研发投入高的企业会更倾向于内源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减少负债融资。而Bragoli等(2016)以意大利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时,发现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关系[6]。 3.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研发投入如何影响企业价值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企业绩效好、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向市场传递了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最终表现为企业价值高,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企业绩效

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改善经营业绩。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能够实现技术变革,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Kafourosa等,2018;齐秀辉等,2016)[7,8],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Ehie和Olibe(2010)以美国26500家企业为样本,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行业集中度和杠杆等因素后发现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表现明显。国外学者Rafiq等(2016)、Spescha和Andrin(2018)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后,绩效得到明显提升。曹阳和易其其(2018)研究认为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可以将研发过程集中起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品成本并提高了质量,从而有利于创造更多的销售业绩。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陈丽霖和冯星昱,2015),原因是研发投入周期长,在前期会占用较多企业资源,对短期绩效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对较弱,但有利于构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如尚洪涛和黄晓硕(2018)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滞后一到三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业绩,反而会产生负向影响。如Berchicci(2013)发现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会产生较多的创新绩效,但如果研发强度过高反而会降低业绩。黄洁莉等(2014)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业绩会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和周期长特征使得企业难以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经济效益。Aguiar和Gagnepain(2017)认为虽然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活动可以使生产率提高 44.4%,但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有限的,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10]。武咸云等(2017)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当期绩效的产生,但却显著提高了滞后两到三期的业绩。张洁(2018)认为当研发强度在适当的水平有利于绩效的增加,企业投入过多会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研发投入难以转化为创新产出,降低了创新效率,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11],而韩先锋(2018)研究却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负向倒“N”型非线性关系[12]。刘诚达(2019)用员工总数和销售收入衡量企业规模时,结果表明更大的企业规模会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行为的收益,而随着资产总额进一步增加却给企业绩效带来不利影响[13]。武志勇等(2020)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当期、滞后1期以及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即当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高于第一门槛值后,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开始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4]。 3.2 盈利能力

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上,Dhaoui(2010)以2001-2006年160家美国跨国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收入。王文涛等(2012)认为医药制造企业进行研发后可以获得很多药品的垄断性收益。杜勇等(2014)、Schimke和Brenner(2015)研究均表明研发投入显著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辛超和王文飞(2015)用销售毛利率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有利于产生更多的利润。Shin等(2017)研究表明具有研发投入的半导体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率[15]。而也有部分学者得到研发投入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结论。如朱丹等(2012)研究发现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与总资产收益率负相关,这是由于研发投入大,当期产生的效益还不能弥补亏损,同时人员经费的投入增加了企业负担。张涛和姚解云(2017)认为研发高风险特征使得管理者研发意愿弱,导致研发不足,难以保持研发的积极性,从而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6]。 3.3成长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