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H警列2015.02 LAN ZHoU XUE KAN
王世贞郧阳任上藏书、刻书及创作交游考
贾 飞 徐关洁
摘要王世贞于万历三年至四年间在郧阳任上时,见其地僻陋,藏书甚少,士人读书视野狭窄,便辟藏书楼贮 书,以便士人观看借阅,是公共藏书史上的创举。他又编选刊刻及写定书籍多种,包括公共用书《四书文选》,及个人著 作《入楚稿》《四部稿》《书画苑》等。在郧期间的创作、交游,也是郧阳地域文化史上的华彩一页。今考论其藏书原由、 规模、管理模式等,并刻书种类,及其在郧的创作及文化交游,以便更好地了解王世贞在郧期间所从事的文学活动。 关键词王世贞;郧阳;藏书;刻书;创作 .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5)02—0030—04
王世贞于万历二年受命任抚治郧阳(今湖北十
堰市)都御史,…于次年正月到任。旋又于万历四
年秋授南京大理寺卿之职,八月卸郧阳之任回籍,因 被人弹劾,即闲居弁山园中。_2 王世贞在郧阳的实
际任期虽短,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设立了藏书 楼,可算是公共藏书史上的开创之举。他本人的重
要著作《弁州山人四部稿》,也正是在郧阳任期内完
成编纂,并刊刻了包括公共用书及个人著作在内的
不少书籍,为当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王
世贞在郧期间的创作、交游也不乏可书之处。今试
论其在郧阳的藏书、刻书及创作、交游,以了解王世 贞在郧期间从事文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王世贞于郧阳创建的公共藏书楼
在《康熙郧阳府志·宦迹》中有王世贞条目,记 其抚郧政绩道:“王世贞,字元美,太仓州人。万历
甲戌抚治郧阳,披卷读书于清美堂、牡丹亭,题春雪
楼。出帑金购书于三吴、两浙、秦楚间,得数百卷,贮 于清美堂中。”Ⅲ3 王世贞抚郧期间,关心民瘼,有《祈
雨疏》《地震疏》;_4 于吏治上也精明强干,毫发悉
辨,如《申明地方职守事宜疏》,l4 悉举郧阳一地屯
30 田数,丈量在册外的余田数,及所出粮斤两,细至升、
勺。各田亩所出米麦折银多少,除缴赋额外,又余多 少,均细至分毫,足见他的经济之才。又有《议处缺
官以裨吏治疏》《议处本镇军饷以资边用改添实力
以固地方疏》, 都可见他在吏治、粮饷等实务上的
精明通达。又留心曾于郧阳一地有政绩的前贤事迹 的褒扬,如《乞恩表扬勋德旧臣以示激劝疏》,H 为
成化年间抚治郧阳的都御史原傺请封谥号,一是出
于尊显有功之臣的正义,但更是出于对郧地士风、民
瘼能有能廉之吏保持爱护的良苦用心。所举几例,
都足以证明王世贞在郧阳任上的政绩,并非乏善可
陈,相反,应当是用心着力,颇有建树。然而《康熙 郧阳府志·宦绩》却单书王世贞在郧阳创置藏书楼
节,于他事皆未之及,当不是他在政事上无所建 树。再看《乾隆郧西县志》写他的政绩:“万历二年
抚治郧阳,斜劾酷领,咨访将才,理军政,清屯田,郧 境大治。又辟清美堂,购书数百种,贮以课士。” 5
可见王世贞在郧任期的政绩是全面的,而且颇有功 效。这两种志书虽然叙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
它们都重点提到王世贞建藏书楼一事,由此可知,此
作者简介:贾飞,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徐美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在站博士后(上海20024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ZD159)。
举对郧阳一地来说,有着比较深远的意义。 明代学校分国学,府、州、县学两级,终明一代,
右文左武,对教育及人才选拔是很重视的。刻书业 在明代也很发达,崇尚文学的官长,也会于任上修
纂、刊刻地方志或其他诗文集等,以其地为名,称某
衙署刻本。但像王世贞这样设立公共藏书的机构,
却甚少见于著录。关于王世贞在郧阳建立的藏书
楼,他本人有一篇文章专门述及,今摘引部分如下:
郧阳古一聚落也,强名之日县,而至成化中强进
之日郡,又强以一都御史居之。余生有士安之癖,不
能一日释书,前年冬自太仆出镇郧,亦颇有挟册足 读,而间欲有所雌黄。走一郡数邑,问他本,亡论不
得,即不能举其名。而其为诸生,自经学数种外,间
与语子史百家,则大性骇,以为欺我。……今天下号
为同文,而郧以僻陋,故去嵩洛图书之国不千里,而
邻于鹄形鸟言之民,抑何其不幸也。余既已悯之,而
会有南北使,则出赎锾之羡,以属郡俾北走燕,南走
建业,又南走吴郡。而购所谓《七略》之遗者,得十 三经、二十一史、衰周以至盛明诸文章,计三千余卷。
而典故比详之,书亦与焉。印识其首尾,而归之郡, 俾庋而钥之。诸宦游兹土者,若郡之为荐绅先生、博 士弟子者,欲有所考诵,或就而翻,或请而诵,毕则仍
居其所,期以有益毋损而已。
文中所说“前年冬自太仆出镇郧”,王世贞出发 赴任在万历二年冬,则建藏书楼的时间是在万历四
年。综合以上史料,我们对王世贞所创清美堂藏书
楼之缘由、方法及管理模式有所了解,大概如下: 是建藏书楼的缘起。王世贞本人有爱书之
癖,本想在当地借书校雠,却意外发现郧阳之地不但
偏僻,文化也大大落后于周边区域,更无论其他文化 繁盛之地。表现在士人藏书匮乏,读书视野狭窄,更 无所谓善本能用于校读之用。正因为此,王世贞想
建藏书楼收藏图书来助益教化。
二是藏书的资金来源。“赎锾之羡”,即相当于
今日的行政罚款之类的收入。购买图书的费用,来 自收缴罚款上交额之外的剩余。 三是藏书的来源。请属吏购自北京、南京、吴郡 (苏州、松江等府)。
四是藏书范围。囊括经、史、子、集四部,有十三 经、二十一史,及历代诗文集等。 五是藏书规模。《康熙郧阳府志》说是“数百
卷”,《乾隆郧西县志》则说“数百种”,王世贞自述则
是“三千余卷”。这三种记述中,“三千余卷”与“数 百种”两种说法,较为相合,即使其自述略有所夸
大,但“数百卷”之数,当不大合。故几百种、千卷以
上的藏书,当是大致可推出的规模。 六是藏书管理及借阅规则。所藏之书首尾皆有 印记,图书所属为郡衙。平时贮藏上锁,有专人管
理。图书开放的对象为本郡官绅及诸生,即当地读
书阶层,以及宦游过此的官员。读者可到藏书楼翻
阅,或借回读诵,但借阅、借读完后,必归原物,保证 藏书数只增加不减损。
从其所订管理及借阅规则来看,已经与今日图 书馆的借阅管理规则相差不多,从公共藏书的文化
史意义上来说,王世贞在郧阳的清关堂藏书楼,可算
是开先河的创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王世贞于郧阳任上的刻书
王世贞在郧阳任上,由于大力从事公共文化事 业,再加上自己喜爱书,故而刊刻了不少书籍。其刊 刻的书籍有以下几种情况:
是公共藏书的刊刻 根据当地士子读书应举
的实际需要,王世贞除从外地收购书籍外,还亲自操 刀,编选有科举切实之需的《四书文选》。其《四书
文选序》云:“吾填郧,所辖且六郡,而诸书生推其取 科第,不能当吾吴之半。夫时义之为经五,而为书
四0五经人各治其一,而《四书》则共治之。吾故择
其精者以梓而示诸书生,夫非欲诸书生剽其语也,将
欲因法而悟其指之所在也。”_4 从以上叙述来看,这
部《四书文选》并非解释经义、章句或考订异同的传
统四书类著作,而是《四书》类科举程文的选刻。王 世贞选定的这部《四书文选》,现在已不知具体面目
了,其后乾隆元年方苞进呈《四书文选》, 乾隆四
年钦定《四书文选》,均是科举程文。王世贞这部
《四书文选》,从书目记载上来说,是较早的八股程 式文选。而且是其亲自所选,如果存于今日,实在是 研究当时科举文的极好材料。 二是个人著作的刊刻。据王世贞《王明辅》一
信中说:“自入郧,吏牍小简,得从事铅椠。暇辄屈
指故人,心旌摇摇太行白云间也。”_4 则知他在郧阳
任上,闲暇颇多,能得以整理并刊刻书籍,这其中当
31 然也包括个人著作的刊刻。而其个人著作的刊刻又 分以下几种情形。
种情形为,在郧阳任上刊刻行梓。如《入楚 稿》。①《入楚稿》为其受命赴郧任职后,在途及在任
上所作诗,是《四部稿》刊行前的单行个人诗集。共 收诗一百余首,其中大部分收入《四部稿》,也有一
部分诗作未收人,如《楚行意颇不决聊成一章》《答
助甫见毒》《赠大中丞董公》等。 另一种情形为,在郧阳任上整理校勘完备,准备 付梓,但并未在此刊刻,如王世贞最重要的个人著作
集《弁州山人四部稿》。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其日‘四部’者,赋部、诗部、文部、说部也。《正稿 说部》凡七种,日‘刮记内篇’,日‘剑记外篇’,日
‘左逸’,日‘短长’,日‘艺苑卮言’,日‘卮言附录’,
日‘宛委馀篇’,皆世贞为郧阳巡抚时所自刊。” 四
库馆臣认为《四部稿》刊行于王世贞郧阳巡抚任上。 现今所见明刻本《弁州山人四部稿》,②前有汪道昆
序,序末署:“万历五年闰月望日新都汪道昆序。”
按,万历五年闰月为闰八月,王世贞于万历四年八月 自郧回籍,期间相隔一年,《四部稿》发行时间当是
居太仓时的万历五年。那么,是四库馆臣记述有误 呢,还是有其他情况存在的可能?据王世贞在《张 助甫》信中说:“此间真僻寂,日开门如升堂法师,却
无问法者。……弟校集,凡赋、诗、文、说部,将百三 十万言,得百七十余卷。异时更得玄晏一序,便足忘 死矣。”_4 可知,在郧阳时,《四部稿》已编定篇目,确
定卷数,做好校勘,且极已可能已经写好校样,只待 付梓了。故《四部稿》的刊刻,可以说,在郧阳任上
已完成其前期工作,四库馆臣的记述也并不全误。 再一种情形便是,在郧阳任上刊刻,但并未带回
书板,并刊刻之书亦散佚,如《王氏书画苑》。③书前 有王世贞序,云:“余所梓书画二家,皆自六季以后、
五季以前语,真之襄南郡斋,闻且散佚不存。余购仅 得画家数卷,以授光禄王君孟起重梓行之矣。”【8 则知
王世贞曾在郧阳任上刻《书画苑》,但书板并未带回, 而是置于郡斋,其后书板及书均告散佚。这其中可能
的原因是,一是《书画苑》从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其创作
的个人著作,只为选辑之作,刊刻的本意,原就是为当
地士人作公共图书之用。二是当时刻书,费用与购买 藏书同样出自公家“赎锾”之款,所以离任时,亦将之 视为府郡公共财务,并未带回,以至散失。
三、王世贞在郧阳期间创作及文化交游
王世贞在郧阳期间所从事的文学活动,对其文 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郧阳本属襄阳,归湖广巡
抚管辖,但由于地处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地僻民穷,
民乱不断,遂割六县单独成府,事在成化二十一年。
其后,于弘治十三年专设抚治郧阳都御史,抚治郧阳
即从是年起。④王世贞常常述及郧阳其地之陋。如
《郧阳藏书记》中说:“郧阳古一聚落也,强名之日
县,而至成化中强进之日郡,又强以一都御史居 之。”_4 又《李伯承》信:“吾家弁山园真足称三山六
水,宏丽幽绝,事事可意,为吴中少年共之。郧城仅
如斗大,安能久匏系耶?”_4 弁山园之精致富丽,当
时吴国伦、胡应麟、屠隆、梅鼎祚等知名的文人墨客,
都有诸多吟咏,僻陋之郧阳衙署自不能与之相匹敌,
故王世贞有此语。但正如刘禹锡《陋室铭》所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王世贞在郧期间的创
作及文化交往,又加之藏书楼有数千卷图书的增辉
添色,真是“何陋之有”哉。非但如此,于郧阳一地
而言,王世贞在任期间的创作及交游,可称得上是一
时的文化盛事。
王世贞在郧期间创作不辍,写有大量诗文。仅 就收入《四部稿》的篇目考察,⑤即不乏佳构杰作,华
彩满目,兹列篇目如下:
诗
《陈丈子兼自蜀右辖谢事归数辞征召养性自适
唯词翰流传人间耳今年七十而神明愈茂时余方填郧
襄未能趋贺赋此寄怀》《苦热篇》《乙亥郧城除夕》
《郧阳道中》《乙亥元日独坐试笔时余五十矣》《少泉
①据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刻、郑振铎藏本《入楚稿》一卷。 ②据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五年世经堂刻一百八十卷本《奔州山人四部稿》,有“盱眙吴氏藏书”收藏印者,书前有汪道昆序。 ③据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十九年王元贞刻、詹景凤编《王氏书苑》,其中《书苑》十卷,《补益》十二卷。前有王世贞序,并未见于王氏其他文集。 ④参见《康熙湖广郧阳府志》卷五《公署》。 ⑤据明刻本《奔州山人四部稿》。断为在郧所作,所依据为诗文内容之时、地、人等线索,因篇幅所限,兹仅列篇目,不列考证依据,亦不列 所在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