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和预防论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和预防论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和预防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和预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5-0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多发病,其中出现尿路梗阻
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逐渐增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
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1]。现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
年10月本院收治的8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仍然排尿困难
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例。年龄75-85岁,平均81岁,病程9-15
年。术前经直肠b超前列腺估计重量45-60g,平均52g。采用宋永
胜等报道的改良blandy法,采用英国gyrus公司等离子行前列腺
电切术。
1.2 方法 8例术后排尿困难病例均行软性膀胱镜检查、尿道造影
检查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应用日本pentax公司fcr15p型/ecy1530
软性膀胱镜,行膀胱镜检。应用加拿大uds-600型尿流动力学检测
仪,术前按标准方法行尿流动力学检测;膀胱造瘘术后,膀胱压力
测量探头放置于封闭的造瘘管内,进行膀胱测压。
2 结果
单纯膀胱颈狭窄4例,膀胱颈狭窄合并后尿道狭窄2例,膀胱颈
狭窄合并腺体残留1例,逼尿肌无力者2例。
其治疗分别为: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4例,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和尿道内切开2例,膀胱穿刺造瘘2例。随访20-90个月,平均43.4
个月,6例合并膀胱颈狭窄患者预后良好,2例膀胱造瘘术患者,1
例术后6个月恢复,1例定期更换膀胱造瘘管。
3 讨论
由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等优点,目前已经广为采用,其术后近期再次出现排尿困难会严重
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意味着上次手术的失败。术后
出现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有:逼尿肌无力、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颈
水肿、前列腺组织残留、膀胱颈狭窄、尿道狭窄等,导致需要再次
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后二者[2-3]。
入院后行软性膀胱镜、尿道造影等检查,得以明确诊断存在后尿
道狭窄并明确狭窄的部位和长度。如果上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进
而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得以明确诊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再次
出现排尿困难者,多于术后近期(6个月内)出现,占75%,导致
此类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尿管牵引时间过长(>12h)、逼
尿肌无力。
其预防要点包括:①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术前应用抗生素、留
置导尿或膀胱穿刺造瘘解除梗阻;手术中止血确切,膀胱颈部不要
过分电灼止血,术后尽早解除尿管压迫(<12h)[4];②术前行尿
流动力学检查,提示不仅要选择好手术的适应证,还要把握好手术
时机。我们体会,逼尿肌无力的患者建议膀胱穿刺造瘘,待功能恢
复1个月左右,再行尿动力学复查,如果逼尿肌未恢复,则定期更
换造瘘管;如果功能恢复,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总之,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条件,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
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以及术中的操作技术和术后管
理,尽量避免术后近期因排尿困难而行再次手术。
参考文献
[1] 杨勇.第五届国际良性前列腺增生咨询委员会国际科学委员
会推荐意见: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评估和治疗.中华泌尿外科杂
志,2001,22(9):564-570.
[2] 宋永胜,殷波,吴斌,霍军,王鸿起,郭恩忠.耻骨上经膀
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近期排尿困难的诊治和预防.中国医科大学学
报,2004,33(6):561-562.
[3] 邓春华,麦国健.前列腺切除手术意外及术后并发症.见:梅
骅主编.泌尿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77-478.
[4] blandy j.transurethral resection.2nd
ed.england.pitman medical publishing co.ltd,1978:49-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