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附随义务理论综述

合同附随义务理论综述


一、 附随义务的历史发展
“合同附随义务” 是诚实信用原则衍生出来的一项具体法律制度, 在传统民法中是随着判例、 学说的创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合同法律制 度。学界通常认为,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附随义务在实践中产生的基 础, 而且在理论上也是其有力的支撑 。 1. 罗马法时期是附随义务理论的萌芽时期 。 在罗马法的诚信契约 和诚信诉讼中就已出现了附随义务理论的萌芽, 根据学者研究: 在罗马 合意契约是典型的诚信关系 。此契约中, 一方应以善良和公平对他 法, 方承担的义务负债, 而且这种不确定义务只有根据诚信观念才能得到 确定并履行。 2. 法国的实践对附随义务进行了探索 。1804 年 《法国民法典》 最先 “契约应以善意 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精神: 第 1134 条第 3 款明确规定 , : “订约人不仅要履行他明确承诺的义务, 履行之” 第 1135 条规定 而且 。 发生公平原则、 习惯或法律赋予的义务” 要履行根据契约的性质, 《法国民法典 》 也就是说罗马法中的善意 、 诚实的补充义务在 的规 定中得到体现。法国学者马洛里和埃勒斯根据上述规定, 将合同债务 分为三种: 方式性义务、 结果性义务和担保性义务 。 也有的学者将合同 的义务分为方式性义务和结果性义务 。 3. 德国的学说和判例对附随义务进行了确认 。1896 年 《德国民法 首次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债法的基本原则, 在该法典中出现第 典》 242 条 “债务人应以诚实和信用, 。在 并参照交易上的习惯, 履行给付 ” 德国的学说和判例赋予该条文比在法国更加丰富的内涵, 推出 实践中, “附随义务的理论发源 合同所需的新义务, 就是后来的附随义务 。所以 ” 并为各国判例及学说接受 。 简言之, 当事人因自己过失致使契 于德国, 约不成立者, 对信其契约有效成立的相对人, 应赔偿基于此项信赖而生 ” 的损害。 4. 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对随附义务的继承和发展 。 日本继承了德 国的附随义务理论, 把合同义务分为要素债务与附随债务( 附随义务) 。 《欧洲合同法原则》 “不履行 欧洲合同法委员会在 1996 年起草的 则是以 “所谓不履行, 为中心构造其体系, 对不履行的定义为 与能否免责 概念” 无关, 意味着不履行合同上的债务行为的所有场合, 包括迟延履行、 瑕 ” 以及不为合同的完全实现提供合作的情况 。 这样, 所谓的不履 疵履行, 行就是包括附随性义务的违反, 包含不履行合同的上债务的任何场合。
学源自文库研究

合同附随义务理论研究综述
李 琦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摘 要】 合同附随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衍生出来的一项具体法律制度 。一般来说, 附随义务具有不确定性、 从属性、 辅助性、 法定性和强制性 。《合同法》 特点, 当事人是否存在附随义务, 其内容如何, 应根据具体情况, 依诚实信用原则来判定 未对附随义务的责任有所规定, 我国理论界观点 主要有采取补救措施、 解除合同和损害赔偿三个方面 。 【关键词】 附随义务 给付义务 诚实信用 附随义务是各国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从法定义务的角度 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 在促进给付的 同时实现了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对交易安全的保障 。 但是学界关于附随 对其理论并没有系统的阐述, 比如其概念的界定、 违 义务的专著不多, 反附随义务的责任性质、 归责原则、 法律救济等问题还存在争议。 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 根据合同的性质、 目的和 交易习惯所应当承担的通知、 协助、 保密等义务。 韩世远教授认为附随 “合同存续及履行过程中的通知、 。 这两种 义务是指 协助、 保密等义务 ” 《合同法 》 第 60 条规定一致, 说明附随义务来源于诚信原 观点与我国 则, 但未指明其特征。 目前, 学界对合同附随义务定义的分歧, 在于其是否包括先合同义 也就是所谓的广义说和狭义说之分。 务和后合同义务, 2. 附随义务与先合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的比较。 附随义务与先合 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这三种义务理论基础都来源于诚信原则, 有学者认 后合同义务、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在义务功能、 违反 为先合同义务、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 义务的功 义务的责任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 能不同。先合同义务、 后合同务之功能主要在于保护相对人之人身及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除了承担这一功能, 还具有辅助 财产上之利益, 实现债权人之给付利益之功能。 第二, 义务违反后 之责任类 型不同 。 违反先合同义务,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该责任已成为不同于侵权责任, “合同法上的责 也区别于违约责任的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 有称之为 。后合同义务违反后所承担之责任性质如何, 理论界尚无定论, 一 任” 般认为, 违反后合同义务比照违反合同义务, 产生债务不履行责任。 而 “不完全履行 ” , 合同履行中附随义务之违反, 我国学者称为 该种责任属 在违反瑕疵告知等义务导致债权人人身及财产利益受损 于违约责任, 。《合同法 》 构成加害给付,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 第 42 的情况下, 条从缔约过失责任角度规定了先合同义务, 第 60 条规定了合同履行中 的通知协助、 保密等附随义务, 第 92 条规定了后合同义务, 没有采用广 义上的附随义务概念, 这为我们将附随义务定位为合同履行中依诚信 原则产生的给付义务以外的义务提供了依据。 3. 附随义务的特征。 3. 1 附随义务具有不确定性。依传统债法理论, 当事人应尽的义务 以法定或合同约定为限, 且在债的关系发生之时业已确定。 若无法律 则该事项对当事人不产生任何约束力。 规定或合同约定, 3. 2 附随义务具有从属性。附随义务在功用上, 一般认为其不具有 “润滑剂” , 对待给付性, 可说是给付义务的 因此对其违反并不导致相对 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产生, 因为在对方的对待给付中, 找不到其相应的 “反射区” , “拒绝履行” , “拒绝其相应的履行” 。 既不得 也不得 但也有学者认为, 附随义务中也存在可单独诉请履行的义务, 若如 此则这类附随义务即是从给付义务。 学者肖雲认为传统的契约义务已 附随义务是附从于当事人信赖关系存续的整个契约过程的义 经扩大, 务。 3. 3 附随义务具有辅助性。 有学者认为 “附随义务多由债务人承 ” , “债权人的协助义务性质上与债务人因 担, 但债权人有时也受其拘束 。 应为附随义务的一种” 诚实信用原则所生的附随义务具有同一性质, 3. 4 法定性和强制性。附随义务是依附于主给付义务的, 而主给付 义务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应有内容, 因此又不可能不沾染上主给付义 务的约定性, 但归根结底, 附随义务是倾向于法定性 、 强制性的, 这在德 《合同法》 60 条第 2 款中体现得最为充 国新债法的 241 条修正款和我国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