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脂饮食诱导痰湿证候大鼠血糖的动态观察

高脂饮食诱导痰湿证候大鼠血糖的动态观察

光明中医2011年l0月第26卷第10期 CJGMCM October 2011.Vol 26.10 ・1999・ 

杂志,2009,5(5):11—15. Stem L,Chermat R,Thierry B,et a1.The tail suspension test:A new method for screening antidepressants in mice[J].Psy- chopharmacology,1985,85(3):367-370. 张雪琴,崔跃,骆渊,等.抑郁症的环境应激动物模型研究[J].神 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1):100.101. 刘莲,减佩林.保神开郁冲剂对肝郁证大鼠免疫学机制的影响 [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6(3):139.141. 严亨秀,任畴,顾健,等.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大鼠的影响 [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6):5-6. 王桐生,阎胡,王玉杰,等.柴疏四君汤对肝郁脾虚大鼠下丘脑. 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变化的调整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9,28(3):29-31. [20]李艳彦,谢鸣,王洪海.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流变及TXB,、 PGFla的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15.18. [21]周永仓,翁心植.TXA2,PGI2的平衡与临床[J].中华内科杂志, 1987,26(1):49. [22] 张虹,王明军.逍遥散对肝郁证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31-1332. [23] 王桐生,谢呜,张艳,等.肝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与脑单胺递质的 变化及柴胡的干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O): 934-937. (本文校对:宋美卿收稿13期:2011—03—08) 

高脂饮食诱导痰湿证候大鼠血糖的动态观察 

孙素云 王鹏雯 闰 冰 , 李学军 , 刘长勤 ’ 杨叔禹 , 

摘要: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出现痰湿证候的特征,同时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观 

察大鼠血糖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了解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 

组,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测大鼠体重与血脂,在喂养的第2、4、6、8、9周进行OGTT及ITT试验并测尾静脉血的血糖。结 果 两组大鼠的体重在喂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脂组较正常组明显(P<0.05);血脂方面,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大鼠胆固 

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没有明显区别。比较两组大鼠的OGTT和ITT血糖水平,在不同周 

数中,OGTT血糖出现差异的时间顺序分别为120、90、60、0min,而ITT主要集中在15min和30rain。结论 随着高脂饲料喂养周数 的增加,高脂组大鼠体重增加,发生血脂异常,并在不同时间 出现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高脂;痰湿;胰岛素;抵抗;大鼠实验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 1.10.02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 1).10.1999-04 

胰岛素抵抗作为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心 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基础,与肥胖、脂代谢异常有很大的 

关系,而高脂饮食常是发生肥胖与脂代谢异常的重要 原因。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可引起痰湿证,故常将 

高脂饮食用于痰湿证动物模型上,以探讨胰岛素抵抗 

等问题 。由于证候可随时间发生变化 ,目前关 于痰湿证动物模型胰岛素抵抗的动态性研究仍鲜有报 

道。刘涛等 对用高脂饮食喂养的痰湿证大鼠动物 

模型建立进行了评价,为高脂喂养建立痰湿证动物模 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故本研究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 

出现痰湿证候,通过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进行口服葡萄 

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耐量试验(ITT),从血糖 

课题资助:福建省卫生厅创新课题(No.2007一CXB一10);福建省厦门市 科技计划课题(No.3502Z20077050) 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2.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福州350108);3.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厦门361003);4.福建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厦f-j 361003) 的动态变化中了解痰湿证候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8周龄SD雄性大鼠24只,体重(300 

±20)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中心,喂养于厦门 

市医药研究所动物实验室。 

1.1.2试剂血糖仪及血糖试纸为美国强生公司生 产(One Touch Ultra);高脂大鼠饲料配方为73%正常 

饲料,20%猪油,4%白糖,2%脱脂奶粉,1%胆固醇 , 

购自苏州双狮公司。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及饲养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组12只和高脂组12只。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高脂 组喂养高脂饲料,饲养期间两组大鼠自由进食并饮用 

清洁水,室温控制在(22 4-1)oC,湿度为50%~60%。 

1.2.2血脂检测 大鼠于饲养的第l0周空腹取血, 采用7600 1 10生化分析仪(Automatic analyzer)检测血 

清中Tc、Tg,HDL—C和LDL-C水平。

 ・2000・ 光明中医2011年1O月第26卷第lO期 CJGMCM October 2011.Vol 26.10 

1.2.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OGTT) 大鼠 

饲养第2、4、6、8、9周行OGTT,实验前夜8点开始禁 

食,禁食时问共12h,用50%葡萄糖灌胃(2g/kg体 

重),割尾出血,用血糖仪检测0、30、60、90、120min血 

糖水平。 1.2.4胰岛素耐量试验方法(ITT)[9 3 大鼠饲养第 

2、4、6、8、9周,行ITT,实验当天清晨6点开始禁食,禁 

食时间5h,于当日上午11时腹腔注射胰岛素(0.5U/ 

kg体重),割尾出血,用血糖仪检测0、15、30、45、60、 90、l20min血糖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误表示, 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大鼠体重变化 喂养第2周时,两组大鼠体重均 开始增加,其中高脂组增加较快,到第9周时最明显, 

正常组和高脂组在喂养后的第2、4、6、8、9周体重均有 

显著差别(P<0.05)。结果见表1。 

2.2大鼠血脂水平 高脂组大鼠总胆固醇水平以及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而甘油 

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间没有明显区别(P> 

0.05)。结果见表2。 

表1 喂养第2…4 6 8、9周两组大鼠的体重变化 ( ±s)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 

表2两组大鼠的血脂水平比较(均数±标准误)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l。 

2.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在喂养第2、4、 

6、8、9周时进行OGTT,测第0、30、60、90min和120min 血糖,结果显示,第2周时两组的血糖水平在120min 

出现差异(P<0.05);第4周时,在90min和120min 的时间点,高脂组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组,而0min、 

30min和60min两组间无差异;第6周时,高脂组在 60min的血糖水平也高于正常组,而0min和30min两 

组间血糖仍无明显变化;第8周时,正常组60min和 

120min的血糖值分别为(6.98±0.17)mmo ̄L和 

(6.34±0.18)mmol/L,而高脂组分别为(8.24±0.22) 

mmol/L和(7.38±0.22)mmol/L,高脂组均高于正常 组(分别为P<0.001,P=0.002);第9周时,高脂 

组0rain和120min时的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值 

均<0.05)。结果见表3。 

表3喂养第2…4 6 8、9周两组大鼠OGTT的血糖变化(均数±标准误) (元±5)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P<0.Ol。

 光明中医2011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CJGMCM October 2011.Vol 26.10 ・200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O1。 

2.4胰岛素耐量试验(ITT) 在喂养第2、4、6、8、9 

周时进行ITT,测第0、15、30、60、90min和120min的血 

糖,结果显示,第2周,ITT各时间点两组大鼠血糖水 

平均无差异;第4周,第15rain的血糖值正常组为(4. 

98±0.24)mmol/L,而高脂组为(5.64±0.17)mmol/ 

L,P值为0.035;第6周,第15min和30min的血糖水 

平,高脂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P= 

0.006);第8周时,两组间只有30min的血糖水平有差 

异(P=0.046),而第0、15、45、60、90min和120min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9周时,高脂组在0min、 

15min、30min的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 

0.020、0.012和0.014)。结果见表4。 

3 讨论 《灵枢・卫气失常》日:“人有脂、有膏、有肉”,膏、 

脂主要源于水谷精微,脾主运化,当水谷精微由脾胃运 

化敷布时,可濡养全身四肢百骸,而当长期嗜食膏粱厚 

味时,脾运失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以至脂膏沉 

积,痰湿内聚¨ 。痰湿为“水湿痰饮”的统称,是机体 

内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其性重浊粘滞,易阻滞气机, 

阻碍气血运行,沉积于四肢百骸,导致肥胖、血脂异常 

等。《素问》日:“肥贵人,则膏粱也”,“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过食肥甘厚味与肥胖的关系可见一 

斑,而闻莉等 对6151例高脂血症者的证型进行分 

析,发现痰湿阻遏型最为多见。本研究中,两组大鼠的 

体重在喂养的第2周均有增加,其中高脂组体重增加 

明显,并在第4、6、8、9周体重持续呈上升趋势,出现了 

明显的肥胖外观,血脂结果显示高脂组胆固醇及低密 

度脂蛋白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根据中医“肥人 

多痰多湿”的理论,结合刘涛等对痰湿证大鼠动物模 型的评价 ,认为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出现了痰湿证 

候。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 

素 ,笔者临床所见胰岛素抵抗患者常有身体困 

重、头重如裹,口粘,苔腻等痰湿之象,有研究表明痰湿 证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及 

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非痰湿证患者,痰湿 

证患者相比非痰湿证患者存在着更严重的胰岛素抵 抗¨ ,故痰湿证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的联系。采用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胰岛素 

抵抗机制的重要手段,它是评价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的“金标准”,可以用于人体和动物。在动物水平如大 鼠上进行钳夹技术时,一般要在前一周进行埋管,待大 

鼠适应后再进行钳夹实验。考虑到高胰岛素一正葡萄 糖钳夹技术对手术水平和大鼠的机体健康要求极高, 

故本研究采用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 

素耐量试验(ITT)。 所谓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就是检查耐 

糖现象是否正常,即是否有糖耐量减低的常用方法,正 

常人或动物一次食入一定量葡萄糖后其血糖浓度一般 

于2小时恢复正常,若2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者,即称 

糖耐量减低;胰岛素耐量试验(ITT)则是Reaven于 1993年提出,胰岛素耐量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 

机体胰岛素抵抗水平 。胰岛素抵抗的特点是胰岛 

素不能产生适当的信号传导,导致骨骼、肌肉组织对葡 萄糖摄取发生障碍¨ 。OGTT中,糖负荷后血糖升高、 

促进胰岛素释放、刺激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血中摄取葡 

萄糖,故除空腹葡萄糖和空腹胰岛素外,OGTT常被用 

来反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而ITT是注射适 

量胰岛素,通过刺激胰岛素信号通路,葡萄糖转运蛋白 

从肝脏、脂肪组织中摄取葡萄糖,引起血糖下降,而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