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电影片名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电影片名对比及其翻译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ilm 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gtze University By Xiong Zhi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May 2011 Thesis Supervisor: Professor Li Zumi I

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 [1]王焰,郑贤贵.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5(06). [2]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兼谈电影翻译对译者的要求[J].西安外国语学院报, 2003(09). [3]徐建国.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超越——以中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为例[J].黔西南民族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9). [4]朱湘军,宋京松.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维看英汉电影片名[J].怀化师专学报,2001. [5]张茜.中英文电影片名的现状及特点[J].文艺理论,2009. [6]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 [7]欧伟鹏.浅谈电影片名英汉翻译的原则及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8]毛发生.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9]李楠.刘金铃文化视域下的中美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10. [10]苗宁.中文电影片名英译探析[J].影视文学,2008.

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从英汉电影片名的对比出发,分析英汉电影片名各自的特点;具体介绍英汉电影片名的翻译,英汉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翻译的方法、归化和异化、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最后总结。 1)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名词为主导,随意性较强;汉语电影片名的特点:动词为主导, 浓缩性较强,四字短语多,讲究对称和工整。 2)电影片名的功能和作用 3)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变译等,归化和异化理论在英汉电 影片名中的运用;对译者的要求,即译者应有的职业素质。 4)目前的电影片名翻译极不统一和规范,各种翻译鱼龙混杂,对观众造成误解。 5)应该统一规范管理,两岸三地的译名力求一致,规范各种影视小报小刊的翻译,译者 多用点心,争取一次就译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好译名出来。

5.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及具体要求 1)通过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从而对本课题的当前研究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 2)拟订粗线条的论文大纲,指导教师认可后撰写详细的论文大纲; 3)文献综述和论文大纲获得指导教师的认可后,开始准备开题报告; 4)按外国语学院统一安排的时间,参加开题报告答辩; 5)开题报告获得通过后,进入论文的写作阶段。在论文的写作阶段要保持与指导教师的经常性联系,并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的写作情况及进展; 6)按时提交论文的初稿和修改稿,并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 7)通过完成上述各项任务,对学术论文的写作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 1).利用一定数量的与本论文有关的中英文资料 2).在校内图书馆,校外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 3).至少200小时的上机时间 II

任务书批准日期 2011 年 1 月 10 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1 年 1 月 14 日 指导教师(签字) 完成任务日期 2011 年 5 月 30 日 学生(签名) 文献综述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III 文献综述

学生:熊智,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指导教师:李祖明,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1 前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优秀的英语经典影片的引进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这一现象我们无法视而不见。 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电影作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社会产物,在国际交流方面越来越彰显出信息传播和文化桥梁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译制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就电影片名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感性的传感器,对于感性材料的传播是其天然优势所在,在此意义上讲,电影名称的翻译在推介影片、吸引观众、提高票房收入方面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主体 2.1英汉电影片名对比

总体说来,中国影片在命名上正如中国传统国画一样,追求高远、宁静、空灵、太虚之境,偏好于具有象征性的或富有诗意的文题,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七剑下天山》、《活着》。与中国剧作家相比,西方剧作家更热衷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强调人性的独立、人格的完整,力图表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所以,许多影片都直接以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命名。 2.1.1 汉语电影片名的特点

1.动词主导。中国人习惯于使用动词而不是名词,而名词在汉语中远远没有在英语中那样活跃。动词和动词短语使汉语片名动感十足,能够产生特别的感染力,如《十面埋伏》、《横空出世》、《卧虎藏龙》、《活着》。 文献综述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IV 2.意赅凝练, 结构讲究, 主题鲜明中文片名的意赅凝练与英文片名的短小精炼看似相同, 实则有异。[1]片名虽小, 却是文化的载体, 借助中西方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体现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此外, 汉语中多四字短语, 形式与成语相近, 整齐匀称, 往往根据使用需要创造出来的, 含义可按字面理解。如《天下无贼》、《一声叹息》、《没完没了》、《英雄本色》、《霸王别姬》等。 3.反映中国人的思维。这一点足由文化所决定的。中国电影讲究曲折繁复,喜欢通过细节描写来烘托高潮,同时角色设计上讲究内敛与细腻,我们中国人强调国家和集体,是集体主义的典型代表。

2.1.2 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 1.突出名词的作用。英语中的名词在语言的使用中占有主导地位,是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类之一。英语名词能够胜任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的功能,可以表示动作、变化、质量和情感等意义。如God Father《教父》、The Silence of the Lamb《沉默的羔羊》等。 2.体现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现行规则,喜欢随意而为,这一点在英语电影片名中表现较为明显,有时候片名短至一个单词,如Wings,Hamlet,长则十数词,如The Englishman Who Went up a Hill but Came Down a Mountain。毫不起眼的人名也能担当各种各样的电影的片名,如迪士尼经典动画片Mulan《花木兰》。 3.对西方文化思维哲学的折射。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语言仅是思维的一种物质载体。我们完全可以从英片片名一窥英语国家特有的文化思维哲学,英片短小精炼, 符合西方人崇尚简明的美学理念。[2]而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信念, 在西方深入人心。它宣扬一切价值以人为中心, 个人是目的的本身及最高价值, 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 重视个人权利,它构成了西方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

2.1.3 电影片名的功能 1.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的核心是一个话题的事实情况和语言之外的真实情况。一般普遍认为它应该阐明电影的基本信息,并且给人们一个提示. 2.表达功能 文献综述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V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为整个电影设置一个感情基调,这是电影沟通成效的关键因素,并且相应地为观众提供了强烈抒情的味道、扣人心弦的效果或喜剧的氛围。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主要是为了取悦观众的感官。它所涉及的节奏、平衡、声音、效果和修辞手段都为电影片名的艺术吸引力做了贡献。 4.感召功能 术语“感召”是用来呼吁观众去行为、去思考、去感受,实际上就是按照文本所预期的那样去反应。 2.2 英汉电影片名的翻译

2.2.1 电影片名的分类 尽管电影被视为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正如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种类一样,电影通常可以分为三类:纪录片、科教片和故事片(剧情片)。[4]前两种类型的影片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和普及科教知识,它们的风格很简单,但措辞很正式。非剧情片的电影通常有特殊的目的,一般是为少数和专业人士准备的,然而故事片(剧情片)通常是为普通大众准备的。由于电影类型的复杂性,剧情片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种: 第一种类型是科幻片。科幻片有很多美轮美奂、变化多端的画面,呈现出一种新的观点或科技,而这种观点或科技还没有被实现,甚至可能在科学上永远不能实现。很多这种这种类型的影片讲述的事太空旅行或者是外星人来到地球上。这种类型的电影的片名一般认为能够表露电影新颖的观点并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例如《星球大战》和《侏罗纪公园》。 第二种类型的影片是恐怖片。很多电影都可划分到这种类型的影片来,比如灾难片、功夫片、侦探片、警匪片和西部片等。它们的片名大都凸显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例如《碟中谍》。 第三种类型的影片是抒情片。很多这样类型的影片包括音乐和爱情故事,例如战争片。这种类型的影片和韵文非常接近,措辞简单然而韵味十足,例如《爱情故事》。最后一种是喜剧片,这种类型的影片名称充斥着喜剧的氛围,例如《憨豆先生》。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法,不过我觉得这种分发最简单易懂。

2.2.2 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

相关主题